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 其三

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 其三

明代 王立道

主人旧是谪仙家,常捲帘帷入绮霞。为问韩郎染根手,何如能染树头花。

诗人王立道的古诗

秋居五首 其一

明代 王立道

和靖常携鹤,羲之本好鹅。山阴秋日净,湖上野烟和。

大道机中息,虚名身后多。渊明真解此,诗酒一生过。

万梅庵诗

明代 王立道

结庐不托桃李场,罗浮村畔孤山阳。疏窗影落一枝瘦,虚室风吹千斛香。

烟壑霏霏来暝色,湖波渺渺动晴光。江南应得春意早,折寄无妨驿路长。

送沈二槐改任惠州

明代 王立道

相逢何事忽离群,千里铜符喜再分。鹤发重看归锦服,凤毛初见接青云。

双槐旧望吴中起,五马新谣海外闻。更和渊明诗揔好,知君家世自休文。

送顾槩

明代 王立道

逢君未徂暑,别去又重阳。一官新拜命,廿里古封疆。

水落舟樯远,天清驿树长。东昌本畿辅,指日见辉光。

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 其四

明代 王立道

乡园入梦思模糊,京国相逢识得无。玉貌讶从今日改,清标只似向来臞。

乘月寻藕华居

明代 王立道

湖上飞鸟还,回沿倦日夕。曳衣遵前林,转见溪路窄。

疏影落高树,荒阶悄行迹。如闻异香满,微风起空碧。

何年雨宝花,散落神仙宅。因之结琳宇,度波渚有厄。

了知清净心,祇以世氛隔。还期濯尘缨,此中长面壁。

文衡山枯木竹石为汝湖学士题

明代 王立道

衡山老人得奇趣,坐向寒空写枯树。孤峰嶪嶪虎豹蹲,修竹离离凤凰翥。

邓林从此失珍材,碣石谁为徙天柱。吁嗟不独模形似,劲质清标更生气。

槎枒不作妩媚姿,礧砢应无媕婀意。忆昔山空薮泽深,樵夫牧竖时窥侵。

一朝点染入绢素,始信志士相知心。洛阳三月春可怜,黄鹂碧草同娟娟。

桃李花开玉楼曙,梧桐枝拂金井寒。西风野外动秋色,平芜惨淡生苍烟。

何如此石还此竹,古木千载俱依然。吁嗟亦有王宰山水韦偃松,苦心白首徒为工。

砺峰上元燕会卷和韵 其一

明代 王立道

宁亲归去隔仙家,灯火长安望转赊。社里新诗应寂寞,天涯明月共光华。

秋居五首 其四

明代 王立道

卧游真自得,日对辋川图。烧叶茶频煮,悬钱酒旋沽。

大言倾宋玉,潜论学王符。秋至吟尤苦,临风独撚须。

观出军十首 其七

明代 王立道

塞马饮河汾,兵符阃外分。尽徵骠骑将,远逐虎狼群。

燕尾翻晴旭,犀皮暗晓云。不贪麟阁画,报主藉微勋。

大梁行送陆白庵同年使周藩

明代 王立道

大梁自昔称中土,屹屹重城壮天府。险塞何须数崤谷,膏腴宁复论鄠杜。

城中日暮起歌钟,五千户邑擅侯封。樊楼灯火晃清昼,平台车马如游龙。

驱车走马遥相索,意气千金轻一诺。贳酒春城百步喧,呼鹰秋苑双鸧落。

夷门西望日苍苍,修竹依然见故墙。行人不解思公子,父老犹能说孝王。

孝王本出帝王家,园池宾客盛豪华。邹枚献赋骋文藻,胜诡进说生阴邪。

一朝汉法不相假,斧质随来赤墀下。旌旗无复兔苑游,蔓草鸣蝉自春夏。

吁嗟盛衰各有时,古人遗迹今人悲。子长自是好奇士,君到梁园早寄诗。

题石溪

明代 王立道

磊磊白石清溪深,柳花漫天晴复阴。扁舟罢钓自来去,无人更识沧洲心。

南湖耕雨 其二 河洑渔梁

明代 王立道

穷鳞赴激湍,渔子争夜渔。何时更拊手,濠上观鯈鱼。

为王允宁赠妇四首 其二

明代 王立道

北征日以远,远道衣裳单。春风薄天涯,闺中常自寒。

辛勤理机杼,日夕掩重关。上堂亲饭姑,下堂不能餐。

离离芳树枝,脉脉终无言。

送俞汝承行二首 其一

明代 王立道

国计须盐铁,君行亦壮观。一星离北极,六月发长安。

城树欹残暑,河梁下急湍。伫听旋旆日,献论续桓宽。

宿益上人房

明代 王立道

流览及兹辰,盘纡陟崇巘。冥色下岩扉,鸟崇前林晚。

凉风起松杪,溪云自舒卷。幽期一以惬,相对各忘返。

倚石听樵语,持经共僧饭。试问山中人,何如逢惠远。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三

明代 王立道

年来章奏满公车,总道遐方困未舒。君王一出怜民隐,扶杖山东听诏书。

题扫雪煎茶图 其一

明代 王立道

素质渐沦浮蟹眼,绿尘初瀹映娥眉。一杯漱入枯肠里,尚忆思成禅诏时。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六

明代 王立道

燕山明月照卢沟,笳吹喧喧水急流。行人尽唱千秋曲,一夜欢声达帝州。

送孙毅斋学士赴南京

明代 王立道

旧知中允藉声名,那复仙槎向石城。珥笏风云天外静,禁林日月海边清。

宠光不异登三岛,辞赋终堪并两京。前席名贤须有待,藜辉行动石渠明。

王立道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