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立道
画省犹牵袂,征帆动渭浔。九重将异命,千里惬归心。
□□□□□,幽居忘越吟。我亦多乡思,金门聊陆沈。
送罗希文掌鄞县教
两献蓬莱赋,嗟君数尚奇。翩然从吏隐,真不忝人师。
梁栋他时用,琴书此日宜。更怜桑梓近,可慰白云思。
得家书三首 其二
吴楚同千里,君亲自一心。看云遥北极,望日迟南音。
未返王阳驭,空成越舄吟。春来江汉水,何似旧时深。
咏菊十首 其六 鹅毛菊
弱羽缀芳枝,离褷傍水涯。欲识此花品,唯应逸少知。
画鲤鱼
疾风横驱万里昏,云烟荡薄海水浑。神鱼出波作人立,跋刺直上洪涛翻。
目光仰射天门赤,大鱼小鱼俱辟易。东津已空鳣鲔群,南溟忽失鲸鲵宅。
就中变化安可驯,头角岞
送孙毅斋学士赴南京
旧知中允藉声名,那复仙槎向石城。珥笏风云天外静,禁林日月海边清。
宠光不异登三岛,辞赋终堪并两京。前席名贤须有待,藜辉行动石渠明。
阳峰卷
雄势标南郡,岐阳第一峰。云中开锦绣,天际立芙蓉。
人物全荆盛,辞华百代宗。莫牵松桂梦,密勿待从容。
送篆文生
吴客偏多艺,君能解古文。鸿都初待诏,燕市忽离群。
科斗舟迎字,凫鹥沙漾纹。相看俱得意,宁惜去来勤。
兰石为华氏作
崇兰出深谷,孤石相因依。突兀隐灵异,葳蕤媚阶墀。
绿叶交紫茎,随风扬芬菲。零露泫朝采,莓苔生碧衣。
愿言纫杂佩,芳华伤独知。同心旷修阻,匪石良可希。
赠朱从龙外兄二首 其二
岁晚不一遇,知君自晏如。贫收乞米帖,病学养丹书。
野竹编渔舫,山花荐客蔬。风尘初息驾,莫讶故人疏。
寿乡人
银河耿耿秋云凉,朱楼高下华灯光。流苏零乱歌吹发,巴童旅舞摇明珰。
丝绳百壶泻欲尽,嘉宾四座欢未央。遥看南极一星曙,主人起引红玉觞。
为言此觞谁致此,东华木公祈寿昌。金鞍翠盖纷络绎,芙蓉露滴双鸳鸯。
观出军十首 其五
琐甲膺朱绂,银鞍跨紫骝。将军五道出,战士百金收。
贾勇多超乘,论兵竞借筹。相期穷绝漠,枭取左贤头。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四
锦字亲裁龙凤斿,羽林对对拱宸旒。楚人浪拟相如赋,天子元非云梦游。
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 其一
射策当年第一人,秋风感叹二毛新。羽书昨夜甘泉道,知尔封侯骨相真。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十
秋园金气应,含素向栏干。莫作朝簪比,唯宜戴箨冠。
草名
早为芸阁吏,丛兰春复秋。吾道随卷葹,诛茅溪水头。
送客蘼芜径,采芳杜若洲。
拟青青陵上柏
飞飞草上尘,皑皑壑中冰。天地若大冶,谁能久寓形。
亲交在閒暇,斗酒相招寻。乐饮未终竟,驾言游帝城。
帝城何巍巍,车马如流星。连云开甲第,绣户连朱甍。
歌钟日暮起,四屋明华镫。且尽生前乐,何知身后名。
咏紫薇花
紫薇开处觅蓬瀛,深院层轩拂晓晴。绚烂只疑春色在,葳蕤偏傍日华明。
丝纶阁下人谁伴,虚白堂中韵未成。祗恐秋风不相假,缓吟深酌对寒更。
芳洲为袁御医题和唐荆川韵二首 其一
白鹤山头绿树村,祇馀猿鸟应柴门。安期馀药人常见,舍长传书世所尊。
早向帝前辞赤绂,欲从方外学玄言。平生自是无机械,野水春添助灌园。
云峰卷为沈夷斋题 其二
达人未忘物,卜居当云峰。云云拟时故,峰云况高踪。
千仞自壁立,万变从飘风。岂云绝世标,寄兹聚散中。
峰云本两忘,兀坐观太空。
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 其三
主人旧是谪仙家,常捲帘帷入绮霞。为问韩郎染根手,何如能染树头花。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送周颙分教严州
送姚友竹二首 其一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二
观出军十首 其十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三 书带
送吕别驾还毗陵二首 其一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一
萱节图为俞汝承题
七夕雨二首 其一
送朱省簿乐安
送郑翁还广 其三
酬包元达侍御见示之作兼致别意二首 其二
王母歌 其三
张映山书屋卷
送黄三峰佥宪山东
寿嵇川南母 其四
和钟石学士斋夜见雪拗体二首 其二
托翁雨宿浣花草堂和韵二首 其二
寿彭宣父
寄尹汝基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一
奉和数畴兄对酒自叹之作 其三
送沈二槐改任惠州
途中暑寄所知
送俞汝承行二首 其一
追送陈澄江用章水东韵 其二
介翁见示诞孙志喜之作次韵三首 其一
寄赵孟静 其二
夜行武林山中赠老僧 其一
代作贺介溪生孙一首
赋得云谷送徐西岩司瓯宁训
观出军十首 其二
送严节推
寿吕思斋七十
寄王允宁用旧赠韵
送高都谏倅广东藩幕
题刘氏雪竹图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四
题顾与新清溪庄和唐应德韵四首 其四
寄题前汤庵
王母歌 其四
送邹均敷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六 菖蒲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五
芳洲为袁御医题和唐荆川韵二首 其二
万梅庵诗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一 兰
步虚词四首 其一
临江仙 寿姚申甫父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七
题扫雪煎茶图 其一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六
送徐槐溪
陆节之夫妇七十双寿
寿陆用之父怡閒
翁九日邵园和韵 其二
吴廷宣父母双挽
送南丰尹高文明
寿苗东洲七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