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马先生致仕还松江

送马先生致仕还松江

明代 王汝玉

十载黉宫坐冷毡,旋因致仕远辞天。桑榆暮景逢明世,桃李春风忆少年。

送别同倾江馆酒,赋归独泛泖湖船。惭予亦有莼鲈兴,梦绕吴松烟水边。

诗人王汝玉的古诗

送翰林王孟旸参将安南

明代 王汝玉

暂辍含香直晚班,新参将阃出平蛮。黄茅参树千重岭,瘴雨蛮云几处关。

去马正逢椰子熟,归旌定及荔枝斑。知卿素有雄豪笔,须勒神功镇海山。

湘竹箫歌为赵红林赋

明代 王汝玉

君家洞箫天下奇,碎红乱点香淋漓。浓如红砂沁冰肌,淡似猩血凝璚枝。

持来世人莫能识,疑是秦王女儿之所贻。几回吹向霜江晓,皓月不明风悄悄。

一声卷入碧云中,惊散飞鸿落天表。君不见重华去兮归路遥,二女泣向湘江皋。

江皋之竹竹间泪,万古千年长不消。我将挟君携此同上黄鹤楼,醉弄一曲离鸾秋。

曲终飞度洞庭去,试听苍梧猿夜愁。

咏侄孙镛扇

明代 王汝玉

我昨承恩赐告还,杖藜时到海虞山。十年湖海狂游迹,暂喜登临一日閒。

送舍弟琎

明代 王汝玉

送尔出门去,出门行路难。时方重财贿,孰肯礼儒冠。

沙晚鹡鸰苦,雨凄棠棣残。好营甘旨养,归奉二亲欢。

秋夜九首 其八

明代 王汝玉

羁贫日弥甚,破屋秋夜长。数点星挂帐,五更霜落床。

寒蜂刺双足,峭若撄剑铓。枯泣不为滴,惫噫总成章。

自怜憔悴生,安得逢春阳。

题梅花 其四

明代 王汝玉

月色娟娟满禁林,青绫被拥玉堂深。宫壶赐酒初醒后,只少梅花伴我吟。

次费刚中秀才见贻诗韵 其二

明代 王汝玉

艰关曾记共君行,此际相思别恨生。四野荒山横暝色,孤城落日起秋声。

星霜冉冉蹉跎感,湖海茫茫故旧情。丽句枉投难报谢,自惭金玉尚为轻。

怡亲堂

明代 王汝玉

务本承先业,逃玄事养真。虽云各求志,却喜共怡亲。

棣萼联芳日,斑衣竞舞春。我寻纯孝传,端不愧前人。

为张仲照题秋野轩

明代 王汝玉

城郭嚣尘远,郊原爽气浮。霜丹千树叶,云白一天秋。

泖蟹螯初荐,溪菰米乍收。沧浪濯缨罢,长揖谢公侯。

题沈士称画

明代 王汝玉

乱云重叠树高低,不见人烟只听鸡。它日挂冠寻故隐,移家合住在苕溪。

题画杂咏 其二

明代 王汝玉

花开山色中,鸟哢泉声里。相对澹忘机,辟书徵不起。

清真轩

明代 王汝玉

甲馆连甍起,閒轩胜景开。谁言居戚里,宛景入蓬莱。

树接天家近,山从上苑回。凉飙排闼至,空翠拂檐来。

竹粉飘琴荐,松花落酒杯。莺啼烟外柳,鹤卧雨中苔。

寄兴多佳赏,陪游得上才。永和千载远,文采共昭回。

顾慎画为徐子信题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汝玉

林间绿绮琴,江上木兰艇。同是尘外人,迹殊心各静。

叶下群树凉,云归万山暝。物我俱已忘,清襟岂劳整。

题林泉居卷

明代 王汝玉

旧忝林泉隐,新从朝市人。行云流水梦,芳草落花春。

世事终难料,生涯莫任真。茫茫天壤内,到处是通津。

送刘广文

明代 王汝玉

美人冠章甫,千里远徂征。饯别河梁上,恻怆结深情。

江南祓禊罢,春服属初成。芳洲生绿水,繁树陨朱英。

草蔓萦如绶,莺歌响似笙。念此将暌间,中素讵能平。

惟应候迅翼,仰聆金玉声。

秋夜九首 其九

明代 王汝玉

露滴夕气瘦,风泣霜天枯。暗萤无远照,商天有惊呼。

癯肩耸将折,吟肠痛如刳。忍苦求古道,古道非今途。

今途与古道,曲直各异趋。趋曲不趋直,伤哉古道芜。

送唐太守

明代 王汝玉

初赞霜台宪,旋迁粉署郎。趋朝常秉礼,入幕每持纲。

重沐君王宠,新悬刺史章。均州江水右,梦渚楚山阳。

秋岸丹枫落,凉洲白芷香。别来何以赠,先世有遗芳。

题竹四首 其一 雨涤铅粉节

明代 王汝玉

香露淋漓湿未乾,迎风翠袖不胜寒。劝君莫取青青节,留待丹山五色鸾。

端阳应制

明代 王汝玉

九重阊阖开黄道,香雨清尘润瑶草。銮舆游幸凤城南,锦绣江山胜蓬岛。

卿云流彩映紫清,薰风绮树娇莺鸣。花园禁籞肃万骑,仰见金钺罗霓旌。

须臾中使传宣下,特敕群臣张大射。酒如川涌肉如陵,陈赏奚论万金价。

雁翎矢逐神飙驰,平分杨柳璚瑛枝。綵门嵯峨报毬度,恍睹碧落流星飞。

鹓鸿斑列欢殾沸,欣遇太平全盛世。河清海晏天地宁,紫塞丹崖皇化被。

京华五月逢佳辰,万乘阅武行时巡。文臣将士同愉乐,康衢传播欢声新。

微臣躬感风云会,况沐天恩降滂沛。年年今日奉宸游,圣寿长齐天万岁。

为侯主簿题群玉轩

明代 王汝玉

使君自是玉雪姿,出宰百里逢清时。手栽江梅绕公馆,天寒岁晚花盈枝。

我从天上归林谷,索我挥毫赋群玉。何郎才思已非前,空忆扬州梦难续。

亲记承恩从翠华,频过小苑晓看花。玉堂雪霁东风冷,千树璚瑶发素葩。

宫壶酒醒疏钟起,身在蓬莱仙岛里。旋卷青绫披素裘,笔端诗成如振绮。

披图便欲赋长歌,抚卷其如群玉何。凭谁唤取双青鸟,听我吟翻瀚海波。

王汝玉

王汝玉

(?—1415)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27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