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王十朋
昔年游越绝,首识南枝梅。一麾守清源,再见梅英开。
颜色宛如故,风霜不能摧。玉质长仙葩,芳姿酝诗才。
其侣乃蟠桃,其根出蓬莱。花开三十年,寿荐三千杯。
点绛唇·仙友苍苍
送岩老出北门 其二
客欲东归出北门,又闻联骑过西村。慇勤为遣十从事,莫惜醉吟祇树园。
社日喜雨复用前韵 其一
社日檐间不断流,渊明欣欲事西畴。愿言一饱均黎庶,瓶粟无储不用忧。
纳凉偶成
架松却烦暑,梳竹来清风。顽然七尺躯,寄此微凉中。
高枕傲有道,深杯醉无功。山林有馀乐,此兴谁吾同。
连日至瞿唐谒白帝祠登越公三峡堂徘徊览古共成十二绝 其十二 胜 ...
私心克尽道方大,胜己与游名始成。物我太深谁氏子,却将己胜易山名。
送岩老出北门 其一
暮春送客北山门,厌坐黄堂喜见村。麦熟秧青农事急,十分归兴在田园。
食荔枝 其二
妃子园中荔子奇,莫因名号起猜疑。清时入坐非尤物,一洗烟尘赖好诗。
送潜老赴东禅 其一
驻锡清源十五年,月明台静忽飘然。禅心莫为东禅起,南北东西总是禅。
出郊劝农 其四
一千石俸窃南州,老病馀生厌宦游。已上祠章即归去,一犁烟雨事西畴。
九华山 其三
我在芙蓉山下家,四年秋色隔天涯。如今渐觉乡山近,已见芙蓉吐九华。
赴召
圣主龙飞才十日,微臣得郡古严陵。诏书又趣归天阙,愿竭孤忠赞中兴。
寄题鄱阳一江亭
一江明月夜归迟,萧洒斋中小范诗。亭自我名犹未赏,梦游江静月明时。
宿巴东县怀寇忠悯 其二
堂前双柏今何在,渡口孤舟依旧横。不似公安插竹处,凛然容貌尚如生。
畎亩十首 其七
竹有君子节,青青贯四时。桃李媚春光,千株弄妖姿。
世眼悦繁艳,畴能赏幽奇。君看桃李蹊,蹄毂纷争驰。
君看竹林下,形影谁相随。七贤久沦没,高躅犹可追。
吾家植千竿,风月足自怡。岂不竞时好,聊为岁寒期。
雨止复用前韵
水枯秧老农欲雨,麦黄桑绿蚕欲晴。一朝大霈满四泽,云收雾扫天还清。
曰旸曰雨岂人力,圣德仰荷吾君明。庙堂况无痴宰相,不怕泥泞妨牛行。
布谷催耕最知务,鸣鸠呼妇殊有情。平原出水云吐日,阴阳得所无战争。
明日阳光照临足,今日阳乌已先浴。
张主管摄郡秭归赠以三绝 其一
魏公名德最芬馨,犹子传家有典刑。勉力施行诚与善,民谣待向峡中听。
游楞伽 其二
老僧元不服朱砂,境静心灰寿自遐。庐阜招提三百所,只馀折桂与楞伽。
余全之赠菊栽二十 其二
余郎萧洒似何郎,事业它年未易量。寄我新诗三十绝,笔头直与菊争芳。
义夫以赵清献谏垣集易柳文次其韵
文集何须较少多,有无相易共渐磨。宪台清献柳州柳,唐宋人才未易过。
食荔枝 其一
荔枝初熟饤金盆,手擘轻红子细看。风味由来太奇绝,不教容易到长安。
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611篇诗文
薛士昭寄新柑分赠知宗提舶知宗有诗次韵
贾岳州以予阻风致酒肉之赠
游南山入康谷以不观谷帘泉为恨南康李守致上尊乃此泉名也戏成一绝
点绛唇·丝蕊垂垂
寄题喻叔奇亦好园
兴化簿叶思文吾乡老先生也比沿檄见访既别寄诗二十八韵次韵以酬
分韵得炎字
次韵陈阜卿读洪景卢追和玉板诗 其一
九日饮酒会趣堂者十九人老者与焉既醒念不可以无诗因用赠林知常韵 ...
观国朝故事 其二
次韵胡秘监酴醾
主簿程同年和永平门诗再赋四绝因以赠别 其一
和喻叔奇集兰亭序语四绝 其二
和韩退之晚菊赠喻叔奇
度谢公岭
钓台三绝 其二
元夕次何宪韵 其二
游灵岩辉老索诗至灵峰寄数语
次韵陈阜卿读洪景卢追和玉板诗 其二
人日雨次何宪韵
连日至瞿唐谒白帝祠登越公三峡堂徘徊览古共成十二绝 其一 瞿唐
畎亩十首 其一
溯婺溪同年雍尧佐周尧夫同王与道尚书子侄拿舟来迓
过仙亭
早至鲁家洑复入大江见石首山
送陈阜卿出守吴兴
书院杂咏 蓼花
李怀安拥麾入蜀道出鄱江见赠二诗依韵奉酬 其一
泛泛江汉水
点绛唇(妙香檐卜)
食瓜呈知宗
赠讷老
予与二弟连日赋诗饮酒诗成命二子书之亦居家之一乐也复用前韵
木蕴之即席和文字韵诗酬以二绝 其一
万清之有诗三绝呈司理贾丈并简某因次其韵 其三
次韵表叔余叔成示儿
和韩南食
后稷
末利花
点绛唇(奇香蜡梅)
五月四日与同僚南楼观竞渡因成小诗四首明日同行可元章登楼又成五 ...
秋日山林即事次叔父宝印师韵 其一
刘韶美辞试馆职
陈德溥以百韵诗送别因赠一绝
宿千石闻诵书声
游东坡十一绝 其二
过东林
姜相峰
觅季仲权碧桃
左原诗三十二首 其二十九 白岩庵
李广 其二
万孝杰用韵见寄酬之
书院杂咏 芍药
喻叔奇采坡诗一联云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为韵作十诗见寄某惧不敢 ...
点绛唇·毗舍遥遥
贡院车水筑基诸公惧伤
晚过沙滩有渔举网得鳊鱼二百馀头橙橘正青黄以百钱买橘得十六颗比 ...
次韵王景文赠行四绝 其四
买鱼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