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韩欧苏,千载三大老。苏门六君子,如籍湜郊岛。
大匠具明眼,一一经选考。岂曰文乎哉,盖深于斯道。
诸公既九原,气象日衰槁。山不见泰华,水但识行潦。
词人巧骈俪,义理失探讨。书生蔽时文,习义未易澡。
著述岂无人,纷纷谩华藻。有如分裂时,僭伪各城堡。
同年广文君,所作非小好。高吟薄风雅,古学穷浑灏。
读史正豕亥,观诗辨形夭。千篇冰玉清,万字波澜浩。
心慕大手笔,所恨生不早。乡令门及韩,不类端可保。
赏识遇欧坡,当为箧中宝。声名终不掩,光艳姑自葆。
嗟我最不才,兀兀首空皓。半生槐踏黄,晚景盖张早。
出守屡及瓜,还家仅尝稻。田园荒渊明,江梅客张镐。
尘埃未能脱,忧患苦相恼。愁攒卧蚕眉,痛彻伏犀脑。
何当归故山,已书下下考。钟笔况久阁,卢经徒独抱。
古文如金城,偏师讵容捣。小诗时自遣,句法未知造。
广文贤关旧,声气同湿燥。食共朝齑辛,案对夜萤薧。
策杖游西湖,寻梅插晴昊。鄱有九十日,呼酒罗脯枣。
浔阳三年别,心若风中纛。书来问安温,仍效世俗祷。
手写十新诗,价重百磲碯。情意何勤勤,许与太草草。
那能把旌旄,但可供洒扫。胡为以西子,国色沉嫫媪。
前言盖戏耳,细读笑绝倒。却将寄来诗,录附雅戏藁。
姬嬴遗迹存者希,世传石鼓稽山碑。石鼓揄扬得韩子,文与二雅争驱驰。
秦碑夸大颂功德,埋没草莽无人知。或言山顶石犹在,上有虎豹龙蛇螭。
神藏鬼护荆棘蔽,崖悬磴绝登无岐。广文好奇穴探禹,梅仙喜事僧寻支。
我赞其行要亲睹,勿受世俗流传欺。望秦秦望两崭绝,何山壁立东南涯。
礼碑屹植最高处,不知磨灭从何时。剔苔扫墨了无有,模糊片纸亦足奇。
浓云霮䨴黯将雨,古木槎牙蟠老枝。归来走笔出险语,诃政叱斯同小儿。
诗成得得写寄我,词严意伟法退之。我闻秦人灭六国,酷若犬磔临江麋。
先王法为秦所负,负秦况有秦有司。五经灰飞儒溅血,尧舜周孔何能为。
上蔡猎师妙小篆,奴视俗体徒肥皮。东封太山南入越,大书深刻光陆离。
沙丘风腥人事变,鬼饥族赤谁嗟咨。汉兴万事一扫去,惟有篆刻馀刑仪。
磨崖欲作不朽计,其如历数不及期。蚩尤五兵纣漆器,人物美恶宁相疵。
我虽过秦爱遗画,南山入望频支颐。不须峄阳访枣刻,不用迁史观雄辞。
虚堂默坐对此纸,闭眼暗想君勿嗤。要知秦碑没字本,却类周雅无辞诗。
平生漫学乎欤哉,心茅胸棘锄不开。得公新诗一再读,便觉胸宇清无埃。
银钩妙画发光艳,照眼有如参与魁。鲰生肺腑非太白,公似工部尤怜才。
旅中屡获锦绣段,但愧欲报无琼瑰。豫章一榻不妄下,贤非徐孺安敢来。
荷公此意最敦笃,一笑当奉论文杯。乡心如飞不可遏,更为长者迟迟回。
渊明事高尚,瓶中缺储粟。鲁公凛名节,乞储给饘粥。
广文富才名,官冷饭不足。少陵老风骚,橡栗拾山谷。
嗟予何为者,处世真碌碌。谋生一何拙,甔石无储蓄。
三年两去国,囊橐罄水陆。还家索租苗,不了腊与伏。
前秋遭飓风,摧折数间屋。今年丁大侵破甑尘可掬。
绝粮瘦百指,告籴走群仆。乡邻苟不救,定恐填沟渎。
家藏千卷书,父子忍饥读。一字不堪煮,何以充我腹。
细君笑谓我,子命难食肉。去岁官台省,侥倖食君禄。
有口不三缄,月奏知几牍。圣主倘不容,宁免远窜逐。
归来固已幸,富贵非尔福。东皋二顷田,得雨尚可谷。
子耕我当耘,固穷待秋熟。
孟夏十有一日时雨初霁晨登高阁极目四望烟锁日出气象一新复用前韵
蝶梦惊回听残雨,鸟声唤起欣初晴。梵宫烟火带馀湿,黉舍几席生微清。
披衣登阁忽四顾,顿觉远目增双明。樵渔欸乃雾中出,舟楫荡漾田间行。
清和节物满眼界,柳垂暗绿花含情。窗明几净日渐永,天开地廓阴不争。
俯视沧浪堪濯足,遥看扶桑观日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