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剡纸赠嘉叟以诗为谢次韵

剡纸赠嘉叟以诗为谢次韵

宋代 王十朋

仁义知君学子舆,岂惟词赋似相如。剡溪百幅敲冰纸,换得临池小草书。

诗人王十朋的古诗

钱再赋二诗复用前韵钱云家无置锥之地寓居僧舍有为题米疏者 其一

宋代 王十朋

老来官况两俱无,惟有诗情寄酒壶。记取碧澜堂上语,衣冠早挂亦良图。

幽居三咏 其三 丁香花

宋代 王十朋

玄冬万木落如扫,苦恨江梅开不早。谁言菊后便无花,更有丁香慰枯槁。

雨膏碧叶剪琉璃,风荐幽葩喷龙脑。小轩深院夜凄清,月白霜寒天色好。

素面含情宋玉愁,仙肌带湿真妃澡。何人为取药中名,端为花能除病恼。

我时独步琼枝边,相向无言意倾倒。临风三嗅更徘徊,研墨为花加品藻。

同官酌别

宋代 王十朋

无德于民愧寇恂,断桥留我荷鄱人。同僚送别四十里,满酌不辞三数巡。

五月四日与同僚南楼观竞渡因成小诗四首明日同行可元章登楼又成五 ...

宋代 王十朋

榴花照眼对佳客,荷叶传杯怀故乡。想见明年话夔子,又如今岁念鄱阳。

州县有戒石饬官吏某至夔之初□□□□□诗以自警云

宋代 王十朋

尔俸尔禄民膏脂,下民易虐天难欺。圣训民民日月垂,刻石于庭励官师。

臣庭坚字尤瑰奇,光尧宸翰增光辉。坤维门户州名夔,庭前戒石□□□。

笔画微茫观者疑,太岁在酉嘉平时。吉日丁亥刑□□,命工举石少高之。

一新栏槛严謢持,银钩照眼光陆离。天威咫尺颜不违,虐民之事焉可为。

勿谓苍苍不吾知,与尔同僚共孜孜。

万孝杰用韵见寄酬之

宋代 王十朋

堂有慈亲养且耕,游从毛颖楮先生。新诗寄我尤清绝,深喜牢之有外甥。

雪中寄梅花与清之大老

宋代 王十朋

天花除恼腊前雪,香蕊报春溪上梅。分赠鹿岩龙穴友,异时俱是百花魁。

夏四月不雨守臣不职之罪也将有请于神雨忽大作陈贺州有诗赞喜次韵 ...

宋代 王十朋

贺州贺雨句如何,不减夔州梦得歌。更有一犁江上曲,它年传诵出金坡。

书院杂咏 萱花

宋代 王十朋

有客看萱草,终身悔远游。向人空自绿,无复解忘忧。

赠牟童子

宋代 王十朋

牟家六岁好男儿,诵得夔州太守诗。好把五车书尽读,早成头角上天池。

家童拾栗因念亡儿作数语以写钟情之悲

宋代 王十朋

去年觅栗嫌汝痴,责汝曾赋渊明诗。今年栗熟不汝见,凄然白骨埋荒陂。

西风簌簌黄叶飞,家僮拾栗门前归。汝兄汝妹争来取,汝父伤心泪如雨。

送太学生徐易归天台

宋代 王十朋

天台古仙山,药物固非一。采之年可延,厥品惟参朮。

兹诚笼中物,不可亡一日。良医苟能用,可治天下疾。

木蕴之即席和文字韵诗酬以二绝 其一

宋代 王十朋

少年才气已超群,场屋能摛锦绣文。糠秕在前真有愧,春风得意岂如君。

食荔枝 其二

宋代 王十朋

妃子园中荔子奇,莫因名号起猜疑。清时入坐非尤物,一洗烟尘赖好诗。

赠林尉致约

宋代 王十朋

红颜白面神仙吏,好学苦吟真我徒。政事文章有家法,它年呼作小龙图。

题灵秀峰禅院

宋代 王十朋

小小精蓝亦自奇,一峰灵秀蕴幽姿。无缘细听山僧话,太守偷闲止片时。

左原诗三十二首 其二十九 白岩庵

宋代 王十朋

飞凤吹归思竹实,蟠龙高卧恋山泉。吾家松槚今三世,僧舍钟鱼已百年。

陈献可宋孝先万孝杰夏伯虎和诗复用前韵

宋代 王十朋

准拟重阳会诗酒,手种菊花凡数亩。佳节相逢俱可人,一一篇章堪适口。

扬庭酝籍更清新,晋宋间人颜谢友。舜卿词源浩万斛,下笔惊人风雨吼。

季梁萧洒诗如人,飘然自是风骚手。用之年少富文墨,日出珠玑不论斗。

诚叔思深希仲逸,齐驱未识谁先后。老朽那能敌年少,胸中空洞嗟无有。

张我三军得数子,造物遗予非不厚。明年秋战岂无人,云梦定须吞八九。

和韩退之晚菊赠喻叔奇

宋代 王十朋

嘉菊何太晚,十月才黄花。既晚好何益,三嗅良可嗟。

开日乃佳节,芳樽对年家。今夕苟不饮,如此黄花何。

题郭庄路

宋代 王十朋

南山有井名黄花,我卜别业临其涯。酌泉漱石思往事,天遗景与名俱嘉。

东篱采菊隐君子,悠然凝望南山赊。兹人高躅已千古,三径芜没堪咨嗟。

我生本抱丘壑尚,误涉尘世争浮蜗。十年太学志未遂,归来陇亩躬桑麻。

草庄新筑亦不恶,青山远近光交加。会须移住效杜老,终赋归去师陶家。

新凉入郊九日近,西风渐欲吹乌纱。龙山风俗有故事,撩我清兴凌烟霞。

王十朋

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61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