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汉铙歌十八曲 其六 战城南

汉铙歌十八曲 其六 战城南

明代 王世贞

战城南,城南壁。黑云压,我城北。伏兵捣我东,游骑抄我西,使我不得休息。

黄埃合匝日,为青天模糊。钲鼓发,乱欢呼。敌骑敛,飙迅驱。

树若荠,草为枯。啼者何,父收子,妻问夫。戈甲委积,血淹头颅。

家家招魂入,队队自哀謼。告主将,主将若不知。生为边陲士,野葬复何悲。

釜中食,午未炊。惜其仓皇遂长诀,焉得一饱为。野风骚屑魂依之。

曷不睹主将,高牙大纛坐城中。生当封彻侯,死当庙食无穷。

诗人王世贞的古诗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 其九 萃胜桥

明代 王世贞

镜收远近观,毂绾往来路。至此即命觞,徘徊不忍度。

平陵东行三首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平陵东,车隆隆,郭家小儿葬若翁。葬若翁,小送丧,谁其最贤槐里公。

槐里公,多奇客,迅如飙鹰虎如力。虎如力,卒夷灭,曷不将去击胡貊。

郧中杂言八首 其六

明代 王世贞

晚得一城斗大,云胡不游汉堤。见说宜城酒薄,小儿未解铜鞮。

维旄之什六章

明代 王世贞

维旄茀蓠,在泽之湄。子来自燕,于以将睽。

维旄茀荟,在泽之涘。予之来邢,于以将贽。

既觏则降,胡惙其忧。河岳中移,两曜不仇。

白驹既餔,云何不辕。裳衣在躬,启明流天。

虽有餔浆,无裨渴饥。岂鲜弟昆,在生则依。

安能离形,与子周还。优哉游哉,庶以愉年。

乌鸦庙

明代 王世贞

不学淮南鸡犬,一时相随上天。试问丛祠受赛,何如江畔迎船。

采薇操

明代 王世贞

上山采薇,斧冰炊之。旷荡八垠,顾瞻若縻。何所非人,季昆是依。

达者互贤,曷救其非。句吴之乡,彼髡庶几。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其十

明代 王世贞

试茶初动蟹眼,临帖更画乌丝。啜罢冷淘槐叶,微吟双调柘枝。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 其二 惹香径

明代 王世贞

花气无不薰,偏与红妆娆。夜分乍解衣,宛是收香鸟。

夜黄

明代 王世贞

凤皇一双飞,百鸟尊为王。侬今妆洗去,与欢助辉光。

甘草子 其一 四时

明代 王世贞

春暮。密打窗纱,阵阵梨花雨。韐匣迸胭脂,绮袖调鹦鹉。

轻暖软寒相劖剁。做不痒、不疼心绪。倩得张郎画眉妩。

任子规凄楚。

初夏游张氏山亭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丛林鸟雀傲,委巷渔樵通。回看一卷石,坐失千华嵩。

藤萝行秋色,桧柏宿天风。投足岂在广,会心浩无穷。

多丽 晚春雪后即景

明代 王世贞

醉飞琼,恼乱瑶池清宴。吉玲琤、凤钗敲碎,荡成满地飘霰。

送天桃、武陵几树,伴梨花、杜曲千片。妒我春衫,妆他寒食,乍惊蜂蝶又猜莺燕。

五陵畔、杂和烟雨,宝马踏青转。樊楼上、银筝细炙,红垆重暖。

怯寒色、条桑小妇,幕䍦轻护娇面。展纤弯、一双莲瓣,屐齿香泥粉痕浅。

冷落流光,萋迷馀景,东风无计玉山软。天公老、被伊瞒过,红日几时见。

空担阁、无主野芳,满目愁怨。

王太仆公汉上之别垂十五年矣读公全集见寄见怀之诗凡十余章而不尽 ...

明代 王世贞

北海风流一代贤,襄阳耆旧许谁先。揆余初度悬弧日,正尔公车射策年。

敝刺姓名劳齿忆,空梁颜色借诗传。旧交垂尽鲰生老,唯有灵光独岿然。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 其十七 青虹梁

明代 王世贞

青虹下饮水,徘徊不能去。为我作石梁,遂得天台路。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 其三十 荣芝所

明代 王世贞

三弇此三夏,三产三秀草。吾亦有三儿,宁馨似芝好。

口号十首 其四

明代 王世贞

玄奘欲从西返,道遇达摩东归。我已尽黜义相,百夹千像何为。

古意集古句

明代 王世贞

年时二七犹未笄,芙蓉如面柳如眉。十五嫁为卢家妇,暗开脂粉弄花枝。

儿家夫婿多轻薄,妾心无趣坐伤离。红绽樱桃含白雪,为君起唱长相思。

不知贫贱令人老,慎莫富贵忘我为。

忆江南·歌起处

明代 王世贞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家在五湖东。

题赵千里画船子和尚卷后

明代 王世贞

秋江战寒飙,一叶纵横走。船子有伎俩,舵柄时在手。

借问自渡者,还能渡人否。

八月十五夜济宁池亭别子与

明代 王世贞

月自中秋满,人从此会离。由来最圆夜,翻是欲亏时。

玉魄斜穿树,金波细溢卮。清光转应好,脉脉待看谁。

王世贞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50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