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黄华峪十绝句 其一

黄华峪十绝句 其一

金朝 元好问

岱崧王屋旧经过,自倚胸中胜概多。独欠太行高绝处,青天白日看山河。

诗人元好问的古诗

光武台

金朝 元好问

东南地上游,荆楚兵四冲。
游子十月来,登高送长鸿。
当年赤帝孙,提剑起蒿蓬。
一顾滍水断,再顾新都空。
雷霆万万古,青天看飞龙。
巍然此遗台,落日荒烟重。
谁见经纶初,指挥走群雄。
白水日夜东,石麟几秋风。
空余广武叹,无复云台功。

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二首 其一

金朝 元好问

今古几诗人,扰扰剧毛粟。吾爱陶与韦,泠然扣冰玉。

大雅久不作,闻韶信忘肉。求音扣寂寞,一叹动邻屋。

水风清鹤梦,月露洗蝉腹。白头两遗编,吟唱心自足。

谁为起九原?寒泉荐芳菊。

乡郡杂诗

金朝 元好问

百年乔木郁苍苍,耆老风流赵与杨。为向榆关使君道,郡中合有二贤堂。

水龙吟 东园醉后

金朝 元好问

两年金凤城边,等闲又见东风菜。侯门惯客,东园高宴,青风飞盖。水上幽亭,恍然真似,阑舟同载。望红楼翠壁,青田白鹭,谁信是,山阴塞。郁郁林梢紫动,便安排春来天外。醉魂摇荡,尊前何恨,狂香浩态。高枕吾庐,倒衣命驾,心期长在。为使君料理,潘郎老鬓,尽花枝戴。

感皇恩 寿韩侯恬然

金朝 元好问

水上觅红云,云藏仙岛。云外晴峰翠於扫。东园行乐,一洗晴林枯槁。万金谁办得、安闲早。石上玉芝,松间瑶草。容易休教使君老。寿杯宫袖,醉眼风荷翻倒。锦堂花与月、年年好。

昆阳二首 其二

金朝 元好问

去日黄花半未开,南来忽复见寒梅。淹留岁月无馀物,料理尘埃有此杯。

老马长途良惫矣,白鸥春水亦悠哉!商馀说有沧洲趣,早晚乾坤入钓台。

论诗三十首·其五

金朝 元好问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
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济南杂诗五首 其二

金朝 元好问

吴儿洲渚似神仙,罨画溪光碧玉泉。别有洞天君不见,鹊山寒食泰和年。

浣溪沙 怀李彦深。 此下原有后庭花破绿二首

金朝 元好问

李,济南人。绣江在长白山下绿绮尘埃试拂弦。今人谁与绿争先。相逢尊酒合留连。金马玉堂梁苑客,岸花汀草绣江船。旧游回首又三年。

江城子·河堤烟树渺云沙

金朝 元好问

河堤烟树渺云沙。七香车。更天涯。万古千秋,幽恨入琵琶。天到都门南下望,金缕暗,玉钗斜。津桥春水浸红霞。上阳花。落谁家。独恨经年,培养牡丹芽。寒雁归时凭寄语,莫容易,损容华。

乐府乌衣怨 旧名点绛唇

金朝 元好问

香冷云兜,后期红线知何许。谢家儿女。解得辞巢语。

画栋珠帘,恨不经年住。匆匆去。岸花汀树。寂寞潇湘雨。

帝城

金朝 元好问

帝城西下望孤云,半废晨昏愧此身。世俗但知从仕乐,书生只合在家贫。

悠悠未了三千牍,碌碌翻随十九人。预遣儿书报归日,安排鸡黍约比邻。

论诗三十首·十六

金朝 元好问

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
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

论诗三十首·二十八

金朝 元好问

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
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

阳兴砦

金朝 元好问

乱石通樵径,重冈拥戍城。山川带淳朴,鸡犬见升平。

雨烂沙仍软,秋偏气自清。年年避营马,几向此中行。

黄鹂绕碧树 秋景

金朝 元好问

鸳瓦霜轻,翠帘风细,高门瑞气非烟。积庆源深,有长庚应梦,乔岳生贤。妙龄秀发,谢庭兰玉争妍。名动缙绅,况文章政术,俱是家传。别有神功厚德,向东州治狱,平反玉函。高第仙风道骨,锡与长年。最好素秋时节,有画堂高启宾筵。何妨纵乐,笙歌捧觥船。

太常引·五云楼观日华东

金朝 元好问

五云楼观日华东。看天上、建章宫。人海混渔龙。比自古、中原更雄。紫垣星月,禁阶灯火,朝马闹晨钟。一梦转头空。恍犹在、邯郸道中。

为鲜于彦鲁赋十月菊

金朝 元好问

清霜淅淅散银沙,惊见芳丛阅岁华。借暖定谁留翠被,鍊颜端自有丹砂。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苦留客,衰迟久已避梅花。

论诗三十首·其二

金朝 元好问

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婆罗门引 亦名菊潭秋

金朝 元好问

商於六里,野塘千古□烟霞。灵苗郁郁无涯,荡青冥风露,灵素发清华。散霜丛弥岸,月影明沙。仙经浪夸。种瑶草、养铅砂。争信琼杯芳荐,药镜黄芽。秋香晚节,也分到、山中宰相家。休更羡、刘阮桃花。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64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