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元好问
洗蔘池水甜于蜜,玉堂仙翁发如漆。膝前文度更风流,尽发风流入诗笔。
长松手种欲摩天,海岳楼空落照边。古来说有辽东鹤,仙语星星谁为传。
五百年间异人出,却将锦绣裹山川。
望归吟
过诗人李长源故居
喜春来·春盘宜剪三生菜
寄女严
鹳崖鱼窟路间关,旬月无由一往还。寒食归宁见邻女,举家回首望西山。
最高楼 商於鲁县北山
倪庄中秋
临江仙 对花怀洛阳旧游
岳山道中
野禾成穗石田黄,山木无风雨气凉。流水平冈尽堪画,数家村落更斜阳。
论诗三十首 其十七
切响浮声发巧深,研磨虽苦果何心?浪翁水乐无宫徵,自是云山韶濩音。
感皇恩 末後乡人王怀玉乐府语也
虞美人 题苏小小图
出镇州
汾水归心日夜流,孤云飞处是松楸。无端行近还乡路,却傍西山入相州。
木兰花慢 游三台二首
拥岧岧双阙,龙虎气,郁峥嵘。想暮雨珠帘,秋香桂树,指顾台城。
台城。为谁西望,但哀弦、凄断似平生。只道江山如画,争教天地无情。
风云奔走十年兵。惨澹入经营。问对酒当歌,曹侯墓上,何用虚名。
青青。故都乔木,怅西陵、遗恨几时平。安得参军健笔,为君重赋芜城。
【中吕】喜春来
春宴春盘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春宴排,齐唱喜春来。梅残玉靥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东风和气满楼台。桃杏折,宜唱喜春来。梅擎残雪芳心奈,柳倚东风望眼开,温柔樽俎小楼台。红袖绕,低唱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看褪梅妆等杏腮,休随刘阮到天台。仙洞窄,且唱喜春来。
江城子 寄德新丈
寄钦用
憔悴京华苜蓿盘,南山归兴夜漫漫。长门有赋人谁买?坐榻无毡客亦寒。
虫臂偶然烦造物,獐头何者亦求官。故人东望应相笑,世路羊肠乃尔难。
论诗三十首·二十七
归舟怨
渡头杨柳青复青,闺中少妇动离情。只从问得狂夫处,夜夜梦到洛阳城。
南风吹橹声,北雁鸣嘤嘤。江流望不极,相思春草生。
赠玉峰魏文邦彦
梦想南山掩霭间,眼明惊见玉峰寒。风波旧忆横身过,世事今归袖手看。
贩妇庸儿识名姓,故乡遗族见衣冠。临流卜筑平生事,会就辽东管幼安。
仆射陂醉归即事
多生曾得江湖乐,每见陂塘觉眼明。诗酒共寻前日约,风阴新自夜来晴。
春波澹澹沙鸟没,野色荒荒烟树平。醉踏扁舟浩歌起,不须红袖出重城。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649篇诗文
朝中措·御香新拆紫囊封
临今仙 内乡寄嵩前故人
送诗人李正甫
杨秘监马图
江城子·旗亭谁唱渭城诗
浪淘沙·芳树翠烟重
别冠氏诸人
西园
水调歌头 少室玉华谷月夕,与希颜钦叔饮,
南关二首 其二
丁未寒食归自三泉
游天坛杂诗十三首(选一)
曹得一扇头
送李同年德之归洛西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六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二
浣溪沙 相州西南善应,洹水所从出,风物绝
太常引·水光林影入凭阑
水龙吟 同德秀游盘谷
过寂通庵别陈丈
江城子 嵩山中作
密公宝章小集
太原赠张彦远
题刘紫微尧民野醉图
点绛唇·冰雪神人
西斋夜宴
论诗三十首 其九
雁门道中书所见
自邓州幕府暂归秋林
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水调歌头 与李长源游龙门
临江仙 孟津河山亭同钦叔赋,因寄希颜兄
杏花杂诗八首 其八
临江仙 赠仲经女子楚楚
临江仙 赠答飞卿弟
汴禅师自斲普照石 其二
续小娘歌十首 其四
太常引 予年廿许,时自秦州侍下,还太原,
秋日载酒光武庙
去岁君远游送仲梁出山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征人怨
发南楼度雁门关二首 其二
鹧鸪天·彩舞萱衣喜气新
点绛唇·十六芳年
木兰花慢 游三想二首
铜雀台瓦砚
晓发石门渡湍水道中
杂著三首 其二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一
老树
朝中措·良宵一刻抵千金
水调一头 长源被放,西归长安,过予内乡,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续小娘歌十首 其五
摊破浣溪沙 代赠仲经所亲
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三
杏花杂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