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黄超然

次韵黄超然

宋代 王庭圭

楚词赋物取香草,众草犹须避国香。一辱雕章重题品,何惭清庙荐芝房。

诗人王庭圭的古诗

胡邦衡北归先寄诗二首次韵迎之 其一

宋代 王庭圭

无何真是本来乡,莫遣闲愁犯肺肠。会见栋梁扶大厦,不将文字吊沈湘。

挥毫未辩银为管,沽酒奚须玉作觞。双竹端能作奇瑞,衡人宜护竹间堂。

和欧阳周弼

宋代 王庭圭

谁念扬雄寂寞居,忽逢佳士倒衣裾。裁诗逢尽千毫兔,岸帻斜攲半幅綀。

节并松筠霜雪后,唾成珠玉笑谈馀。穷山避寇应愁绝,付与骚人万古吁。

送胡绍立往高陂游学

宋代 王庭圭

天下干戈未尽稀,独骑瘦马苦吟诗。穷山窟里携书剑,半夜不眠听鼓鼙。

和施倅岁暮感怀

宋代 王庭圭

野阔生愁兴,时危无定居。渊明伤倦鸟,张翰忆鲈鱼。

宦路风波恶,交情势利疏。谋生成龃龉,欲进复踌躇。

盗贼犹猖蹶,田园未垦锄。君王图治切,新下急贤书。

早春游孔志行园

宋代 王庭圭

小圃傍城郭,新堂磨碧砖。青枫未钻火,高柳已参天。

好鸟又相语,幽葩自在妍。敲门时径造,不问主人贤。

李守拉登谯门观修城

宋代 王庭圭

忽见金汤峙塞垣,丽谯雄冠楚山川。门开下瞰双溪水,壁立新磨万丈砖。

招抚番夷应有术,折冲樽俎正临边。边头卧鼓休戈甲,坐对春风理管弦。

欧阳彦文晚始得官为边郡狱掾乃州里宿儒于其行也诗以饯之

宋代 王庭圭

往日高名动场屋,青衫未足称平生。一官曹掾当蛮徼,万里山河列汉营。

顾我老无投笔志,羡君今去走边城。边头已卧将军鼓,早晚书来说太平。

六月上浣陪王元勃舍人携客游青原山周秀实通判作韵语纪一时胜集奉 ...

宋代 王庭圭

使君从千骑,伐鼓惊群偷。前驱严虎节,夹群森蛇矛。

别驾工五言,句刮造化美。笔法蟠高轩,银钩照窗几。

冠盖一时盛,秋旻罗众星。寻思问祖意,米价作么生。

欲扣山中人,何由知彼岸。残阳下峰顶,暮色蔼馀茜。

鸣珂出修竹,驱车转平原。登临悲往昔,岂不多名贤。

独馀姜与颜,人品亦自胜。溪流水溅溅,中堪理渔艇。

宾客随太守,风流几百年。山间留绝唱,巨石枕横川。

挽彭子从郎中

宋代 王庭圭

岭北岭南持使节,湖西兼总大农钱。庙堂正赖持国计,蓬岛祗为蜕骨仙。

郎省尚虚丹禁地,铭旌忽上洞庭船。衣冠不许挂神武,端谓犹堪济巨川。

次韵赵逢源秋日溪居十绝 其四

宋代 王庭圭

仙人山水古今无,画妙诗工可得俱。论画已非前辈手,声诗能作辋川图。

长沙北禅览古

宋代 王庭圭

明湖涨天光,春云如粉碎。吴王宫女罢吹箫,象床玉椀今安在。

桃李初开映绿池,绿池水暖摇花枝。闻道只今池上月,照见吴王繁盛时。

当时粉色艳月彩,今日古坟烟草衰。草衰不见吴宫事,唯有月下孤猿啼。

猿声哀告问不得,又恐清晓催黄鹂。

次韵李世京惠诗

宋代 王庭圭

童稚情亲不记春,白头相见眼犹新。为文未办送穷鬼,买宅何妨近里仁。

鲁国儒衣原自少,棘门儿戏定非真。斗间纵有冲天气,楼上应无识剑人。

贺郡守生辰二首 其一

宋代 王庭圭

月丽重离日正明,星精磅礴应时生。诗成精字今无敌,赋压三都世有声。

殿阁微凉风乍起,门庭当昼雀争鸣。拟将间气为公寿,编入中兴颂太平。

和赵叔清登殷仲堪读书台二首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池上开轩对郡楼,当时太守气横秋。声名已负荆州望,舟棹更为沧海浮。

插架古书芸护蠹,隔溪游女扇障羞。仲堪没后今千载,孰谓人间无此流。

王岩老携诗见访诗未究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君归大酉峰前住,岁晚枫丹蕉叶黄。试访酉阳岩石里,秦人逸兴未应亡。

次韵赵逢源秋日溪居十绝 其三

宋代 王庭圭

水边楼上最宜秋,天在阑干四角头。觅句正缘偿宿债,著书元不为穷愁。

次韵刘子方喜雪

宋代 王庭圭

万木寒痴冻不苏,六花争巧出枯株。天将平地开银阙,人似清冰在玉壶。

未见齧毡持汉节,徒闻穿履待公车。月边恐有瑶台路,拟欲凌空谒帝居。

赠松庵僧

宋代 王庭圭

庵在深村翠岭坳,狂风捲尽屋头茅。断椽破壁何时理,卧看松阴月转梢。

适从县门下经西湖上归见竹间桃花盛开湖上景物一新因成两绝句呈向 ...

宋代 王庭圭

彭泽门前惟有柳,河阳县里只栽花。如今夹竹开桃李,犹似当年刺史家。

谒僧惠端不遇

宋代 王庭圭

僧扉深倚碧岩隈,何处看云久未回。日暮鸣钟应不语,嗔人马迹涴苍苔。

王庭圭

王庭圭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易》。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6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