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用前韵酬清首座

用前韵酬清首座

宋代 王庭圭

寺寄他乡客,家居何处僧。一盂钟后饭,数盏夜深灯。

出井初无索,斲轮还中绳。拟心观此境,阶级已成层。

诗人王庭圭的古诗

次韵赠慈书记

宋代 王庭圭

探骊犹记湘西寺,爱我诗如左禅军。慈也果能拈此句,定知词笔带烟云。

题惠崇画秋江凫雁

宋代 王庭圭

老崇学画如学禅,中年悟入理或然。长江年落凫雁下,舒卷忽若无丹铅。

定自维摩三昧里,半幅生绢开万里。不用并州快剪刀,断取铁围山下水。

和刘元弼见招

宋代 王庭圭

玉壶沽酒挈青丝,及取春风花发时。便把一樽留客醉,莫教红雨洗残枝。

和刘乔卿雪诗

宋代 王庭圭

柴门忽启玉为关,疑是新移海上山。野寺僧居银窟里,广寒宫在月明间。

老农击鼓迎丰岁,紫极吹箫近帝寰。腊后东风将解冻,已看峰顶露孱颜。

挽范孺人

宋代 王庭圭

少日来归奉藻蘋,一门冠盖拥朱轮。平生未识德公嫂,比岁才依孟母邻。

魂返蓬莱三万里,鹤归华表几千春。南州高士应匍匐,忍看灵车下北津。

游湖头观桃花行数里弥望不绝有僧新开兰若于万花之中

宋代 王庭圭

十里红香衬马蹄,更穿林樾访僧扉。烟长草远望不断,忽有钟声出翠微。

赠别僧绍存 其一

宋代 王庭圭

住山骨相无人识,何处头陀忽扣关。第一座中闻謦欬,已知输却大沩山。

挽徐子平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季子过徐因挂剑,吾诗似剑敢欺徐。才华本自轻场屋,诂训犹堪授里闾。

踏雪打门人问字,载殽从学酒盈车。儿童诵得平生赋,不是兔园遗下书。

次韵何倅雪诗

宋代 王庭圭

半夜阴风捲地来,平明犬吠恐为灾。高吟明苑词方就,醉卧袁门打不开。

贫甚此时穿履出,兴阑何处棹舟回。琼楼玉宇非人世,疑共卢敖上九垓。

送颇侄郡学读书

宋代 王庭圭

郡侯勤劝驾,英声播江濆。学官得鸿儒,笔头弩千钧。

金兰二二友,执经造其门。欧阳子刘子,试艺咸有闻。

吾侄奋袂起,去若渴骥奔。妙推天地假,高谈帝王尊。

入室得妙语,录寄青溪村。

仁山五百罗汉赞

宋代 王庭圭

迦叶天中五百尊,目连罗睺皆骏奔。阿难连哭佛日昏,谁为设法沙林园。

帝释拥护六凿根,习气脱尽婆罗门。仁山金碧耀人天,瞻礼愿见前世缘。

法螺一吹天上闻,还报十方罗汉恩。

送谢梦叟昆仲之湘江

宋代 王庭圭

蜡屐访穷巷,脂车戴晓星。哦诗添些语,望岳插清冥。

烽火连蛮徼,楼船壮洞庭。潇湘多夜雨,羡尔对床听。

和李彦文春雪

宋代 王庭圭

闻道江城雪似沙,东风吹动晓寒加。轻飘瓦屋鳞鳞密,乱飐樯竿栉栉斜。

著地正怜新种竹,漫天故压未开花。君应对此方乘兴,饮似长虹汲海涯。

次韵赵逢源秋日溪居十绝 其六

宋代 王庭圭

南岭浮云过北岭,东溪流水入西溪。秋容清澹石骨露,更看明年浪拍堤。

次韵周公子秋日书怀

宋代 王庭圭

酒酣下笔不能休,写尽江南万斛愁。长史果为何物汉,中军不是置书邮。

又闻战马将休息,且任浮鸥自去留。触目西风易增感,山川信美莫登楼。

和刘克强谢仲振

宋代 王庭圭

冰柱雪车诗有声,池塘春草梦初惊。两公共夹清漳住,匹马时冲细路行。

绕屋好山如罨画,攻愁得酒足鏖兵。兴来不用多呼客,著我樽前伴月明。

次韵彭青老咏雪三绝句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天公剪水散花林,试比江梅色浅深。梁苑词人能赋咏,终篇不作苦寒吟。

赠齐轩仲素老

宋代 王庭圭

秀岭明东城,飞翠横空断。烟霞互灭没,爽气浮清旦。

旁连仙人居,楼殿出天半。金龙蟠绣柱,银榜开琳馆。

齐轩面青葱,下瞰绿筱岸。我尝醉其上,讴吟杂悲叹。

一时贤士夫,车马共游款。当年二学士,落笔泻银汉。

曾赋齐轩诗,字字星斗烂。事逐云雨空,鬼录尚可按。

重来兵火馀,触目自悽惋。唯有轩前山,秀色还旧观。

晓猿惊未已,归袂何必挽。胡为走尘埃,废此奇一段。

山灵亦可畏,移文定嘲玩。

从叔君冕见访山间自云平生躬耕钓无求于人中有至乐令某作诗写其萧 ...

宋代 王庭圭

青鞋布袜绿蓑衣,满目秋江白鸟飞。小楫扁舟乘兴出,斜风细雨钓鱼归。

有间茅屋临苍巘,寻个樵夫上翠微。闲趁牧童吹短笛,倒骑牛背入柴扉。

郊外留别友人

宋代 王庭圭

不及匆匆把一卮,丹枫黄叶助题诗。天教远谪非无意,更上沅湘看九疑。

王庭圭

王庭圭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易》。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6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