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过范德和书屋因出所作见示留赠

过范德和书屋因出所作见示留赠

明代 王廷陈

谷暖乱莺啼,春晴酒为携。芝兰叨入室,桃李自成蹊。

黄绢人皆奖,青衿孰可齐。圣朝经术选,安得久岩栖。

诗人王廷陈的古诗

病卧书怀

明代 王廷陈

深秋偃卧大江滨,捡点襟期愧达人。犹计点麻元逐世,竟婴婚嫁岂閒身。

风城去雁寒逾急,霜户鸣虫夜转亲。迟暮不堪仍疾病,梦魂时复落风尘。

少年行六首 其二

明代 王廷陈

声盖少年场,名冠壮夫籍。行人总惮尘,坐宾皆避席。

弹剑耻依人,探丸恒借客。一朝负罪逋,不受追兵迫。

寄颜惟乔五首 其一

明代 王廷陈

马卿才岂劣,狗监荐难逢。近老时名损,长贫世事慵。

昂藏身是鹤,变化德犹龙。道大如君者,斯人宜不容。

李生向予言曰妓有名秋水者颇丽人也戏赋秋水

明代 王廷陈

楚客誇秋水,令予发兴新。汉槎频讯石,洛袜自生尘。

日集鸳鸯侣,时来鸿雁宾。不缘风浪隔,长作问津人。

晨渡望龙蟠寺

明代 王廷陈

石拔烟霞抱,舟回浦溆通。楼台疑蜃市,钟鼓识龙宫。

宝树萦波上,金花落镜中。何时登彼岸,一洗世缘空。

赠玄谷子

明代 王廷陈

日者在昔多隐贤,年来似子称通玄。予今五十岂知命,汝困湖海空谈天。

闭肆潜窥斗宿外,被褐长揖公卿前。吾乡名流颇气岸,往往卷内留诗篇。

出狱后归兴二首 其二

明代 王廷陈

孤愤辞梁狱,高歌望楚乡。烟花春沔鄂,楼阁昼潇湘。

吊古怀增慨,寻仙事颇荒。何如共渔父,一笑咏沧浪。

少年行六首 其三

明代 王廷陈

长安本侠窟,烈士多英风。杀人帝辇侧,射兽上林中。

金羁及狡兔,珠弹落高鸿。归就博徒饮,酣歌意难穷。

自团江赴黄倏忽望见城郭欣然赋此

明代 王廷陈

野水平侵岸,澄江稳放船。橹声杂鼓吹,樯影曳云烟。

漫逐群鸥后,俄惊百雉前。长风如可假,乘夕向遥天。

春日山居即事五首 其五

明代 王廷陈

野旷林争出,花深径屡回。春风芳草上,乱水白云隈。

燕接飞虫去,莺沾落絮来。小堂宜竹护,一一荷锄栽。

咏怀三十四首 其二

明代 王廷陈

明月至无媒,朱草敷庭阴。仓卒拔剑前,眄庭愁予心。

岂独闇嘉祥,隐祸恐见侵。忌废忍不攫,负婴甘弃金。

至贵有不欲,天属诚所钦。美疢虽可甘,徒使百毒淫。

江上言怀四首 其一

明代 王廷陈

野阔风云入,天回楚蜀通。渚禽多白鹭,岩树半青枫。

哀怨湘君曲,平成夏后功。晚来怀古意,极目送冥鸿。

寄应立斋郡伯

明代 王廷陈

君家越峤外,为郡楚山阿。官已二千石,年初三十过。

理人去泰甚,乐职布中和。操割方时少,循良较古多。

一言唯有恕,众口讵无苛。簪笔评因误,持衡听属讹。

遂令长者黜,将谓至公何。归路经山海,幽居寄薜萝。

所欢息奔走,其惮费吟哦。去后思弥切,从前颂匪他。

良规存故吏,遗植护新柯。爱比羊公碣,清传渔父歌。

唯馀田野议,功德庶难磨。

壮士篇

明代 王廷陈

少年学剑术,英风闻九州。慷慨出门去,辞家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炎荒为我仇。昨闻遣飞将,召募何时休。

国威有不扬,无乃壮士羞。奋矛如迅湍,拔距踰亭楼。

猛气伏罴虎,腾跃捷猕猴。置身百战场,妻子不顾留。

性命良足怜,聊以纾主忧。挥戈荡蛮烟,饮马江汉流。

馀勇万人贾,雄杰无匹俦。功成献明庭,赐爵位通侯。

闻筝二首 其二

明代 王廷陈

花月可怜春,房栊映玉人。思繁纤指乱,愁剧翠蛾颦。

授色歌频变,留宾态转新。曲终仍自叙,家世本西秦。

远游篇四首 其一

明代 王廷陈

汤谷既闇,濛汜则荣。朝宴未终,倏忽至冥。逝者不息,物理相乘。

愿呼松乔,蹑景上升。

岁暮杂兴(十首)

明代 王廷陈

日月处无恒,俯仰情非一。
蟠泥乏龙德,悦草愧羊质。
周周尚虑危,鹣鹣犹慕匹。
纷纷驰突子,何不虞颠踬。¤

九日同田子宴武昌西山

明代 王廷陈

令节樊山宴,深秋楚客哀。云长一雁往,江远片帆来。

倦倚丹枫憩,回看苍渚开。登高复能赋,知尔大夫才。

谢氏宅夜集

明代 王廷陈

过尔通宵宴,留人乐事繁。诗题芸草室,觞到菊花轩。

月落城乌起,霜寒枥马喧。醉来聊隐几,旭日散柴门。

过张道士方丈二首 其一

明代 王廷陈

欲寻方外侣,奈迫区中缘。石髓不可遇,山房聊借眠。

虚空逃汉起,道德出关传。何日丹砂就,驱鸡上九天。

王廷陈

王廷陈

湖广黄冈人,字稚钦,王廷瞻兄。恃才放恣,甚至上树呼叫,馆师无如之何。正德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因疏谏武宗南巡,罚跪受杖。时已授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失职怨望,为上官所劾,罢归乡里。屏居二十余年,嗜酒纵倡为乐。达官贵人来家,蓬发跣足延见。时衣红纻窄衫,骑牛跨马,啸歌田野间。诗婉丽多风,文长于尺牍。有《梦泽集》。► 3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