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廷陈
高宗伐鬼方,三年乃能克。不闻徐方来,允在王猷塞。
耀武与修文,收效孰为得。试看古战场,春雨生荆棘。
别张子言(四首)
出狱后归兴二首 其二
孤愤辞梁狱,高歌望楚乡。烟花春沔鄂,楼阁昼潇湘。
吊古怀增慨,寻仙事颇荒。何如共渔父,一笑咏沧浪。
杂述八首 其一
冬林覆草閤,兀坐雪云停。避世栖金马,无人知岁星。
闻恩诏有感四首 其一
天书十道出枫宸,紫极回瞻御气新。浩荡遥缄三殿雨,沾濡长作万方春。
夏日山居即事 其三
涧古苔长满,林深径复微。偶经松竹处,聊挂薜萝衣。
水鸟窥篱落,山云拂槛飞。农人惊节迈,负耒夜深归。
春日山居即事五首 其五
野旷林争出,花深径屡回。春风芳草上,乱水白云隈。
燕接飞虫去,莺沾落絮来。小堂宜竹护,一一荷锄栽。
别空山陈子
之子忆南州,行行且复留。频年悲旅食,五月问归舟。
守黑虽卑术,谈玄实隽流。秋风期返棹,迟汝上江楼。
南归道上作
于役疲梁甸,言旋傍楚宫。蓬心漂泊苦,剑气啸歌雄。
迹异周南史,情同塞北翁。悲风钦代马,逐暖学边鸿。
家远翻怜仆,途迷或讯童。从今欢税驾,达者岂称穷。
怀京邑诸旧
昔感同袍义,长怀结绶情。云泥乖未路,江海毕馀生。
忽睹繁华歇,宁期腐草荣。临池思赠鲤,倚树听迁莺。
幸尔安愚拙,居然负圣明。因风讯知己,歌此代悲鸣。
咏怀三十四首 其一
两仪立枢要,万事具纪纲。智士运机权,一童驱百羊。
羽重金或轻,尺短寸有长。壮夫苟失据,反为竖子伤。
独茧引六鳌,纤缴连双鸧。操持贵不谬,得失讵有常。
始悟制人术,岂在多与强。
人有自郢来者辄有所述敬赋三诗 其二
周王湛露雅,汉帝大风歌。野老提携听,邦人感激哦。
邑争牛酒献,道望羽旄过。金石音当被,乾坤德岂磨。
雪中喜涂生数来
念子贫到骨,佯狂颇自贤。未辞东郭履,频泛剡溪船。
弹铗竟不遇,吹箫古有然。蛟龙本神物,变化知何年。
寄汪子 其三
自免一何勇,邴生诚我师。可为智者道,聊惬幽人期。
岁月任公钓,登临谢客诗。肯令沧海岸,重勒北山移。
春游赠刘子
时禽犹啸匹,欢赏合携俦。未老县车卧,乘春结驷游。
云光驰翠巘,树彩幕芳洲。饮兴无令尽,明朝复此求。
寄方思道七首 其四
闻尔游华顶,令予梦彩烟。户庭罗峭壁,枕簟落飞泉。
山有藏书穴,溪多送酒船。春江如有兴,花里到吴天。
喜廖子过访席上奉赠八首 其六
地迥临江阁,天回上斗槎。潜行歌白石,好去羡皇华。
登岳元无极,浮湘未有涯。明朝相望地,莫遣暮云遮。
月夜叹五首 其三
莫谓高栖稳,高栖翻累躯。清光逼禁树,树树有惊乌。
湖泛
楚地饶洲渚,骚人恋芰荷。鹢舟张锦席,龙笛起沧波。
鸟影随樯影,渔歌入棹歌。前溪闻更好,欲进暮烟多。
许武昌邀饮西山寺中席上赠郭吴二部使 其一
邑宰张筵临涧壑,省郎并马入烟霞。惭予一著登山屐,爱尔双停上斗槎。
石磴坐来秋藓渍,金宫礼罢夕阳斜。冠裳暂喜同香岫,灯火先愁散远沙。
送周侍御按贵州
近怜周柱史,持节向遥天。霄汉花骢出,江湖锦缆牵。
郁盘千栈阁,浩荡百蛮烟。春尽南征日,衣冠觉尔贤。
王廷陈
湖广黄冈人,字稚钦,王廷瞻兄。恃才放恣,甚至上树呼叫,馆师无如之何。正德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因疏谏武宗南巡,罚跪受杖。时已授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失职怨望,为上官所劾,罢归乡里。屏居二十余年,嗜酒纵倡为乐。达官贵人来家,蓬发跣足延见。时衣红纻窄衫,骑牛跨马,啸歌田野间。诗婉丽多风,文长于尺牍。有《梦泽集》。► 372篇诗文
石泉施生从余游湖上数月忽中夜不寐枕上闻过雁求曹之声怅然有怀郊 ...
赠别皇甫百泉 其二
燕京元夕曲 其三
咏怀三十四首 其十三
白纻辞五首 其三
得陈鲁南书感而赋此
秋园酌谢子 其二
少年行六首 其二
赠戴医
十五夜玩月同所知
赠董氏兄弟
秋日过十一叔庄
遣兴(二首)
九日同田子宴武昌西山
遣兴三首 其三
江上言怀四首 其三
奉酬皇甫百泉雪中见过留赠之什三首 其二
送龙廷重为荥府长史 其二
江上送张子二首 其一
访童内方太史于汉口舟中即席投赠二首 其一
刘子好辩而不遇诗以赠之
杂述八首 其八
月夜叹五首 其五
张子鱼过访
喜舒郑二子夜过
山庄杂兴十首 其三
子夜四时歌一十二首 冬歌三首 其十
奉别大司空顾公二首 其二
溪边草堂杂咏六首 其五
九日登仁寿寺后山
宴月川宅留赠
山庄杂兴十首 其四
杂述八首 其二
闻筝二首 其二
咏怀三十四首 其三十一
哭陈鲁南二首 其二
过范德和书屋因出所作见示留赠
赠舒子二首 其一
寄应立斋郡伯
别张子言四首 其三
咏怀三十四首 其十二
秋日寄刘子
病后饮十一叔宅同诸兄弟
八厓周子邀饮未赴聊此谢过兼索观群公席上之作
志感寄京邑友人
经光山晚宿寺中王汝希过访喜作
夜坐郑子宅弹琴分韵得琴字
子夜四时歌一十二首 其八
文甫席上
赠东瓯郑磐山兼留其北上 其二
送李中丞三首 其一
送刘振廷令慈利
溪边晚兴
京邑言怀寄所知
江上待友人不至
秋园酌谢子 其三
狱中言怀呈诸知己
山庄杂兴十首 其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