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廷陈
一官特起中丞裔,故里频留弟妹情。老忆射屏曾中雀,春怜出谷忽迁莺。
箕裘坐使家声振,彝鼎行将祖德鸣。岐路柳条那忍折,门阑萝蔓故争萦。
远游篇四首 其二
徘徊昆丘,憩驾层城。遨游八极,遍谒仙灵。饮我沆瀣,玩我芝英。
俯视下土,虫鼠臭腥。
宿九峰寺
疋马九峰下,寒宵万壑阴。月当层殿起,云拥曲廊深。
煮茗开松阁,焚香对石林。诸天倚愁寂,钟磬净尘心。
定惠院宴集四首 其四
佳境不可厌,芳时聊尔寻。一披远岫色,兼会澄江心。
放诞从吾适,迟回属所钦。不知同醉者,后此几同临。
子夜四时歌一十二首 冬歌三首 其十
与欢隔溪住,凝冰周四壑。冰上野狐踪,欢行勿惮薄。
送戴中丞归 其一
落魄郢中客,销魂泽畔吟。久捐和氏宝,且伏直生金。
君勿忧多口,人当谅此心。行经武夷下,须上最高岑。
溪边晚兴
赠东瓯郑磐山兼留其北上 其二
怀宝不获售,栖栖客楚乡。词高淩幼妇,篆古逼中郎。
相士因贫失,依人减醉狂。朱颜俗所薄,感激欲沾裳。
陈鲁南太史使楚还晤予江上因赠三首 其三
何意大江滨,苍茫接所亲。相看鬒已变,转盼迹俱陈。
子是浮湘客,予为哀郢人。严程不我驻,临路倍沾巾。
人有自郢来者辄有所述敬赋三诗 其一
帝典隆先德,王心永孝思。一为沛邑幸,重睹汉官仪。
民以枌榆复,恩于父老私。普天蒙在宥,兹地特先施。
室成
十年踪迹困尘埃,小搆堂斋辟草莱。康乐石门跻险筑,少陵茅屋避諠开。
畹兰篱菊幽香入,烟柳霜梧岁色回。燕雀衡门焉足贺,求羊三径喜频来。
赠别皇甫百泉 其三
赤壁嗟流寓,金陵喜量移。迟回今日别,迢递夏云随。
故国三吴接,王宫六代遗。之官兼过里,去住惬心期。
山庄杂兴十首 其十
萝轩时散帙,苔涧亦垂纶。翠竹供诗遍,苍林佐酒频。
岫重迟见旭,源曲易迷津。早契沈冥理,难为俗子陈。
病目小愈志感
病目经三月,兹晨稍辨人。直怜长夜旦,已负一年春。
庭药开应遍,园琴听转新。谁云今小愈,念往益伤神。
许武昌邀饮西山寺中席上赠郭吴二部使 其一
邑宰张筵临涧壑,省郎并马入烟霞。惭予一著登山屐,爱尔双停上斗槎。
石磴坐来秋藓渍,金宫礼罢夕阳斜。冠裳暂喜同香岫,灯火先愁散远沙。
晨渡望龙蟠寺
石拔烟霞抱,舟回浦溆通。楼台疑蜃市,钟鼓识龙宫。
宝树萦波上,金花落镜中。何时登彼岸,一洗世缘空。
赠戴医
戴医方弱冠,流辈不能如。何自授神术,非徒读父书。
衰残年赖保,延致日无虚。尚有耽诗癖,烦君药与除。
李袁两生过饮
驾枉潜夫室,堂开上客筵。虽吾丈人行,愧汝两生贤。
春去伤花艳,年来倦草玄。吁嗟老将至,何以使名传。
咏怀三十四首 其一
两仪立枢要,万事具纪纲。智士运机权,一童驱百羊。
羽重金或轻,尺短寸有长。壮夫苟失据,反为竖子伤。
独茧引六鳌,纤缴连双鸧。操持贵不谬,得失讵有常。
始悟制人术,岂在多与强。
月夜叹五首 其五
万古关山曲,仍传笛里风。中宵报烽火,残魄倚张弓。
戴子
戴子自奇士,鸣鞭入我园。高义胆可吐,悲歌声复吞。
羞称三辅侠,不食四君门。拔剑从此去,捐躯行报恩。
王廷陈
湖广黄冈人,字稚钦,王廷瞻兄。恃才放恣,甚至上树呼叫,馆师无如之何。正德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因疏谏武宗南巡,罚跪受杖。时已授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失职怨望,为上官所劾,罢归乡里。屏居二十余年,嗜酒纵倡为乐。达官贵人来家,蓬发跣足延见。时衣红纻窄衫,骑牛跨马,啸歌田野间。诗婉丽多风,文长于尺牍。有《梦泽集》。► 372篇诗文
谢氏宅夜集
驾入
席上赠方士
元夕雨四首 其四
集魏园再用前韵二首 其二
杂述八首 其四
咏怀三十四首 其四
闻子言消息因作短歌寄赠
过张道士方丈二首 其一
送张都阃致仕归二首 其二
赠东瓯郑磐山兼留其北上 其一
春日过四兄溪边草堂奉怀一首
山庄杂兴十首 其二
赠郑子南滨
寄刘松石
送内兄谢虞辅之任
泛鲍塘塘在元祐宫前用颜汉东韵时顾司空袁傅二中贵在坐 其一
咏怀三十四首 其十四
寄方思道七首 其三
出狱后归兴二首 其一
别曹仲礼四首 其一
山庄杂兴十首 其九
戏赠西阳子二首 其二
杂述八首 其六
与客夜宴舟中
访友人
送人游越中五首 其一
客有以琴书谒予者赋此赠之
裕州命下怅忆故山有作
春日山居即事五首 其四
咏怀三十四首 其二十七
再过魏园兼观众作辄赋二首用前韵 其一
过陈处士故居
咏怀三十四首 其二十二
李沔阳自大梁经裕州因赠三首 其二
杂述八首 其二
子夜四时歌一十二首 其六
咏怀三十四首 其三十二
喜廖子过访席上奉赠八首 其七
咏怀三十四首 其二十五
进舸
生日有感简同馆汉东少泉二子
夏日宴集宋宝山别墅留赠三首 其一
子夜四时歌一十二首 其五
以诗赋呈诸知己
怀故园书屋往年同伯兄讲业其中
送夏大行奉诏使南纪
喜廖子过访席上奉赠八首 其六
同子言南归道中赋竹桃二物
夏日山居即事 其三
宴魏子园亭二首 其二
奉酬皇甫百泉雪中见过留赠之什三首 其二
送李中丞三首 其一
喜廖子过访席上奉赠八首 其二
山庄杂兴十首 其六
赠玄谷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