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李袁两生过饮

李袁两生过饮

明代 王廷陈

驾枉潜夫室,堂开上客筵。虽吾丈人行,愧汝两生贤。

春去伤花艳,年来倦草玄。吁嗟老将至,何以使名传。

诗人王廷陈的古诗

祖茔前溪边穫稻

明代 王廷陈

迹缘桑梓重,心厌稻粱谋。祖德何能述,农功此暂留。

黄云殷陇亩,白鹤唳汀洲。正苦苍山暮,那堪碧树秋。

寄方思道七首 其一

明代 王廷陈

赤壁陪仙宴,苍江识壮颜。使君趋石上,候吏出花间。

解缆欲何往,投簪及此还。长风解相送,一瞬万重山。

杂述八首 其四

明代 王廷陈

南人慕炎方,岁宴寡所欢。虽有千金裘,不禦北风寒。

奉酬皇甫百泉雪中见过留赠之什三首 其一

明代 王廷陈

积雪惟僵卧,冲风故宠临。飘扬狂客性,高洁直臣心。

怀瑾鲜可示,投珠谁见钦。赖谙消息理,庶缓白头吟。

行路难五首 其二

明代 王廷陈

磁石引铁金不连,饵可得鱼龙不吞。蜡戟虽妍不可刺,明珠虽贵不可餐。

水中之车何殊陆地之船。玉卮无当不以注,白刃倒持安用铦。

手中虽有丈八矛,试之井底难回旋。虽有轻舆驾良驷,途穷日暮安能前。

丈夫虽有磊落才,生不逢时终蒿莱。

喜廖子过访席上奉赠八首 其八

明代 王廷陈

奉使仍将母,来游荆楚天。江光藉日色,争绕孝廉船。

翠竹笋新茁,银丝鲙可怜。帆边梅柳树,历历汉阳川。

寄刘松石

明代 王廷陈

镇拥三边重,衔兼八座荣。韬钤临玉障,仁座即金城。

神武虽无敌,天威亦有征。塞烟烽里合,陇月笛中鸣。

直应师方壮,恩驱命始轻。何云无上策,已见戢佳兵。

虎豹争为用,风云立可生。书随飞箭去,檄至倒戈迎。

百胜非天幸,诸戎不日平。横行边地拓,独坐塞尘清。

质子趋周道,降王诣汉京。歌钟时自劳,戍鼓遂无惊。

定远元投笔,终军枉请缨。不言防众忌,求退为功成。

但使龙庭灭,宁邀麟阁名。

溪边草堂杂咏六首 其一

明代 王廷陈

鼓楫遵花屿,扪萝憩草堂。门添新竹槛,壁挂旧荷裳。

秋园酌谢子 其三

明代 王廷陈

我舅为生祖,生名较我嘉。忘年称小友,累世属通家。

王谢贤非乏,园庐路不遐。逼衰偏笃旧,数见惜年华。

家僮举网获龟即命放之池中感而赋此

明代 王廷陈

知与天机恊,形为世网婴。纵归纾汝困,求报岂吾情。

幸不刳肠死,无妨曳尾生。微躯难自料,何贵有灵名。

寄冯三石

明代 王廷陈

冯公性气本飞扬,历诋酣呼众莫当。处士久缘才见忌,步兵聊寄酒为狂。

一丘曲折藏花径,万卷纵横堆草堂。献岁风烟倘乘兴,随君理棹下沧浪。

江上言怀四首 其一

明代 王廷陈

野阔风云入,天回楚蜀通。渚禽多白鹭,岩树半青枫。

哀怨湘君曲,平成夏后功。晚来怀古意,极目送冥鸿。

送十一叔入试

明代 王廷陈

竹林频接宴,草泽每怜才。匣剑岂终闭,囊琴今始开。

南图鹏激水,北首骏登台。战胜知能事,秋风扬策回。

访百泉先生 其一

明代 王廷陈

谪居皇甫子,独步帝庭才。吏隐门常闭,宾朋径始开。

求羊非我辈,驱马为君来。向夕香风度,泽兰诚可哀。

咏怀三十四首 其二十八

明代 王廷陈

忽忽行欲暮,遑遑复何之。征马立踟蹰,远何安可期。

霜霰被原野,北风吹我衣。孤鸿飞且号,虎兕夹林啼。

崎岖不获骋,徒旅长叹咨。回车亦已晚,失路良可嗤。

嗟哉客游子,念此早旋归。

京邑言怀寄所知

明代 王廷陈

十载为儒愧未成,一朝谒帝荷知名。每缘朝组思初服,转向班行忆旧盟。

斥鴳蓬蒿聊自适,爰居钟鼓但悲鸣。寄言渔父莫相笑,早晚沧浪归濯缨。

在馆即事二首 其二

明代 王廷陈

幸接神仙侣,来游翰墨林。空庭无候吏,古木有鸣禽。

疑义更相析,成诗众与吟。长杨犹未赋,宴坐愧朝簪。

人有自郢来者辄有所述敬赋三诗 其二

明代 王廷陈

周王湛露雅,汉帝大风歌。野老提携听,邦人感激哦。

邑争牛酒献,道望羽旄过。金石音当被,乾坤德岂磨。

咏怀三十四首 其十四

明代 王廷陈

曜灵倏西没,圆景承其辉。飘风荡层云,零露忽已晞。

急节不可淹,大暮焉能违。天象会有复,嗟哉人命微。

怵惕积汤火,荣名非我希。幸不婴网罗,何用起高飞。

安接浮丘公,执手升云巍。玉醴对坐倾,琼华聊可叽。

过倪道士故居二首 其二

明代 王廷陈

寂寞云君箓,摧残凤女台。海田犹有变,洞壑岂无哀。

始学乘牛去,终期化鹤来。室馀金灶火,千古不成灰。

王廷陈

王廷陈

湖广黄冈人,字稚钦,王廷瞻兄。恃才放恣,甚至上树呼叫,馆师无如之何。正德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因疏谏武宗南巡,罚跪受杖。时已授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失职怨望,为上官所劾,罢归乡里。屏居二十余年,嗜酒纵倡为乐。达官贵人来家,蓬发跣足延见。时衣红纻窄衫,骑牛跨马,啸歌田野间。诗婉丽多风,文长于尺牍。有《梦泽集》。► 3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