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过倪道士故居二首 其一

过倪道士故居二首 其一

明代 王廷陈

服食知非误,先期汗漫游。閒门山鬼啸,何处谷神留。

丹诀乾坤袐,玄文海岳收。谁知松子宅,亦有世人忧。

诗人王廷陈的古诗

已罢视事上官密令拘斋中禁弗得出怅忆故山有作

明代 王廷陈

弱冠才殊调,明时籍早通。苍茫收印绶,留早叹萍蓬。

变色休谈虎,逢嗔失避骢。鶢鶋猜玉馔,鹦鹉恨雕笼。

散帙窗前草,吟诗井上桐。风檐窥暮雀,月砌响秋虫。

隐雾徒惭豹,随阳秪羡鸿。齐臣歌白石,楚客怨丹枫。

篱采黄花候,山攀桂树丛。羁心傍汝汉,回首隔云梦。

山水鸣琴外,烟霞岸帻中。安能似张翰,乘兴去江东。

宿九峰寺

明代 王廷陈

疋马九峰下,寒宵万壑阴。月当层殿起,云拥曲廊深。

煮茗开松阁,焚香对石林。诸天倚愁寂,钟磬净尘心。

赠别皇甫百泉 其二

明代 王廷陈

一从辞上国,每恨寡论文。与子时相见,令予日有闻。

偶来珠复去,暂合剑仍分。倘赋相思曲,因风报楚云。

李生向予言曰妓有名秋水者颇丽人也戏赋秋水

明代 王廷陈

楚客誇秋水,令予发兴新。汉槎频讯石,洛袜自生尘。

日集鸳鸯侣,时来鸿雁宾。不缘风浪隔,长作问津人。

鸷鸟四首 其一

明代 王廷陈

鸷鸟化为鸠,形换性亦易。有时遭故群,敛翰自远避。

岁暮杂兴十首 其六

明代 王廷陈

昔惟乐游衍,今已识耕耨。连畛东陵瓜,一顷南山豆。

坐久林壑暝,归晚妻孥候。倚树见墟烟,就枕闻山溜。

喜阮子自蜀归寄赠

明代 王廷陈

昔厌蚕丛险,今耽渔浦深。狭中乖束带,多病合投簪。

予慕竹林侣,长瞻枫树林。咏怀如有唱,莫惜寄同心。

眺江阁述怀

明代 王廷陈

偶遣丘中步,来眺江上阁。树里吕王城,草边邾子郭。

遗宫隐莫寻,往牒恍难托。春深苦竹滋,秋高白杨落。

故堞啼早鸦,野田噪暮雀。颇为樵牧资,焉免狐鼠虐。

雍门哀有馀,九原何可作。

立秋日陪七泽兄饮

明代 王廷陈

行年嗟近老,流序忽惊秋。虽奉连枝喜,其如一叶愁。

孤烟沉邑井,返照入林丘。少日青云志,相看耻未酬。

夜宴即事

明代 王廷陈

楼开芳树合,径转落花深。向夕香风起,当筵皓月临。

游人争解佩,侍女拾遗簪。坐上绝缨者,应知贤主心。

被逮发裕州夜作呈诸公

明代 王廷陈

空馆秋偏寂,穷途旅易哀。砌虫迎夕动,塞雁预寒来。

肱已经三折,肠应倍九回。愿逢吹律者,坐使积阴开。

出狱后归兴二首 其二

明代 王廷陈

孤愤辞梁狱,高歌望楚乡。烟花春沔鄂,楼阁昼潇湘。

吊古怀增慨,寻仙事颇荒。何如共渔父,一笑咏沧浪。

燕歌行二首 其二

明代 王廷陈

出门何易见苦难,川原郁纡路千盘。河中鲤鱼去不还,耿耿思君不能言。

揽衣中夜坐长叹,含情怨独凋朱颜。明月穿帷照孤眠,君昔赠我青琅玕。

我欲碎之寄君看,欲碎且止聊自宽。驰光流景催岁年,容色不待君可怜,恨无羽翼起云间。

咏怀三十四首 其十三

明代 王廷陈

姬旦制冠裳,万古承其贲。偶以衣狙猱,奔腾裂且弃。

承云本妙音,鳞羽争辟易。鲁门钟鼓声,转使爰居悸。

物类何缤纷,人已非一致。韪哉尼父言,盍各言尔志。

赠董氏兄弟

明代 王廷陈

我爱谢家双玉树,双凌云日散光辉。伫看北极随鹓鹭,倘念南山老蕨薇。

咏怀三十四首 其三十一

明代 王廷陈

中岁独玩世,荡志娱弦歌。婉娈思一顾,轻弦日来过。

妙舞进北里,姿媚趋狭邪。资用每不赡,谤议横相加。

兹年忽丑老,愆祸悟已多。昔人重知非,慨叹今如何。

澡身祛垢氛,考室潜岩阿。幸不即徂谢,庶得附龙蛇。

少年行六首 其三

明代 王廷陈

长安本侠窟,烈士多英风。杀人帝辇侧,射兽上林中。

金羁及狡兔,珠弹落高鸿。归就博徒饮,酣歌意难穷。

进舸

明代 王廷陈

进舸清秋暮,吟风锦树开。前凫冲棹散,后雁逐帆来。

石出滩声转,沙明月色回。欲知临泛永,试看曙光催。

寄李子中

明代 王廷陈

汝病谢含香,归欤卧草堂。庭趋候杖屦,林憩讯松篁。

种药春登圃,寻源夕泛航。犹怜台馆地,不负芰荷裳。

屈宋元悲楚,邹枚旧赋梁。卑栖愁燕雀,高起羡鸾凰。

琴忆风流调,诗留倡和章。因君嵩少去,吾亦念沧浪。

寄杨太常

明代 王廷陈

屈宋流传古,丘园道路赊。湘潭题杜若,源水问桃花。

黑发违朱绂,青山卧綵霞。春霄目归雁,早晚惠瑶华。

王廷陈

王廷陈

湖广黄冈人,字稚钦,王廷瞻兄。恃才放恣,甚至上树呼叫,馆师无如之何。正德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因疏谏武宗南巡,罚跪受杖。时已授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失职怨望,为上官所劾,罢归乡里。屏居二十余年,嗜酒纵倡为乐。达官贵人来家,蓬发跣足延见。时衣红纻窄衫,骑牛跨马,啸歌田野间。诗婉丽多风,文长于尺牍。有《梦泽集》。► 3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