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元好问
巫峡归云底处寻,高城渺渺暮烟沈。春风不剪垂杨断,系尽行人北望心。
再到新卫
蝗旱相仍岁已荒,伶俜十口值还乡。空令姓字喧时辈,不值饥寒趋路傍。
行帐马嘶尘澒洞,空村人去雨淋浪。河平千里筋骸尽,更欲驱车上太行。
朝中措 永宁时作
续小娘歌十首 其十
黄河千里扼兵冲,虞虢分明在眼中。为向淮西诸将道,不须誇说蔡州功。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二
落日青山一片愁,大河东注不还流。若为长得熙春在,时上高层望宋州。
风雨停舟图
老木高风作意狂,青山和雨入微茫。画图唤起扁舟梦,一夜江声撼客床。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四
天上三郎玉不如,手中白羽趁花奴。御屏零落宣和笔,留得华清按乐图。
山居杂诗六首 其四
川迥枫林散,山深竹港幽。疏烟沈去鸟,落日送归牛。
西楼曲
十二月六日二首 其一
伥鬼跳梁久,群雄结构牢。天机不可料,世网若为逃。
白骨丁男尽,黄金甲第高。阊门隔九虎,休续楚臣骚。
出镇州
汾水归心日夜流,孤云飞处是松楸。无端行近还乡路,却傍西山入相州。
水龙吟 东园醉后
杏花杂诗八首 其二
露华浥浥汎晴光,睡足东风倚绿窗。试遣红妆映银烛,湘桃争合伴仙郎。
探花词三首 其三
六十人中数少年,风流谁占探花筵。阿钦正使才情尽,犹欠张郎白玉鞭。
太常引
衣冠人物渺翩翩。天地一臞仙。来自范公泉。管家在、三山洞天。
一簪华发,一篇秋水,得意已忘言。图画看他年。与松上、幽人并传。
满江红 嵩山中作
台山杂咏五首 其三
一国春风帝子家,绿云晴雪间红霞。香绵稳藉僧溪草,蜀锦惊看佛钵花。
石勒问道图
轻比韩彭作李阳,高僧久已笑君狂。中原果有刘文叔,肯说铃声替戾冈。
感皇恩 张侯寿席此州乐府垂杨一曲方盛
柳梢青 以上一百零三首,见石莲庵汇刻遗山
寄钦用
憔悴京华苜蓿盘,南山归兴夜漫漫。长门有赋人谁买?坐榻无毡客亦寒。
虫臂偶然烦造物,獐头何者亦求官。故人东望应相笑,世路羊肠乃尔难。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649篇诗文
临江仙 与钦叔饮二首
麦叹
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
黄华峪十绝句 其五
三奠子 同国器帅良佐仲泽置酒南阳故城
满庭芳·十里轻阴
闻歌怀京师旧游
冀京父
与张杜饮
鹧鸪天 与钦叔京甫市饮
愿成双
聚仙台夜饮
晓发石门渡湍水道中
客意
论诗三十首·十七
太室同希颜赋
梁县道中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五
杏花杂诗八首 其八
摸鱼儿 楼桑呼汉昭烈庙
江城子 刘济川来别,同宿康庵,衰与予过田
三仙祠
卫州感事二首 其二
临江仙·荷叶荷花源处好
下黄榆岭
太常引 寄酒泉帅张奥子明,子明*阳关去酒
送钦叔内翰并寄刘达卿郎中白文举编修二首 其二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六
五松平
鹧鸪天 效朱希真体
促拍丑奴儿 乡邻会饮,有请予增损旧曲者,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 其五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朝中措·樱桃花下玉亭亭
天涯山
惜奴娇·画扇高秋
望崧少二首 其二
太常引·官街杨柳絮飞忙
满江红 内乡半山亭浮休居士张芸叟洼尊石刻在焉
秋风怨
梁园春五首 其四
题省掾刘德润家骖鸾图并为同舍郎刘长卿记异刘在方城先有碧箫之遇 ...
汴禅师自斲普照石
黄鹂绕碧树 秋景
论诗三十首·十九
石州慢·儿女篮舆
旧与赵景温
减字木兰花·瑞云仙雾
智仲可月下弹琴图
八声甘州·玉京岩
杜生绝艺
续小娘歌十首 其四
南歌子 冬景
续小娘歌十首 其九
太常引 予年廿许,时自秦州侍下,还太原,
临今仙 内乡寄嵩前故人
论诗三首 其二
乐府鸟衣怨
清平乐 忆镇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