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元好问
太学声华弱冠驰,青云岐路九霄飞。上前论事龙颜喜,幕下筹边犬吠稀。
壮志相如头碎柱,赤心嵇绍血沾衣。从来圣牍褒忠义,谁为幽魂一发挥。
王仲泽
发南楼度雁门关二首 其二
棱磳石磴倚高梯,穹谷无人绿树齐。总为古来征戍苦,宿云常傍塞垣低。
太常引
衣冠人物渺翩翩。天地一臞仙。来自范公泉。管家在、三山洞天。
一簪华发,一篇秋水,得意已忘言。图画看他年。与松上、幽人并传。
点绛唇 寄李辅之
阮郎归·峥嵘秋气动千崖
雪香亭杂咏
夜宿山中
月华人影共徘徊,未算归程梦已回。涧水悲鸣易愁绝,长松休送雨声来。
读书山雪中
前年望归归不得,去年中途脚无力。残生何意有今年,突兀家山堕眼前。
东家西家百壶酒,主人捧觞客长寿。先生醉袖挽春回,万落千村满花柳。
山灵为渠也放颠,世界幻入兜罗绵。似嫌衣锦太寒乞,别作玉屑妆山川。
人言少微照乡井,准备黄云三万顷。何人办作陈莹中,来与先生共炊饼。
江城子·梅梅柳柳闹新晴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满庭芳·十里轻阴
送钦叔内翰并寄刘达卿郎中白文举编修二首 其二
古人遥相望,每恨不同时。同时得古人,欢乐良在兹。
君归岂不佳,交游满京师。门前车马来,笑言慰所思。
细话洛阳事,高咏嵩山诗。宫壶发新篘,宫梅耿幽姿。
故应刘与白,亦复念微之。
曹得一扇头
机中秦女仙去,月底梅花晚开。只见一枝疏影,不知何处香来。
浣溪沙 三台送客,作离合体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三
溪童相对采椿芽,指似阳坡说种瓜。想得近山营马少,青林深处有人家。
水调歌头 赋德新王丈玉溪,溪在嵩前费庄,
四哀诗李钦叔
赤县神州坐陆沈,金汤非粟祸侵寻。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
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
晋溪
论诗三十首·其二
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点绛唇·玉蕊轻明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649篇诗文
发南楼度雁门关二首 其一
鹧鸪天 与钦叔京甫市饮
摸鱼儿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十一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四
黄华峪十绝句 其八
望归吟
自赵庄归冠氏
题刘紫微尧民野醉图
题张彦宝陵川西溪图
古意二首 其一
木兰花慢 赠吹**者张嘴儿暨乃妇田氏合曲
品令 清明夜,梦酒间唱田不伐映竹园啼鸟乐
太常引 寄酒泉帅张奥子明,子明*阳关去酒
满江红·雪*霜林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一
醉猫图 其二
洛阳高少府瀍阳后庵四首 其二
登恒山
临江仙 与钦叔饮二首
朝中措·香轻红浅露梅腮
阳翟道中
临江仙·连日湖亭风色好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三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三
人月圆 卜居外家东园
题张左丞家范宽秋山横幅
定风波·何处如今更有诗
丁未寒食归自三泉
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
过应州
摊破浣溪沙 代赠仲经所亲
论诗三十首·二十三
续小娘歌十首 其五
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鹧鸪天 薄命妾辞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鹧鸪天 祝妇人寿
鹧鸪天·彩舞萱衣喜气新
南关二首 其一
云峡
杂著三首 其二
临今仙 内乡寄嵩前故人
黄华峪十绝句 其二
点绛唇·国艳天香
西江月·物外神仙风骨
南歌子 冬景
喜李彦深过聊城
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黄华峪十绝句 其三
胜概
浣溪沙·琼压为浆作卮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十二月六日二首 其二
点绛唇·长安中作
论诗三十首 其九
朝中措·良宵一刻抵千金
惜奴娇·画扇高秋
论诗三十首 其十七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