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窗外紫竹

窗外紫竹

宋代 王炎

疏篱短栅外钩联,聚立龙孙已嶷然。
向日斧斤几不赦,而今苗裔尚能全。
少时秀色青珉润,岁晚英标紫玉坚。
借与风烟扶直气,稍加岁月定参天。

诗人王炎的古诗

和壁间谢艮斋留题

宋代 王炎

寥寥鹤驾人安在,洒洒骊珠迹已陈。
见说仙家能拔宅,何妨乘此上天津。

张德夫园亭八咏·玉椽

宋代 王炎

万个龙孙长,梢梢上半天。
清风长满屋,苍玉总如椽。
秀色到今日,深根凡几年。
宜封管城子,濡首落云烟。

水调歌头(登石鼓合江亭)

宋代 王炎

千里倦游客,老眼厌尘烟。蒸湘平远,他处无此好江山。把酒一听欸乃,过了黄花时节,水国倍生寒。输与沧浪叟,长伴白鸥闲。
傍江亭,穷杳霭,踞_岩。水深石冷,闻道别有洞中天。待倩灵妃调曲,唤起冯夷短舞,从此问群仙。云海渺无际,波涌缓移船。

和留宰赏荼釄二绝

宋代 王炎

郎官唤客坐花旁,尽日杯行笑语香。
醉看绿云笼暖雪,不知憔悴落他乡。

和陈右司春雪

宋代 王炎

换却人间色界尘,千林别作一家春。
风姨寒重吹飞絮,月姊光凝映烂银。
曳履独游无此士,闭门高卧有何人。
试从群玉山头看,似与瑶台贝阙邻。

次韵朱晦翁十梅·赋梅

宋代 王炎

岂无和靖诗,亦有广平赋。
多为花写真,终难尽佳处。

和廖守岳阳楼韵三首

宋代 王炎

清香燕寝憩儒先,出对湖山一莞然。
红旆小驱聊缓带,青云直上且扬鞭。
肯容坐客同挥麈,莫惮行厨费击鲜。
种就巴丘桃李迳,不应画诺更留连。

窗外紫竹

宋代 王炎

疏篱短栅外钩联,聚立龙孙已嶷然。
向日斧斤几不赦,而今苗裔尚能全。
少时秀色青珉润,岁晚英标紫玉坚。
借与风烟扶直气,稍加岁月定参天。

张德夫园亭八咏·可莹

宋代 王炎

小凿苍苔破,潴为玉鉴平。
最宜孤月浴,亦有白云行。
须发尽堪烛,肺肝元自清。
微风莫吹皱,虚静即生明。

又题巢林

宋代 王炎

阛阓深居似林谷,缘坡手种青青玉。市声坡向耳根来,蒙密中间深结屋。

鹪鹩但愿巢一枝,鸾停鹄峙意何如。青云千级风在下,飞翰稳去摩天衢。

次日快晴

宋代 王炎

曈曈晓日射窗明,急雪漫空快得晴。
田父饭牛应喜甚,东皋泽泽可深耕。

清老画双溪壁以诗谢之

宋代 王炎

老夫哦诗耸两肩,落笔不停称腹稿。
缘诗笔出无声句,画史追之谁得到。
为予壁上留真迹,水墨纖穠任挥扫。
石根竹树极萧森,中著羽虫疑叫噪。
虽然画意不画形,形意两全方笔老。
熟视时时自首肯,从旁见者皆称好。
师言此亦吾余事,佛祖玄关须探讨。
未宜直说色是空,不著色空斯见道。

久雨而雪

宋代 王炎

两港水争长,四山云未归。
忽闻雷虺虺,翻见雪霏霏。
蜡屐老难出,竹炉谁共围。
金乌无恙否,何事隐明晖。

张德夫园亭八咏·渔村

宋代 王炎

闻道江村好,人家罨画中。
持杯听欸乃,支策望空蒙。
日落收疏网,潮生系短蓬。
君尝询访否,恐有陆龟蒙。

与滕元英

宋代 王炎

君尚精神健,吾真气血衰。
肯来同晤语,别去即怀思。
不厌经过数,惟忧后会迟。
春暄宜缓步,何必以秋期。

赠刘术士

宋代 王炎

闻子能知算,逢予屡索诗。
诸公多妙语,老我更何辞。
久客丹心苦,修途茧足疲。
秋深风露冷,归去莫迟疑。

夏日雨过

宋代 王炎

云润日杲杲,渠涩泉泠泠。
群山晓过雨,一沐千髻青。
岸巾纳微凉,庭户留余清。
乔木俯佳色,野卉含幽馨。
昔来挽枯条,今来见欣荣。
荣枯亦何有,对此难为情。
长年心事多,抚髀只自惊,
冰炭交中肠,吾生安得宁。
好风吹我裳,颇觉耳目醒。
暇日可少憇,安用心营营。
高卧绿阴底,玄蝉相对鸣。

浪淘沙(辛未中秋与文尉达可饮)

宋代 王炎

月色十分圆。风露娟娟。木犀香里凭阑干。河汉横斜天似水,玉鉴光寒。
草草具杯盘。相对苍颜。素娥莫惜少留连。秋气平分蟾兔满,动是经年。

江上为韩毅伯访得便舟

宋代 王炎

铜墨缠腰雪上头,人生一饱亦难谋。
天明忽暗酿梅雨,风暖又寒催麦秋。
老矣不堪时节换,粲然方幸故人留。
白云呼去淮山住,强为江边问买舟。

到常清寺予哲师三绝

宋代 王炎

扣关解后老支郎,见我丁宁问故乡。
自说病身归不得,花开叶落几凄凉。
王炎

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 45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