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元好问
野谷道中怀昭禅师
行行汾沁欲分疆,渐喜人声挟两乡。野谷青山空自绕,金城白塔已相望。
汤翻豆饼银丝滑,油点茶心雪蕊香。说向阿师应被笑,人生生处果难忘。
最高楼 商於鲁县北山
鹧鸪天 薄命妾辞
颜色如花画不成。命如叶薄可怜生。浮萍自合无根蒂,杨柳谁教管送迎。
云聚散,月亏盈。海枯石烂古今情。鸳鸯只影江南岸,肠断枯荷夜雨声。
愿成双
绣帘高卷沈烟细。燕堂深、玳筵初开。阶下芝兰深金卮。有多少、雍容和气。
翠眉偕老应难比。效鸾凤、镇日于飞。惟愿一千二百岁。永同欢、如鱼如水。
梦归
虚庭霜夜寒,落叶风自扫。恍如南窗月,坐失西山道。
长安佳丽地,游子自枯槁。人生家居乐,学稼苦不早。
衡门眼中见,归意满秋草。夜长梦已尽,愁绝令人老。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少室南原
满江红 内乡半山亭浮休居士张芸叟洼尊石刻在焉
江上洼尊,人道有、浮休遗迹。尊俎地、江山如画,百年岑寂。
白鹤重来城郭在,山花山鸟浑相识。便与君、载酒半山亭,追畴昔。
人易老,时难得。欢未减,悲还及。身前与身后,杳无终极。
一笑何须留故事,千年复知今日。拌醉来、横卧陇头云,林间石。
朝中措·樱桃花下玉亭亭
南柯子·画扇香微远
归舟怨
渡头杨柳青复青,闺中少妇动离情。只从问得狂夫处,夜夜梦到洛阳城。
南风吹橹声,北雁鸣嘤嘤。江流望不极,相思春草生。
减字木兰花·瑞云仙雾
水调歌头 庚辰六月,游玉华谷,回过少姨庙
摸鱼儿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
十二月六日二首 其二
海内兵犹满,天涯岁又新。龙移失鱼鳖,日食斗麒麟。
草棘荒山雪,烟花故国春。聊城今夜月,愁绝未归人。
满庭芳·十里轻阴
甲寅十二月四日出镇阳寄宰鲁伯
滹水晓光动,灞桥诗境同。冲寒骑瘦马,认影识衰翁。
长路风声里,孤城雪意中。回头歌笑处,凄绝意何穷。
洛阳高少府瀍阳后庵四首 其二
一水随人意,蔬畦复芋沟。风波河洛近,莫放出山流。
饮酒五首
西郊一亩宅,闭门秋草深。床头有新酿,意惬成孤斟。
举杯谢明月,蓬荜肯相临。愿将万古色,照我万古心。
庚子三月十日作
残梦忘书帙,馀寒殢酒杯。青铜元懒照,白纻更宽裁。
水际时独往,花边知几回。殷勤双语燕,应自谢家来。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649篇诗文
满江红·雪*霜林
从希颜觅笃耨香 其一
与张杜饮
点绛唇·梦里梁园
望云谣
论诗三首 其一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二
智仲可月下弹琴图
僧寺阻雨
台山杂咏五首 其四
促拍丑奴儿 皇甫季真汤饼局,二女则牙牙学
促拍丑奴儿 乡邻会饮,有请予增损旧曲者,
水调歌头 缑山夜歌
后饮酒五首 其五
杂著二首 其一
铜雀台瓦砚
梁园春五首 其五
发南楼度雁门关二首 其二
送钦叔内翰并寄刘达卿郎中白文举编修二首 其二
送李同年德之归洛西
少林
点绛唇·玉宇沈沈
杨秘监马图
昆阳二首 其二
宿张靖田家
发南楼度雁门关二首 其一
朝中措 永宁时作
浣溪沙 外家种德堂
梁县道中
论诗三十首·十六
洛阳高少府瀍阳后庵四首 其一
论诗三十首·其八
摸鱼儿·忆元龙
寄赵宜之
杂著三首 其一
并州少年行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五
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解剑行
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续小娘歌十首 其二
太常引·东园歌管日相娱
清平乐·村墟潇洒
满江红 内乡作
黄华峪十绝句 其七
杂著三首 其二
倦绣图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二
醉花阴·候馆青灯淡相对
晓发石门渡湍水道中
黄华峪十绝句 其五
朝中措 效俳体
清平乐 忆镇阳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水龙吟·汉家金粟堆空
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
喜春来·梅擎残雪芳心奈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