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彦泓
丹楼夜半忽霞开,气杂沉香甲煎来。疑是隋宫守除夕,故烧高烛照妆台。
杂记 其二
病榻香销半掩关,别离耽误一秋闲。近来本是梳头少,约髻红丝宛未殷。
和端己韵 其三
游丝摇曳燕飞翔,漾絮浮花正满塘。髻样絮新应爱短,情函道旧不嫌长。
离魂路有云千叠,隔泪人如水一方。最是不堪情味处,残春时节更残阳。
踏春词偕云客孝先韬仲作 其三
小径横斜去,经过绿水园。园丁劳指点,邻女喜寒暄。
薄雪凝阴榭,低枝压短垣。同行莫攀折,赢得糁衣繁。
赠云客
不为郎归不卷帘,碧莎春砌步纤纤。长裙莎带同心结,斗帐歌声刮骨盐。
险约最欢来意外,沉忧难讳到眉尖。斜阳欲度梅梢尽,才向红窗拂镜奁。
和于氏诸子秋词 其一
小屏低榻浣衣家,几度论心掩碧纱。此日踏歌门外过,墙头认得刺桐花。
重遣三首 其三
典君钗玦换香焚,卖我琴书为买坟。愁事促人朝夕去,更忧荒略不如君。
即事戏书闲话
水沉薰彻藕丝衫,寒映蝤蛴碧玉缄。行向中庭风日好,髻丛花片蝶飞衔。
云客有灯词十绝句,命余属和,因追忆金沙风物,聊写一二,以碎狭 ...
轻风吹鬓露华凉,临去添衣又进房。自爱画桥清月好,暂游元不为灯光。
云客新斋即事 其一
朱栏倒影入沦涟,片石疏花位置妍。花外小楼堆烛泪,柳边低舫载茶烟。
绿窗莺度幽堪画,绮阁人登望若仙。应榜卧轩为六忆,银墙粘遍薛涛笺。
访叔叔闻郊墅
几度披萝独访君,醉吟醒读隔篱闻。白杨废圃鸦千点,绿水闲门鸭一群。
肯屑汉宫金买赋,拟寻萧寺冢埋文。聊堪自悦难持赠,淡宕新诗似白云。
贫甚戏书示所近
尘情端不上娇颦,瀹茗皆为一笑真。膏粉末饶宜主费,琴书偏泥长卿贫。
风流不载钱愚论,仙艳真非火食人。看待倾城无长物,半帘烟月影秋筠。
即事十首 其十
崖蜜含桃易得尝,玉人性格费猜量。初逢薄怒偏娇倩,暂露微颦已讳藏。
飞燕风情疑近远,惊鸿神彩乍阴阳。关心正此堪研赏,似较横陈味颇长。
山行慰肩舆者
崚嶒石路悯舆徒,犹喜羸形似鹤癯。只恨载将愁万斛,无由轻卸却何如。
病讯四章 其一
无端娇病减琼姿,正压钿车欲驾时。欹枕避人窥玉镜,擎瓯无力搅银匙。
啼多不损横波俊,意热偏令入手迟。知剩别离还少许,偿完从此镇追随。
题巾赠别 其一
此际能无唤奈何,隔船斜见惨双蛾。伦回怨脸词难诉,欲掩啼痕泪转多。
拥髻更谁怜好影,
可叹 其三
消息难通问女巫,交无侠客信非夫。冠军宅外能来否,团扇歌成肯赦无。
与杖敢逃平子嫂,报书堪念阮咸姑。襄阳幕后知音坐,谁递愁吟与绿珠。
戏和子荆春闺六韵
懒得闲行懒得眠,眼波心事暗相牵。慵来午绣还添线,瘦去春衫未减绵。
纤手自知搔背好,长眉谁见捧心妍。难传尺素墙东约,爱守炉熏砚北筵。
已是雨惊佳梦夜,更堪花落病酲天。排愁只有郎诗卷,日课鹦哥念一篇。
奉寿寒溪陆先生八旬初度二章率用本家事而末句乃放翁诗也两翁名德 ...
游旧乌衣几俊人,忘年属赏性情真。面城差适闲居乐,近市能安里舍尘。
羁旅乍违莼菜国,览揆欣遇菊花辰。君家佳句聊相赠,已是清明六世民。
新岁竹枝词 其九
莫怪河豚价不廉,桥南酬过五千钱。谁知太宰归田日,只与屠沽意气鲜。
邻女有自经者不晓何因而里媪述其光艳皎洁阅
王彦泓
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481篇诗文
此妓方图落籍有人恐其委身者非佳士也复乞一诗以讽尼之
笔工所售有名曰画眉者戏为题咏
四月十七日作花间集韦端己词云: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
有治具相邀者恐其未能脱略也先寄此诗以广其意
贫遣 其二
为杨子常题文水画吴中山水 其九 夏周二公祠
灯夕悼感 其六
问答词阿姚 其五
庚辰午 和司李李宝弓咏雪狮二首 其一
示莲社学人
再访左卿居九条胡同门临石井 其一
前诗意有未尽更赋一章
悼词四章 其四
予怀 其四
读樊川集
杂悲三首 其二
灯宵纪事 其四
金缕曲四首 其二
追忆
以诗得过复诗以解之
踏春词偕云客孝先韬仲作 其九
和于氏诸子秋词 其二十五
催妆诗六首 其四
和于氏诸子秋词 其二十二
丹诚
戏赠韬仲叔四十初皮时丁娘在坐
问答词阿姚 其四
示晚内四首 其二
续游十二首 其十一
杂记 其八
烧香曲 其一
有谢 其二
杂题上元竹枝词 其二
丁卯首春余辞家薄游端己首唱骊歌情词凄宕征途吟讽依韵和之并寄呈 ...
病疝自遣 其三
灯夜记言 其九
曾太夫人职方母初度在即,职方疏请归省不得,乞言为寿 其一
问答词阿姚 其十三
拟会真三十六韵
小祥之后,勉复弄笔梦游十二首 其三
记永诀时语四首俱出亡者口中聊为谐叙成句耳 其一
新岁竹枝词 其一
即夕口占绝句十二首 其十一
栎园姨翁坐上预听名歌并观二剑即事呈咏
续游十二首 其六
窥处
灯夜记言 其一
客中苦寒作 其二
遣愁 其二
城楼暝望
送韬仲叔之东昌 其二
即夕口占绝句十二首 其八
王敬宏夫人 其一
述妇病怀 其九
金缕曲四首 其三
悲遣十三章 其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