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续游十二首 其六

续游十二首 其六

明代 王彦泓

独赴非烟折柬招,房栊楚楚径萧萧。茶炉活火添香炷,菊盎微泉上纸条。

夜宴过秋方渐永,卯酣经午未全消。传卿月下为欢诀,小憩黄昏坐彻宵。

诗人王彦泓的古诗

记永诀时语四首俱出亡者口中聊为谐叙成句耳 其三

明代 王彦泓

爷娘茶食福难消,只剩灵筵一椀浇。心性自甘贫薄惯,不烦频送纸钱烧。

买妾词 其三

明代 王彦泓

入门催唤两巡茶,一室罗将几俊娃。粉面香肩挨笑处,隔帘偷看主人家。

日日有雨

明代 王彦泓

望见乡山一抹青,霎时风雨暗前汀。天公也似人哀怨,每到斜阳一泪零。

悲遣十三章 其九

明代 王彦泓

为是妻言故未听,劳将曲蘖戒刘伶。今年醉也无人管,一度持觞一涕零。

栎园姨翁坐上预听名歌并观二剑即事呈咏

明代 王彦泓

风流领袖词坛伯,早岁倾家耽结客。肝胆男儿四海空,却随长黛操歌拍。

烈士从来定赏音,周郎顾曲况郎琴。谁知唐勒牢骚况,剩托清讴写壮心。

萧疏襟寄嫌华屋,别向林塘选幽筑。摩诘轩窗俨画图,安昌帘幕传丝竹。

练色知声第一流,檀痕亲掐教伊州。呼来绛树皆琼树,倚遍笙楼即镜楼。

临川丽曲才人赋,慧业情钟兼妙悟。妖唱能传作者心,圆喉脆节如丝度。

只字悠扬刻漏移,四筵倾耳尽支颐。红尘卷雾双鸾出,绣带迎风一燕吹。

歌酣酒热来孤愤,画鼓渊渊金石韵。奋袂低昂雪腕催,满堂掩泣灯生晕。

浊酒何人识信陵,感时悲事绪填膺。饮醇长夜非荒晏,映柱摩挲六尺冰。

丈夫意概矜然诺,不惜如花换干莫。自是荆卿侠气深,非关石尉欢情薄。

座隅有客百愁盈,更倚云和啭一声。试问清狂能酷似,也应知是谢家甥。

病讯四章 其三

明代 王彦泓

浃旬音问阻铜墩,絮语娇啼入梦魂。蜂虿又衔新妒口,蝤蛴还啮旧欢痕。

天教通德陪书幌,肯放夷光老苎村。何日下车身似燕,带香和笑到中门。

问答词阿姚 其三

明代 王彦泓

一旬长遣十函书,勤向高堂问起居。每就个中衔数字,暗传心事与心奴。

余旧诗悉已遗忘而韬仲皆为存录展阅一过觉无端往事交集胸怀怅然久 ...

明代 王彦泓

不堪重对旧诗篇,潦倒欢场二十年。多为微辞猜宋玉,敢持才语傲非烟。

春风鬓影弹琴看,夜月歌声隔巷怜。今日掩门梅雪下,药炉声沸卧床前。

新岁竹枝词 其二

明代 王彦泓

春朝岁旦古难并,十九年来见两巡。记得簸钱时未还,对门除夕看迎春。

烧香曲 其一

明代 王彦泓

闭户留香计绝痴,微烟未动隔帘知。剪灯烟榻寒相守,听雨房拢暗最宜。

卧待衣篝氲未了,坐看银叶透还迟。谢娘衵服经三浣,一味浓芬似旧时。

前诗意有未尽更赋一章

明代 王彦泓

高斋丝竹侑元文,也许彭宣一度闻。江令未能兼傅粉,无方只可使持裙。

奴依颖士知才藻,婢侍康成熟典坟。莫学罗敷更羞涩,使君今日是夫君。

密纬兄侍姬名曰秋雪长斋事佛诗以纪之 其一

明代 王彦泓

嫁得才人百自由,岂须佛力散闲愁。机锋夙世同灵照,福慧他年在阿侯。

姑射仙人真似雪,京江好女故名秋。西方定与郎同去,只愿莲开是并头。

小试失意自遣

明代 王彦泓

国士那争月眼评,未应萧飒减欢情。有才轻艳真为累,作计疏狂不近名。

酒肆不疑惭阮籍,春城无处忆韩翃。浮荣本自关心浅,未息尘机为夙盟。

赠妙音尼本白下歌姬,新披剃于阳羡山中

明代 王彦泓

散朗万情回不群,翠鬟判得一緺云。钗钿脱奉旃檀座,纨绮裁装贝叶文。

茗碗近添禅悦味,舞衫新换戒香熏。潮音梵唱声清妙,旧曲如今不耐闻。

别语 其一

明代 王彦泓

行装怕俭思纷纭,衫袖啼痕替尔薰。休恃袖怜由阿母,便持心事语同群。

环钗细碎亲收拾,香茗徐需好寄闻。牢记向他筵席上,莫夸知己解诗文。

云客有灯词十绝句,命余属和,因追忆金沙风物,聊写一二,以碎狭 ...

明代 王彦泓

水部池台倚暮霞,回廊灯影也堪夸。游人不爱萧疏景,只说城南太宰家。

劝驾词 其三

明代 王彦泓

曾抽钗玉拨香灰,密笑初通媚眼回。一自暗传心事后,暖烧心字等卿来。

续游十二首 其八

明代 王彦泓

严城间阻梦魂通,小市门东更向东。剪烛寄声书草草,背灯弹泪去悤悤。

花繁竹暗应迷路,蝶趁莺梢有便风。梅蕊胆瓶看渐减,每朝分插到钗丛。

索笑

明代 王彦泓

索笑追欢意不穷,风流日日事重重。人间花草真堪爱,遇著春风尽向东。

客中寄韬仲 其一

明代 王彦泓

何处游踪好寄音,感君垂问敢沉吟。几时一放山阴棹,空谷跫声快不禁。

王彦泓

王彦泓

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48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