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杜氏匏瓜亭

题杜氏匏瓜亭

宋代 王义山

道包众妙起经纶,粒粟中藏天地仁。
五石匏徒夸彼大,一瓢饮有乐之真。
从来硕果存生意,吾岂匏瓜系此身。
文穆此心唯念旧,还能续得馑亭春。

诗人王义山的古诗

寿崇节致语口号

宋代 王义山

东极承颜肃紫宸,恩醲湛露燕群臣。
香传禁柳鸣球瑟,影颤宫花蔼缙绅。
璀璨祥光三殿晓,怡愉和气万年春。
明朝又纪流虹瑞,更效封人祝圣人。

千年调 游葛岭归有感

宋代 王义山

胜地独湖山,满堂贮风月。歌舞太平气象,雪回云遏。

红鞋朱帽,隔岸唤船,芙蓉万叠。人稀到,这清绝。因思旧事,庄敞平泉宅。

莫与他人树石,对儿孙说。难全晚节,不如一丘壑。

住茅屋三间,任穷达。

题点易娄君复

宋代 王义山

伏羲先天易,其初一太极。
太极生阴阳,阴阳各有画。
濂溪何所传,妙得于太极。
极上作一圈,一圈只是白。
伏羲已为赘,大小圈更十。
不知果何意,多是祖河图。
所以负笭者,敢于嗤吾徒。
愿与易相忘,圈点画皆无。

挽介堂胡知郡

宋代 王义山

忆昨云从东野时,天街携手话心知。
澹庵往矣谁其嗣,文定今之学者师。
德邵年高前辈行,山摧木坏哲人萎。
虎头城下艰难共,古道如公更有谁。

送按突起魏经历

宋代 王义山

公论难磨口似碑,肯将虚誉博人诗。
心常近厚元非弱,职在详刑安忍施。
两载依然如始至,一廉岂是要人知。
怕闻驄马骑将去,惹起西人无限思。

送按察王佥事除行台察院

宋代 王义山

漠漠天高不可呼,斯民何处诉无辜。
从来鹰隼肯敺雀,除却豺狼安问狐。
霹雳一声碎奸胆,风霜八路击贪夫。
得公数辈遍天下,民命从今盍少苏。

挽黄松涧

宋代 王义山

少陵元是谁家数,衣钵当初自审言。
松涧于何寻的派,涪翁之后又仍孙。
几篇忧国诗奚寄,一念爱君天所根。
不比骚人弄光景,读君遗稿死犹存。

挽溪园周知郡

宋代 王义山

记得年时试别头,得君引我上瀛洲。
当场独步眇余子,好手先拈第一筹。
锦水曾寻香戟梦,洪崖去伴赤松游。
瓣香遥致生刍敬,渺渺螺川涕泗流。

题汪才夫石城诗集

宋代 王义山

文到龙溪大家数,耳孙分剩有诗材。
只因住在修江近,接得涪翁一派来。

题僧南浦诗卷

宋代 王义山

齐己诸人壳已蝉,不传诗印又多年。
水萍粘瓦终无用,风絮沾泥不是禅。
谁识咸酸居味外,要追风雅到删前。
读师句法真家数,拂拂松阴响涧泉。

挽平轩王府判

宋代 王义山

儿女来前痛别离,遗言埋骨用深衣。
当家曾把僧衣葬,谁识平生此意微。

赠邓梓林

宋代 王义山

乔木森森说邓林,自从拱把至于今。
虽然本质生成美,全是乃翁培植深。
勿使杯卷戕所有,或容斤斧得而寻。
非材自愧沟中断,也有庭槐满地阴。

钱张宣慰三首

宋代 王义山

奉宣德意慰群生,曾未□年政已在。
乃父勋名在彝鼎,当家衣钵合钧衡。
如何归隐山林得,不管从来利禄轻。
裴度淮西功业了,伫乘驲传上神京。

王母祝语·萱草花诗

宋代 王义山

当年树背入诗章,绿叶丹花有晖光。
为道宜男仍永世,福齐太姒炽而昌。
犹记夏侯曾与赋,灼灼朱华凝瑞露。
紫微右极是慈闱,岁岁丹霞天近处。

贺新郎(乙亥春题雁荡山)

宋代 王义山

雅有登山癖。觉老来、尚可跻攀,浪游蹑屐。尚怪嶕峣称雁荡,争秀群山第一。更耸出、穹崖千尺。景物深藏长谷里,最上龛,水凿时冲激。硉矹处,钜□石。
地生天作谁能识。睹江山如故,恨无一时人物。灵运当年为太守,佳处都曾游历。独不见、此山脚迹。风月直须人管领,怎不移、石壁题岩壁。今且著,老夫笔。

和康节天意为人二吟

宋代 王义山

一毫矫揉不安然,人众岂能终胜天。
透出梦关方是觉,要从心地自澄源。
人能穷理始知命,事到容心便费言。
造物安排都已定,道中浩浩而渊渊。

临江仙(寿章丞相)

宋代 王义山

明日中元生上相,真上相上元生。满城灯火昼三更。台星呈瑞处,一点寿星明。
和气薰蒸开泰运,湖山万里光荣。愿推天地发生仁。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

挽山居刘侯官

宋代 王义山

渥漥生出此骅骝,父子当今第一流。
争道老泉生二秀,最难锦水又三刘。
悫亡明道碑东洛,塾死文公哭婺州。
留得一家书脉在,郎君见说突烟楼。

挽竹芗龚侍郎 其二

宋代 王义山

一木难支大厦倾,阖门拚却赴波鲸。归来止为寻坟陇,隐去不教知姓名。

剩有诗篇传不朽,相从野老话生平。翩翩只鹤扶云去,群玉峰头籍大清。

念奴娇(题临湖阁。阁在东阳,向巨源所创,洪容斋作记,旧赘漕幕 ...

宋代 王义山

南昌奇观,最东湖、好景重重叠叠。谁瞰湖景新佳阁,横挹翠峰嶻辥。十里芙蓉,海神捧出,一镜何明彻。鸢鱼飞跃,活机触处泼泼。
容斋巨笔如椽,迎来一记,赢得芳名独。猛忆泛莲前日事,诗社杯盘频设。倚看斜阳,檐头燕子,如把兴亡说。谁迎谁送,一川无限风月。
王义山

王义山

  王义山(1214——1287),字元高,号稼村,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富州(今江西丰城)人。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9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