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挽度宗

挽度宗

宋代 王义山

道隆兼德厚,民庶乐难名。
宫合府中一,身修天下平。
有条皆快活,无事不清明。
长乐天将晚,如闻问寝声。

诗人王义山的古诗

挽黄松涧

宋代 王义山

少陵元是谁家数,衣钵当初自审言。
松涧于何寻的派,涪翁之后又仍孙。
几篇忧国诗奚寄,一念爱君天所根。
不比骚人弄光景,读君遗稿死犹存。

挽平轩王府判

宋代 王义山

儿女来前痛别离,遗言埋骨用深衣。
当家曾把僧衣葬,谁识平生此意微。

题黄草塘诗集

宋代 王义山

凭何强占谢家塘,尀耐诗人忒煞狂。
只把两家诗判断,此塘一半合还黄。

挽贾平章生母 其二

宋代 王义山

修龄踰八帙,五福萃诸身。翟服仪容旧,鸾绫谥诰新。

艰难共淮楚,褒表建齐秦。曾听呼儿道,仲华能笑人。

挽介堂胡知郡

宋代 王义山

忆昨云从东野时,天街携手话心知。
澹庵往矣谁其嗣,文定今之学者师。
德邵年高前辈行,山摧木坏哲人萎。
虎头城下艰难共,古道如公更有谁。

挽白鹿洞宾吕善居

宋代 王义山

元是双峰门下士,席间参请到源头。
鲁人知有乐正子,汉世曾称马少游。
白鹿洞宾儒领袖,紫阳教主道源流。
有儿曾斫月中桂,家学相传卒未休。

挽溪园周知郡

宋代 王义山

记得年时试别头,得君引我上瀛洲。
当场独步眇余子,好手先拈第一筹。
锦水曾寻香戟梦,洪崖去伴赤松游。
瓣香遥致生刍敬,渺渺螺川涕泗流。

西湖即席和冷泉亭韵

宋代 王义山

石溜寒泉山色阴,我来本不为花寻。
愿分一滴清泉水,尽涤平生尘垢心。
虚洞迂风桥畔过,急滩泻月水痕深。
襟期难与凡人道,好和沧浪濯足吟。

挽贾平章生母

宋代 王义山

有子万事足,相与乐湖山。
花迳板舆稳,萱庭衮服斑。
轲亲荣鼎养,鲁国忽丧还。
元气极之母,生贤奠两间。

钱长白李左丞

宋代 王义山

徃来不特地之灵,西有长庚一点星。
九路大开行省府,几人争看小朝廷。
只消余力镇衡岳,许大先声到洞庭。
净洗甲兵从此去,烦公更为挽沧溟。

挽鹿泉贾参政二首

宋代 王义山

夺得公来镇古洪,武昌棠荫蔼春融。
生民立命学有用,活佛救人天大功。
上帝遗符徵范镇,斯民失怙哭温公。
山横抱犊人何在,草木蜚号一夜风。

赠点易娄君复

宋代 王义山

伏羲先天易,其初一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各有画。

濂溪何所传,妙得于太极。极上作一圈,一圈只是白。

伏羲已为赘,大小圈更十。不知果何意,多是祖河图。

所以负笭者,敢于嗤吾徒。愿与易相忘,圈点画皆无。

题黄高士雪月集

宋代 王义山

冰作丰姿水作神,群仙境界里诗人。
敲从竹起韵不俗,吟到梅来相逼真。
无己许令参后社,庭坚端的是前身。
有时石鼎堪联句,还许平分坐上春。

题吴此民无游集

宋代 王义山

逼仄怀居非丈夫,吾今语子好游乎。
沅湘到处有司马,嵩华至今谈小苏。
事会无穷闲宇宙,山川有尽眇江湖。
奇闻壮观多收拾,刮目他时看阿吴。

水调歌头·宇宙邮亭耳

宋代 王义山

宇宙邮亭耳,游子问舟归。滩上滩下,转柁欲速□□迟。安得泛河一叶,寻见江南归处,多只是旬馀。此身无地著,惊浪湿征衣。独张翰,见风起,早知机。谁把乘舟,偏重良策济明时。夷岛人烟相接,恰在永嘉上浦,猛忆浩然诗。乡闾万馀里,失路一相悲。

书永嘉嘉禾驿

宋代 王义山

老来倦跻攀,悠悠憩山侧。
层岚轶穷霓,纡山困行客。
崖倾觉嶮巇,径曲盘险迫。
石老枕云根。桥横界野色。
海峤吞暝晖,松标挂辰极。
残烟罩成幄,长波曳如帛。
天际鸟知还,溪涧鱼自适。
几忘物无我,卢淡意常寂。
泛观穷壤间,天亦局于迹。
荣华忽雕枯,俯仰逃今昔。
倾羲倏再旦,急轨等寄驿。

和九月十日紫极登高韵

宋代 王义山

谁报江州遣白衣,如云胜友好追随。
满斟绿斝安排醉,牢裹乌纱照顾吹。
两个重阳前后日,一年好景这些时。
到今不数重山会,坐上元来欠了诗。

题袁州邵录三老图

宋代 王义山

堂前活现老人星,两个齐眉作寿朋。
更有膝边儿戏彩,此身都及见云仍。

王母祝语·萱草花诗

宋代 王义山

当年树背入诗章,绿叶丹花有晖光。
为道宜男仍永世,福齐太姒炽而昌。
犹记夏侯曾与赋,灼灼朱华凝瑞露。
紫微右极是慈闱,岁岁丹霞天近处。

挽松麓李佥判

宋代 王义山

手拈老笔眇词场,余子如何敢颉颃。
疑是前身真贺白,不然今世又苏黄。
片文落处人争诵,一第欠于天取偿。
造物却教二郎做,立身既好又名扬。
王义山

王义山

  王义山(1214——1287),字元高,号稼村,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富州(今江西丰城)人。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9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