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舟行三首 其二

舟行三首 其二

宋代 汪藻

水底藻迷淡晓,树头叶振凋年。未许梅悬玉乳,先教橘噀冰泉。

诗人汪藻的古诗

次韵过顾子美话旧因游惠山

宋代 汪藻

放船出郭溪浑浑,乘潮夜到吾家门。潮头细卷落花雨,湿橹不惊春梦魂。

君家难忘复易识,依然井径当丘樊。向来恶子下窥处,绕屋但见清阴繁。

飘零怀抱少倾倒,一见故人如故园。嗟予何因得之子,旧事请自钟陵论。

钟陵当日盛游集,往往前辈风流存。啸歌虽容阮籍逸,人物不数王融谖。

我时三十君始壮,矫矫两鹤俱乘轩。大儿洪徐小儿向,此外馀子何劳吞。

龙沙买酒醉秋月,倒床但听长江奔。秖今相去能几日,世事反复那胜言。

一官得谪大如屋,五年乞米供朝昏。颇疑造物乃知我,欲使晚节穷弥敦。

君看静躁不同者,王孙顾肯还为猿。饮酣起步青松根,共瞻佛宇诸峰尊。

席边正喜泉漱壑,风外已复乌啼村。个中好著我辈人,寄与石上留洼樽。

余去年寄前诗今再过其地而彦征已卒用前韵书驿壁

宋代 汪藻

年少岂知身世浮,心期同老故山秋。谁教玉树埋黄壤,不许鸰原到白头。

鼎鼎百年皆梦幻,悠悠万事判穷愁。当时鸿雁书来处,今日飘然成独游。

次韵周圣举四首 其一

宋代 汪藻

斗酒相逢且缓觞,惜无妙曲恼周郎。愿吹江水添杯杓,不管春秋似许长。

挽毛奉议诗二首 其二

宋代 汪藻

玉立簪缨底,平生耻自媒。次山初漫仕,元亮即归来。

竟老金闺籍,虚缠蕙帐哀。盛名知不朽,妙语写琼瑰。

次韵苏养直寄黄元功

宋代 汪藻

男儿当骑生马驹,不但词赋凌三都。愿从北地傅介子,西吞青海东元菟。

一行作吏不称意,人间险过宫亭湖。黄郎里中同队鱼,十年太学随诸儒。

春风不作霄汉梦,秋雨漫肥瓜芋区。一身长寄白鸥境,千字快扫青松腴。

风埃空忆大梁别,尺书不到云泉居。似闻骐骥尚伏枥,饥鹰未饱谁能呼。

清江上有仙人庐,何时十幅西风蒲。与君杖屦日来往,浊醪可解饥寒劬。

题张资政汝川图九首 其一 澹岩书堂

宋代 汪藻

昔人曾此结精庐,故老犹存井臼馀。今代子房来卜筑,要看圮上一编书。

次韵蔡少张遣兴四首 其二

宋代 汪藻

闻道官军入,吴侬尽倒戈。指挥移地轴,湔洗用天河。

尚作苍头起,当如赤子何。汝曹宜面缚,环垒即恩波。

舟行遣兴五首 其一

宋代 汪藻

拥衲无馀事,时闻起柁声。水烟犹作暝,霜鹊已嬉晴。

淼淼人归路,悠悠岁晚情。秖应江海外,随处著馀生。

次韵蔡少张遣兴四首 其一

宋代 汪藻

南纪安耕凿,平时不受兵。边陲忘宇覆,江汉忽尘生。

潮卷妖星落,春归玉帐明。将军谈笑事,一笴定聊城。

悼往二首 其二

宋代 汪藻

意懒还须步,愁多不更嗔。萧萧寒著树,咄咄老侵人。

未满穷愁愿,先分梦幻身。东风吹节换,送我泪痕新。

山奥寺

宋代 汪藻

已怯惊潮渡,还忧复岭登。逢人多问数,投宿只寻僧。

野饭农夫怪,山行稚子能。朝来那得尔,前路好飞腾。

致政王参政挽诗二首 其一

宋代 汪藻

直道行藏世所难,拂衣谈笑便休官。逢时合上麒麟阁,执法先峨獬豸冠。

两国旌旃交境外,三年帷幄侍朝端。庞眉未向清时老,万事浮云忽盖棺。

题张资政汝川图九首 其七 怀贤庵

宋代 汪藻

履綦行处日苍苔,鞶帨深藏月一开。已办此身同法喜,不应临感更难裁。

点绛唇·新月娟娟

宋代 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隆祐太后挽词二首 其一

宋代 汪藻

庆源由魏国,奉祀及宣仁。盛德仪中壸,私恩绝外亲。

长秋期不老,厚夜忽无晨。来岁柔桑绿,谁临茧馆春。

次韵蔡天任十首 其八

宋代 汪藻

脩廊过午夕阴合,蝴蝶满庭春草长。呼儿更卷帘数尺,要放晚晴升屋梁。

题贺水部书画五首 其四

宋代 汪藻

纷纷儿辈自名家,妙道从来岂有他。时以丹青写佛事,不妨柱史入流沙。

次韵胡德辉乞予钞书之副六首 其一

宋代 汪藻

蝇头于我已无缘,拈问东家不直钱。乞与中庸胡伯始,免教堆屋篆蜗涎。

送毗陵太守刘君受代东归

宋代 汪藻

往年我作新安民,人人能说刘使君。使君本一儒者耳,数十年来嗟未闻。

我时屈指今州县,似此贤侯当识面。那知漂泊千里馀,画戟清香日陪宴。

使君何以人不如,胸中正有万卷书。清真简淡乃天性,文章政事犹其馀。

向来天子留君住,重与毗陵三万户。谁教一曲渭城歌,忽作梨花枝上雨。

宦游南北安得同,抚循凋郡还须公。人生五马亦不恶,与民处处为春风。

湖州长兴县大雄寺陈霸先故宅天嘉中所植桧柯叶苍然其中空洞皮脉仅 ...

宋代 汪藻

曾经浩劫故依然,老寿方知木有仙。直干凌空裁百尺,虚心阅世已千年。

深蟠泽国兴王地,独傲天公造物权。玉树庭花非不好,秖今谁占旧山川。

汪藻

汪藻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21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