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致政鲁奉议挽诗二首 其一

致政鲁奉议挽诗二首 其一

宋代 汪藻

泽国今耆旧,于君见典刑。居乡乘款段,生子得宁馨。

綵服供春酌,银章慰暮龄。谁知云雾里,忽失少微星。

诗人汪藻的古诗

鲁国太夫人杨氏挽诗三首 其三

宋代 汪藻

承颜虽一子,扶膝有诸孙。寿祉膺难老,哀荣动至尊。

秖今怀顾复,犹想对平反。天与牛眠地,何须返故园。

题通惠亭

宋代 汪藻

吾山皆中腴,初不断地脉。淄渑尝同味,十地何所隔。

幽居愁远汲,怅望悬瀑白。天公真解事,分我肤寸泽。

无烦箨龙引,中有玉池色。煮茗聊饷君,未须嫌水厄。

次韵蔡少张遣兴四首 其一

宋代 汪藻

南纪安耕凿,平时不受兵。边陲忘宇覆,江汉忽尘生。

潮卷妖星落,春归玉帐明。将军谈笑事,一笴定聊城。

哭尚书龙学程公

宋代 汪藻

江左推人物,时清得俊髦。肺肝倾耿介,头俊长英豪。

乡郡宾兴最,贤关誉望高。万夫争射鹄,一举独连鳌。

经术争儒馆,词章重省曹。主忧俄旰食,邦祸始秋毫。

彊寇来侵逼,敷天遍绎骚。奋身摅愤懑,衔命何腥臊。

深入边亭隧,坚持汉节毛。道途千里隔,忠义寸心牢。

归报龙颜喜,亲闻凤诏褒。功成侔李郭,政合付伊皋。

超擢升青琐,谋谟拱赭袍。百官瞻矩矱,八座次甄陶。

晚岁犹持橐,邻州暂梦刀。台星方两两,逝水忽滔滔。

上意长图旧,朝廷未闵劳。谢安几一起,秦失却三号。

伊昔身遐谪,公时首屡搔。交情如骨肉,仕路正风涛。

里闬期重会,泉台恨莫逃。终天吁永诀,雨泪滴香醪。

夜雨遣兴

宋代 汪藻

风雨鸣窗报客知,还孤月底探梅期。泉声犹自断还续,遥想栖禽无定枝。

熊使君垂和漫兴诗次答 其二

宋代 汪藻

新亭虽小亦翚飞,陡觉风烟与昨非。分得使君秋数顷,登山临水送将归。

次韵向君受感秋二首 其二

宋代 汪藻

向侯拄笏意千里,肯为俗弹头上冠。何时盛之青琐闼,妙语付以乌丝栏。

日边人去雁行断,江上秋高枫叶寒。向来叔度傥公是,一见使我穷愁宽。

次韵郑固道

宋代 汪藻

一作班荆别,秋风几度凉。论文隔尊俎,得句梦池塘。

岁晚思倾盖,情亲比陟冈。若为生羽翼,千里到君旁。

饭牛庵

宋代 汪藻

相从龙具中,耕稼亦吾学。所求一饱同,安用莹蹄角。

隆祐皇太后挽词三首 其二

宋代 汪藻

化行江汉域,人喜翟车还。色养方无阻,神游遽莫扳。

月沉长乐殿,云绕庆都山。不奉旋京驾,千秋惨圣颜。

题张资政汝川图九首 其四 多宝院

宋代 汪藻

每寻疏磬访支郎,松竹交阴杖屦傍。丝履氎巾聊取用,风流不减赞公房。

舟行遣兴五首 其三

宋代 汪藻

高城吹角罢,别浦载灯归。岁晚客犹去,水寒潮亦稀。

一身将影屡,万事转头非。莫倚危樯望,清霜易满衣。

次韵胡德辉乞予钞书之副六首 其三

宋代 汪藻

欲钻故纸出何缘,大似儿啼业作钱。我已捐书觅三昧,怪君旧著野狐涎。

次韵周圣举清溪行二首 其一

宋代 汪藻

君不见国家有纪狂童干,一溪百绕山千盘。竹兵草草儿戏尔,震泽以南心为寒。

初如妖禽啸月晓,忽作聚蚋奔醯酸。九重夜半出秦甲,一麾万里春农安。

书生那知破贼事,且复雪涕论悲端。忆初仓惶挺身走,江湖满地皆惊湍。

仲宣何暇守漳浦,子美仅能投锦官。朝愁烽连海峤起,暮恐彗扫星河翻。

忍饥怖死头抢地,破釜跃鱼苔渍冠。尔时身世狭于掌,俯仰宇宙何时宽。

只今同喜风尘定,慎勿忘忧耽酒圣。要须剩作舂陵行,为洗吴儿百年病。

试闱同宋德操陈纯中登稽古阁晓望

宋代 汪藻

双睫不能熟,疏钟起初晓。危栏扶力上,层初挂云表。

群峰苍玉如,开帘四环绕。向来声利场,自今眼界小。

两君天下士,一见意倾倒。有此风味佳,未受秋思恼。

我昔溪上住,盟言寄鸥鸟。今年纵得来,官事间日少。

樊笼更樊笼,归途天样杳。是处非不佳,千虑舒怀抱。

浮云且东来,吾家隔林杪。境熟断难忘,终念今朝好。

舟行遣兴五首 其五

宋代 汪藻

渺渺竟何向,滔滔难与论。雁书鸣笛野,雪缟过帆村。

夜寂人谁语,江流月自存。莫令漂泊梦,千里到脩门。

灵惠公庙

宋代 汪藻

台殿崇崇冠冢颠,行人跪起白云边。山河霸业三千里,歌舞灵衣五百年。

铁马威神通异域,衮龙书命降中天。偃王遗种班班在,好乞韩碑记邈绵。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四首 其四

宋代 汪藻

春到花仍笑,时危笛自哀。平城隆准去,瓜步佛狸来。

地下皆冤肉,人间半劫灰。只今衰泪眼,那得向君开。

点绛唇·高柳蝉嘶

宋代 汪藻

高柳蝉嘶,采菱歌断秋风起。晚云如髻。湖上山横翠。
帘卷西楼,过雨凉生袂。天如水。画楼十二。有个人同倚。

题张资政汝川图九首 其一 澹岩书堂

宋代 汪藻

昔人曾此结精庐,故老犹存井臼馀。今代子房来卜筑,要看圮上一编书。

汪藻

汪藻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21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