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蔡天任二首 其一

次韵蔡天任二首 其一

宋代 汪藻

远屏郊园谁复过,支筇立到暮钟时。苦无啼鸟坐春去,时见好山缘竹低。

行逢邻僧语一则,绝胜饮客呼三迟。人间万事不关我,以壳自遮如冻龟。

诗人汪藻的古诗

次韵蔡少张遣兴四首 其三

宋代 汪藻

欲吊沈冤处,春江只自深。锄耰元聚守,坞壁要先侵。

吉语行看报,穷愁有底禁。檐花应好在,准拟报同襟。

熊使君垂和漫兴诗次答 其四

宋代 汪藻

儿时也羡刺天飞,投老方知绝百非。酬唱恰成刘与白,分司且住莫言归。

题张资政汝川图九首 其三 虾蟆石

宋代 汪藻

发挥泉石有新图,西蜀蟆颐得尔无。暂作钓璜溪上客,溪神何必问贤愚。

舟行遣兴五首 其一

宋代 汪藻

拥衲无馀事,时闻起柁声。水烟犹作暝,霜鹊已嬉晴。

淼淼人归路,悠悠岁晚情。秖应江海外,随处著馀生。

次韵蔡天任二首 其一

宋代 汪藻

远屏郊园谁复过,支筇立到暮钟时。苦无啼鸟坐春去,时见好山缘竹低。

行逢邻僧语一则,绝胜饮客呼三迟。人间万事不关我,以壳自遮如冻龟。

试闱同宋德操陈纯中登稽古阁晓望

宋代 汪藻

双睫不能熟,疏钟起初晓。危栏扶力上,层初挂云表。

群峰苍玉如,开帘四环绕。向来声利场,自今眼界小。

两君天下士,一见意倾倒。有此风味佳,未受秋思恼。

我昔溪上住,盟言寄鸥鸟。今年纵得来,官事间日少。

樊笼更樊笼,归途天样杳。是处非不佳,千虑舒怀抱。

浮云且东来,吾家隔林杪。境熟断难忘,终念今朝好。

次韵桂林经略李尚书投赠之句三首 其二

宋代 汪藻

东越更新组,南阳别旧庐。中原犹铁马,远使只铜鱼。

荒俗宜深问,遗蛮勿重锄。归来正黄阁,将略自公馀。

次韵蔡少张遣兴四首 其四

宋代 汪藻

坐夺江山险,都忘带与襟。不应囚胆落,亦费庙谋深。

剩作怀归雅,行参解愠琴。君王怜赤子,意岂在南金。

点绛唇·新月娟娟

宋代 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

宋代 汪藻

草草官军渡,悠悠敌骑旋。
方尝勾践胆,已补女娲天。
诸将争阴拱,苍生忍倒悬。
乾坤满群盗,何日是归年!

移守临川曾吉甫以诗见寄次韵答之时吉甫除闽漕未行

宋代 汪藻

朝来剥啄叩门谁,昨夜灯花已报知。腰下夜悬新守印,眼中已见故人诗。

十年且喜朋簪合,千里休言官牒随。问我抽书何日竟,病来编简网蛛丝。

次韵周圣举清溪行二首 其一

宋代 汪藻

君不见国家有纪狂童干,一溪百绕山千盘。竹兵草草儿戏尔,震泽以南心为寒。

初如妖禽啸月晓,忽作聚蚋奔醯酸。九重夜半出秦甲,一麾万里春农安。

书生那知破贼事,且复雪涕论悲端。忆初仓惶挺身走,江湖满地皆惊湍。

仲宣何暇守漳浦,子美仅能投锦官。朝愁烽连海峤起,暮恐彗扫星河翻。

忍饥怖死头抢地,破釜跃鱼苔渍冠。尔时身世狭于掌,俯仰宇宙何时宽。

只今同喜风尘定,慎勿忘忧耽酒圣。要须剩作舂陵行,为洗吴儿百年病。

次汪相韵

宋代 汪藻

几年东阁叹差池,忽见溪山照紫微。千里欢传旌节至,一城争看锦衣归。

敢言刺史分符宠,幸遇诸生鼓瑟希。早晚九重宣诏急,紫阳山下驿尘飞。

次韵周圣举四首 其三

宋代 汪藻

弃甲高于熊耳山,大弨挂壁更须弯。从今江北江南柳,莫遣行人取次攀。

阻溪涨宿诸暨县上省院

宋代 汪藻

暑湿倦行役,依投得禅关。空堂纳清风,坐见香霏还。

积水共天远,高僧与云闲。传闻扁舟人,宿昔庐兹山。

姝者已千载,诸峰高烟鬟。当时功名成,止在谈笑间。

今岂无国士,宸游一何艰。凭高望行朝,小雨犹斑斑。

悼往二首 其一

宋代 汪藻

宿草纵横绿,春归有底忙。百年知有尽,万感要难忘。

欲语如他日,犹疑在我旁。人生今至此,不拟惜流光。

寄呈寿基致政左司二首 其一

宋代 汪藻

年来何事忆莼鲈,家近秋风万顷湖。五马曾同当日渡,二疏今见古人图。

山灵尚勒移文否,田父时遭泥饮无。馀论不妨传四海,君家世世有潜夫。

咏古四首 其二

宋代 汪藻

世事如大弩,人若材官然。乘势易发机,非时劳控弦。

又如大水中,置彼万斛船。虽有帆与樯,亦须风动天。

不见周公瑾,弱龄已飞鶱。不见师尚父,鹰扬在华颠。

彼非生而材,此岂晚乃贤。镃基喻智慧,要必有待焉。

叹息狂驰子,尝为愚者怜。

隆祐太后挽词二首 其一

宋代 汪藻

庆源由魏国,奉祀及宣仁。盛德仪中壸,私恩绝外亲。

长秋期不老,厚夜忽无晨。来岁柔桑绿,谁临茧馆春。

次韵蔡天任二首 其二

宋代 汪藻

一雨真成解人意,翻盆注野却晴时。五更城上鸟乌乐,十日街头樱笋低。

江声即随潮信急,云气欲度山椒迟。吾徒饱饭眼中见,鍊息不应长学龟。

汪藻

汪藻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21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