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王质
和陈阜卿
雨花台下晚江秋,曾对斜阳倒玉舟。自断我当归吊屈,不应君亦未封留。
异时兵里同悲喜,今日樽前再劝酬。怅望佳人云暮合,空遗别恨与汤休。
花友辞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花稠草繁胡不住。春花春林烟日暮,花花惨悽无意绪。
溪可饮,林可啄,饮啄甘香且为乐。呜呼此友兮勿渝约,月明满野松毬落。
次虞枢密九日登高韵
风动旗千干,霜明甲万联。愁边悲有泪,幽燧冷无烟。
杀气藏金钺,台光照玉船。元丰韩相国,故事讲军前。
夜坐起赠范西叔何子方
浓淡云中月吐吞,寒枝惊叶动乌蹲。青荧一点无人对,赖有西风为掩门。
生查子(见梅花)
山水友馀辞 蓼米
无马缠,无虾须,罗裙带,色色无。愿花变流沙,愿花变穿珠。
蓼米,蓼米,秋风易摇入秋水,大平中期难屈指。
一斛珠·风流太守
山友辞 黄栗留
黄栗留,黄栗留,寂寂寞寞传声幽。桃花吹堕杏花起,重叠春冈春树稠。
耳闻之,心萧然,花飞花落溪潺湲。呜呼此友兮真忘言,空山无人春亦寒。
八声甘州(怀张安国)
山友续辞 石耳
我取友兮得石耳,石壁峻嶒下无底。非脾非肾非肝肠,马齿马牙衔不起。
耳无是,耳无非,所思兮何可萎,石笋石花滋石脂。
和沈述之赠权干诗
江枫不敌寸心丹,何待霜雄吏自寒。满眼空空无一佛,举头在在有三官。
毛端解运三千界,脚底常飞九万抟。凫茈馀根挑欲尽,莫忧鲁巷有颜箪。
水调歌头(庆寿)
六角扇二首 其一
一自昭陵掩閟都,龙跳虎卧世间疏。如今纵有千金璧,不博当年十字书。
和黄少誉绿萼梅
绿毛么凤仰衔花,不在山椒即水涯。昔日鬓边能似此,春愁磨尽总成华。
观政堂成上黄少誉二首 其二
颍州丞相旧能名,传到云孙尚典型。月在澄潭心共白,山围宴坐眼同青。
暂离方丈群仙侣,独抱黄庭一卷经。十顷玻璃能几许,看公击水渡南溟。
山水友别辞 茯苓酥
且自伏尔菟,毋劳伏我神。只图滋一啜,不图延千龄。
酥也酥,总弗如,松风浩荡相招呼,呼上青冥山亦无。
燕归梁(送别)
满江红(渔舟)
清平乐(梅影)
别素质(请浙江僧嗣宗住庵)
王质
王质(1135年—1189年),字景文,号雪山,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清平乐(感怀)
送清坚老人宰辰阳四首 其一
集秦国文恭公句寿胡正仲四首 其四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屦鞋
□□□(闻鹃啼)
赠邓东
满江红·整顿乾坤
长相思(渔父)
水调歌头·江水去无极
栗里华阳窝辞 穫西田下噀辞
生查子 见梅花
水友辞 寐卑子
题施大任双桂轩
凤时春(见残梅)
栗里华阳窝辞 笙
秋夜读书三首 其一
和游子明效李长吉体二首 其一
用前韵谢元章惠茶二首 其一
和御制诗五首 其三
八声甘州 其三 读诸葛武侯传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梦
山水友馀辞 婆看蚕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衣
谢王巽泽新火
再题二首 其二
定风波(夜赏海棠)
水调歌头(中秋饮南楼呈范宣抚)
浣溪沙(风感)
栗里华阳窝辞 其一 栗里舟及棹楫
和袁丞海棠
滴滴金(晚眺)
一斛珠(十一月十日知郡宴吴府判坐中赋海棠)
泛兰舟·萧萧乌帽黄衫
题李赞可掀篷梅轴二首 其一
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六
秋夜读书三首 其二
山友辞 不如归去
笛家弄(水际闲行)
题窦伯山小隐诗六首 其四
与张安国围棋胜者命题负者赋诗作藤枕歌
六角扇二首 其二
水友续辞 藕条
山水友馀辞 铜觜
栗里华阳窝辞 琴
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五
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九
山水友馀辞 水涝子
题李白笠钓图
赠徐辉
山水友馀辞 茭白
复和前韵
题真如寺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扇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杖及尘拂子
倦寻芳(渡口酒家)
送刘子开二首 其二
集少陵佳句题和政堂呈使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