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王质
苦楝风方作,桃花水未生。逢村宜早住,趁路莫宵行。
且止青春酒,频添碧涧羹。槐根并马骨,切勿厌官清。
效竹枝体有感四首 其四
江南烟雨梅子肥,稻针刺水青离离。江南风物亦如此,所恨情怀非昔时。
倦寻芳(渡口酒家)
栗里华阳窝辞 居句曲山辞
林屋兮峨嵋,岱宗罗浮兮缭之。幅员既长兮无极,杳烟壑兮云陂。
谷高陵深兮矧昭阳穹庐之翻覆,万春千秋兮句曲。
东麓兮南冈,桂椒萧艾兮同香。湛汧溪兮永碧,岌菌山兮长苍。
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六
浪縠高张碧四垂,游丝欲下不能低。斜阳却恐花成睡,只在天边未肯西。
白羽扇二首 其一
昔卧隆中今渭湄,真龙长御快风飞。出关吹碎儿郎胆,安用军师更指挥。
问王稚川借其父承可诗二首 其一
侍郎墓槚已苍苍,万古江河一锦囊。杜老平生怜骥子,不将衣钵付他郎。
题窦伯山小隐诗六首 其一
栗里柴桑事事无,但言吾亦爱吾庐。扫开秋草门前路,恐有观潮访后湖。
蓦山溪(咏茶)
山友辞 白头翁
白头翁,白头翁,咀嚼浅紫掐深红。树枝翻翻跳山狖,树叶驳驳彫山虫。
不斜飞,不倒挂,一丝掷上一丝下。呜呼此友兮久相同,半衔萝月半杉风。
一斛珠·寒江凝碧
山水友别辞 茯苓酥
且自伏尔菟,毋劳伏我神。只图滋一啜,不图延千龄。
酥也酥,总弗如,松风浩荡相招呼,呼上青冥山亦无。
山友续辞 合蕈
我取友兮得合蕈,山深树底风不进。弹子团栾敷未敷,飞儡腾猿毋口粗。
藤花迷,豆花肥,所思兮焉可遗,溪山撩乱将安归。
山友续辞 槐芽
我取友兮得槐芽,缭陂灌丛饶杂花。才茁嫩荚抽枯桠,涎流山鹊并山鸦。
胶著虻,房著蠊,所思兮安可芟,碧鲜冷淘思露寒。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
渡湖过大浩寺
乱莎茁茁水皴皴,红叶黄花各自春。隔竹叶呼知叟醉,倚松疏懒见僧真。
有时柏子捎衣落,无数松枝刺眼频。山顶斜阳才惨淡,草颠多露已横陈。
枢相宣抚虞公寿雅 其一 汉清
汉水之清,其石粼粼。仁寿公来思,汉水则清。
汉水之浊,其洄澳澳。仁寿公往思,汉水则浊。
农耰于野,不蹂一苗。贾驰于郊,不惊一毛。公在襄阳,民生逍遥。
公来自东,襄民蹙蹙,止公毋西。
公来自吴,襄民蹙蹙,止公毋蜀。
金我襄城,汤我汉江。春我之筐,秋我之箱。
我耄皤皤,公昔年之,而曷捐之。
我孩婴婴,公昔体之,而曷置之。
日月躞躞,勿黧公色。霜露烈烈,勿华公发。
公发勿华,我生则遐。吁彼苍天,佑我皇家。
和张晋彦
白草蒙荒烟,江南似江北。游子无故乡,去住总为客。
平生不如意,江阔见面窄。相逢酒一杯,意气感知识。
代虞枢密宴晁制置口号二首 其一
合奏元和鼓吹声,旌幢交映两辕门。中台上相官仪重,大国诸侯礼数尊。
一会星辰朝北极,八方风雨聚西坤。今朝宾主周旋地,千古英豪气象昏。
一斛珠(有寄)
栗里华阳窝辞 壶觞
乾为天兮为圆,有时兮不然。醒复醒兮日月皆为之右转,醉复醉兮天勿为之左旋。
骛遐观兮北睨,敛孤照兮南䀽。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兮,夫何波浪之瀰漫。
柯栾栾兮我眄,松萧萧兮我抚。阿衡去我兮已远,我独歌兮独舞。
化无舆兮曷乘,尽无宅兮曷归。今茫茫兮何是,昨莽莽兮何非。
王质
王质(1135年—1189年),字景文,号雪山,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何处难忘酒 其四
西江月(感怀)
再题二首 其一
水友辞 鹭鸶
山友续辞 甘菊
水调歌头·云巘在空碧
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九
水友辞 鱼鹰
江城子(席上赋)
题大浩寺
山水友馀辞 金樱子
栗里华阳窝辞 游斜川辞
荷柳松竹赠答 其二 荷逊柳
山友续辞 石耳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巾及冠
滴滴金(晚眺)
山水友馀辞 甜藤
赠黄君
题东林姚贵高书屋
秋夜读书三首 其二
六角扇二首 其一
效竹枝体有感四首 其二
清平乐(梅影)
李南卿西归求语以赠行山谷偈云八万四千关捩子与君一个锁匙开仆亦 ...
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五
题窦伯山小隐诗六首 其四
青门引(寻梅)
赠邓东
别张君玉二首 其一
题邕希孟静室
吊法空
和秋日即事韵二首 其一
送徐圣可十首 其二
六角扇二首 其二
山友辞 泥滑滑
和郭子应二首 其二
山友辞 蕲州鬼
枢相宣抚虞公寿雅 其二 江舻
水友续辞 水芽儿
水调歌头 其一 京口
满江红(春日)
山友辞 画眉儿
寄题陆务观渔隐
水调歌头·淮海一星出
见九华峰有四十馀其最秀者不知孰为九也因作是诗
满江红(幕府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
东流道中
西江月(借江梅蜡梅为意寿董守)
白羽扇二首 其二
临江仙(和徐守圣可)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杖及尘拂子
栗里华阳窝辞 其三 栗里床
宿石溪寺
水调歌头(京口)
过隆中村
和虞相喜雪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