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魏观
云碓波渰没,村船岸系高。树根悬野草,石罅散溪毛。
到处幽怀适,都忘远涉劳。双飞怜白鸟,翠崿绕能遭。
遣子槃往华容族间种田寄安卿章士明
樽酒西郊慰远还,梅花春意正相关。幽栖花好山林下,至乐无如畎亩间。
为说柴桑三径在,肯容莘野一犁閒。斯文更有殷勤祝,烱烱明珠照二鬟。
湖口子槃家春别归
儿女还家我谪官,远行容易别离难。家分行舫方为别,泪满征衣不忍看。
江汉烟波秋欲暮,湓湖风雨晓初寒。小孙最是关情处,顿足呼爷语更酸。
宁国溪上四首 其三
石发连芳草,溪花映碧苔。肃霜千里思,明月一舟开。
鼎沸茶初煮,炉香栗自煨。忽添诗兴好,细雨白鸥回。
建不溪涨大作感怀(二首)
建德县三十韵
两浙寄子栗家书
宁国溪上 其一
青山如旧识,迢递送行舟。故里一丘乐,归心千叠愁。
树腰红日转,沙尾白云流。李郭多仙气,飘飘想并游。
旧大本堂
黄坡县感怀
狄人城边芳草多,君王立马高高坡。将军射雉城头上,回首天涯劳远望。
湖又雨过泥水深,水深溪路嗟难寻。归来西陵日当午,惟有青山在樽俎。
宁国溪上四首 其一
轇轕山环水,沿洄水绕山。鸟啼山翠里,人语水声间。
茅屋连溪坞,松舟系浅湾。村翁驱犊处,溪女得鱼还。
离寿昌县
溪上徐徐上小舟,满前风物眩吟眸。鸟回曲径冲花落,浪激层滩触石流。
贯网有鱼供午馔,罄瓶无酒破春愁。沿洄处处嘉山水,恰似吾蒲旧日游。
赠襄阳杨守将
曾扈銮舆上玉京,更持武节定西兵。绣裳日射麒麟阁,玉帐云寒骠骑营。
竹树晴烟浮楚甸,柳花春雨隔樊城。群儿拍手襄阳道,应为将军播颂声。
遂安舟中 其二
白雪山
清梦悠悠绕故林,书窗皎皎白云深。法曹千里动归思,处士十年留野心。
石砚昼封涵雨润,岩扉朝度带松阴。何当劝尽杯中物,副我还山旧日阴。
次韵吴子祥溪行有怀吾蒲而作 其一
绝似幽栖处,柴门瞰竹墟。未能忘志遂,且遣病眸舒。
莼上邀黄耇,花前煮白鱼。近来儿侄辈,此乐定何如。
襄阳赵太守
下车人说使君明,书罢黄堂逸兴生。鸟度春阴归汉甸,江含云影护襄城。
竹间题壁知僧姓,花下看碑识吏情。圣代民和推妙选,御屏高处列芳名。
次韵蒲察少府出入韵
遂安舟中
题遂安童氏清远池亭二首 其一
风轩月榭迥无尘,池上新亭更可人。数点落花青嶂雨,四时流水碧桃春。
石梁把钓儿嬉惯,山径携诗客过频。世道只今优暇少,偶然琴鹤且相亲。
大本堂二首 其一
翠葆葳蕤九凤旗,东华遥望立多时。都堂启事貂蝉集,率卫轮班虎豹驰。
月绕珠帘升讲席,花迎金辂肃朝仪。六王炳炳前星后,珠纬联辉上玉墀。
魏观
(?—1374)元明间湖广蒲圻人,字杞山。元末隐居蒲山。朱元璋下武昌,聘授平江学正,累迁两淮都转运使,入为起居注,受命侍太子读书,授诸王经。迁国子祭酒。以老乞归。五年,以荐出知苏州府,尽改前守苛政。旋以改张士诚废宫(即元府治旧址)为府治,触太祖怒,与名士高启同时被杀。有《蒲山牧唱》、《蒲山集》。 ► 52篇诗文
逢仙岭(处州松阳县山也)
舟发金沙
阚县尹
筠艭
建德溪涨大作感怀二首 其一
大本堂(二首)
夜宿新河口二首 其二
寄都昌胡君茂处士
夜宿新河口二首 其一
送陈秀才宪
南康阻风
午门阙上
留别刘贡士汝弼
大将军徐丞相平定中原振旅还朝上御龙江亭命
遂安舟中 其三
避地莼滨偶成
次韵陈廉使见寄
夜宿新河口(二首)
宁国溪上(四首)
大同江口舍舟而涂抵樊昌四十里纪实
次韵遂安诸生洪诜
桃源县送颜以仁回鼎城
次韵吴子祥溪行有怀吾蒲而作 其二
郑国公常茂等授经大本堂
东流县
留题明因寺
题遂安童氏清远池亭二首 其二
到三山马汝舟家在常德欲托附书与李泰适安
二年十一月和暖如春上游观上苑召侍臣危素宋
早朝武楼
复用前韵答汪汇掾郎
至严州遗文员外焕代致其母平安意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