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阚县尹

阚县尹

明代 魏观

襄人齐拍手,官政喜清和。
竹树烟光合,花封春意多。
山中无吏迹,江上有渔歌。
偃室如招士,庞公试一过。

诗人魏观的古诗

逢仙岭(处州松阳县山也)

明代 魏观

逢仙之岭皆悬崖,下有溪水青于苔。
丹枫吹过水西去,白鸟飞上崖边来。
行道一翁心甚急,石磴硗磝行不及。
前临绝壑后深岩,欲避前呵无处立。

大本堂二首 其一

明代 魏观

翠葆葳蕤九凤旗,东华遥望立多时。都堂启事貂蝉集,率卫轮班虎豹驰。

月绕珠帘升讲席,花迎金辂肃朝仪。六王炳炳前星后,珠纬联辉上玉墀。

夜宿新河口二首 其一

明代 魏观

舟人劳暂息,舣棹近柴扉。月过渔舟迥,星流鹤渚微。

愁心千绪集,归计十年违。只有贫如故,秋深尚葛衣。

复用前韵答汪汇掾郎

明代 魏观

沙头白叟送行舟,舟上青山豁病眸。一苇载云归晚溆,百花吹雨入春流。

情深湘瑟方凝梦,声婉吴歌复送愁。赖有良朋解知己,不时呼酒话同游。

遂安舟中

明代 魏观

溪径斜斜入,柴门侧侧开。
一牛临水立,双鸭避舟回。
病眼青山豁,归心白发催。
何因莼浦上,野老共传杯。

建德县三十韵

明代 魏观

乘舟至建德,颇爱山水清。
山水虽可爱,人烟苦凋零。
种麦当县前,迂径入县庭。
瓦烁存故基,小小才有厅。
父老匍匐来,形影何伶仃。
再拜泣且言:“弊邑频遭兵。
大则吴楚交,小则侯许征。
逆彼族必夷,顺此身必刑。
逃者冻馁连,窜者疾疫并。
所剩无几户,家家无全丁。
爰从甲辰秋,始见官府明。
令簿来抚绥,曲尽父母诚。
流离渐怀归,沈疴渐苏醒。
田菜固多荒,未免赋役征。
里长纷并缘,科需取余赢。
”语意殊可怜,推言慰其情。
去岁郡守朝,纶音细叮咛:“民为邦之本,本固邦则宁。
今而重伤残,救恤诚在卿。
譬犹涧中鱼,鱼乐涧欲盈。
又如水载舟,水激舟必倾。
此道垂昭昭,卿等当力行。
军乏捐冗条,力役止缮营。
治则待以宽,罚则裁以轻。
耕稼勖有时,教卷资有成。
苟或负所期,宪度亟尔惩。
”恳恳数百言,官庶曾共听。
矧是半月余,捷音下三城。
疆土益广远,礼乐逾作兴。
于叟宜勉旃,行将庆升平。

宁国溪上四首 其三

明代 魏观

石发连芳草,溪花映碧苔。肃霜千里思,明月一舟开。

鼎沸茶初煮,炉香栗自煨。忽添诗兴好,细雨白鸥回。

留题明因寺

明代 魏观

石磴迢迢带夕曛,松房初启妙香焚。窗前峭壁悬青雨,屋上流泉绕白云。

山翠湿衣僧未觉,岩花落帽客先闻。田家见说来修祀,铃磬宣经至夜分。

夜宿新河口(二首)

明代 魏观

舟人劳暂息,舣棹近柴扉。
月过渔舟迥,星流鹤渚微。
愁心千绪集,归计十年违。
只有贫如故,秋深尚葛衣。¤

旧大本堂

明代 魏观

玉署储书紫禁东,宛然麟凤穆清风。
云开奎璧天光合,日射蓬莱御气通。
炬炳莲花归学士,灯然梨杖致仙翁。
詹吴宋乐皆时彦,撰述承恩昼夜同。

午门阙上

明代 魏观

旌旗旖旎集中衢,日上金桥剑佩趋。
双阙云中开凤扇,六王天上捧龙舆。
成均被命仍敷教,大本承恩复说书。
殊渥无涯嗟未报,几回退食重踟蹰。

离寿昌县

明代 魏观

溪上徐徐上小舟,满前风物眩吟眸。鸟回曲径冲花落,浪激层滩触石流。

贯网有鱼供午馔,罄瓶无酒破春愁。沿洄处处嘉山水,恰似吾蒲旧日游。

南康阻风

明代 魏观

两日风涛阻客舟,山城邂逅散离忧。松枝城市逢樵隐,蓬鬓携家愧宦游。

天际五峰仍耐老,云间双剑欲横秋。匡庐许我巢松去,咫尺攀缘到上头。

黄坡县感怀

明代 魏观

狄人城边芳草多,君王立马高高坡。将军射雉城头上,回首天涯劳远望。

湖又雨过泥水深,水深溪路嗟难寻。归来西陵日当午,惟有青山在樽俎。

大本堂(二首)

明代 魏观

六斋帝子联龙衮,三岛神仙列雁行。
绣毂青鸾金羽盖,锦鞯白马紫游缰。
御沟细柳云生暖,禁御飞花雨送凉。
郑国书闻能一一,玉炉清昼为分香。

宁国溪上(四首)

明代 魏观

轇輵山环水,沿洄水绕山。
鸟啼山翠里,人语水声间。
茅屋连溪坞,松舟系浅湾。
村翁驱犊处,溪女得鱼还。¤

遣子槃往华容族间种田寄安卿章士明

明代 魏观

樽酒西郊慰远还,梅花春意正相关。幽栖花好山林下,至乐无如畎亩间。

为说柴桑三径在,肯容莘野一犁閒。斯文更有殷勤祝,烱烱明珠照二鬟。

筠艭

明代 魏观

淇澳茅庐仅一间,宛如乘棹竹溪湾。芙蓉秋水三千顷,翠黛春风十二鬟。

凤管制来遗谱在,渔竿归去钓丝閒。湘滨已有沿洄约,六逸清风信可攀。

次韵陈廉使见寄

明代 魏观

三月雰雰雨,曾无两日晴。
旅怀常寂寞,佳节负清明。
野树暮云合,山溪春水平。
彭郎有音信,处处避回兵。

郑国公常茂等授经大本堂

明代 魏观

郑国蕲侯弟子群,储闱时得奉殷勤。
宫花细浥研朱露,禁柳微溅洒墨云。
御气日从双阙望,书声时彻九重闻。
楚王可是推仁爱,临帖常容半席分。
魏观

魏观

(?—1374)元明间湖广蒲圻人,字杞山。元末隐居蒲山。朱元璋下武昌,聘授平江学正,累迁两淮都转运使,入为起居注,受命侍太子读书,授诸王经。迁国子祭酒。以老乞归。五年,以荐出知苏州府,尽改前守苛政。旋以改张士诚废宫(即元府治旧址)为府治,触太祖怒,与名士高启同时被杀。有《蒲山牧唱》、《蒲山集》。 ► 5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