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寿安县君挽词一首

寿安县君挽词一首

宋代 韦骧

乡党推贤懿,宗姻慕孝慈。享年非及耄,造物固难知。

神护铭旌远,龟从葬宅宜。幽冥复何恨,夫子映清时。

诗人韦骧的古诗

和闻新制间岁贡士

宋代 韦骧

五载兴贤日月疏,间关多是老閒居。朝廷远虑淹才敝,郡国新颁间岁书。

士子将期贺空谷,诗人当复兴嘉鱼。无能自愧逢辰早,已脱犁锄就栈车。

和潘倅通甫游狼山寺三首 其二

宋代 韦骧

参天云木覆危冈,下瞰丛林释氏坊。图按古今询露井,水分淮浙看风樯。

清才得景吟还健,浩气登高力更强。公暇此游真可乐,纷纷何算少年场。

初睡

宋代 韦骧

冻云卷尽月华清,寒气棱棱夜转生。一卷古书齐万虑,满杯醇酎卧三更。

附炎鄙态悲时薄,养僻孤踪任俗评。旷逸最便朝睡美,邻鸡不用再三鸣。

送吴圣取给事

宋代 韦骧

忠嘉早结九重知,隙驷徒惊晷景驰。祥鼓驷琴犹累月,恩除青琐已先期。

秋风惨处违丘垄,霜柳疏中即路岐。得志泽民贤者事,伫观功业映清时。

步云亭

宋代 韦骧

官居潇洒并城壖,城上危亭势屹然。庨豁上檐通日月,回环千里见山川。

凌虚迥绝寻常地,据要追吟尺五天。莫讶白云随步起,望中祠宇指梅仙。

探后园桃花二首 其二

宋代 韦骧

藉草开樽往兴深,摇花落盏十分斟。当时已有今年约,肯放花残负赏心。

和观雪二十韵

宋代 韦骧

纷纷随朔吹,及物任洪纤。足以称为瑞,疏哉比撒盐。

朝飞收羽翼,夜象晦钩钤。农望先知喜,童心岂易厌。

对疑银界色,啖胜露华甜。寸隙期皆遍,微埃迥不兼。

豪筵宾酒壮,远塞虏兵歼。长坂愁羁旅,空山困隐潜。

尘怀经岁挠,清兴此时添。已变琼铺砌,还惊絮扑帘。

扁舟谁念戴,采笔自追淹。野思生犹浅,诗情雅若爓。

凝眸万顷白,引袖六花尖。和寡思琴操,赀高忆酒帘。

江潮云盖水,楼阁玉妆檐。折竹惊寒雀,衰葭拥暮鹣。

冷官饶寂寞,僻邑养安恬。坐患凶年久,行忧疠气渐。

探深评尺咫,均庆及闾阎。仰恃贤侯德,无劳太史占。

自峡之夔过竹竿山

宋代 韦骧

行路始知难,覆盆千石间。为逃人鲊瓮,敢惮竹竿山。

晚日群峰碧,春风两鬓班。何时似都护,还度玉门关。

送张公度之官南安

宋代 韦骧

尽道清时多汲引,夫何高翮尚卑栖。迢迢别乘欣然去,苒苒轻装寡所赍。

坐想推馀先峤北,行闻流誉出江西。更将学行规逢掖,桃李无言下自蹊。

石都讲仲谟挽辞二首 其一

宋代 韦骧

高翮欲腾超,年华忽早彫。名言在宗室,休誉满公朝。

卜远灵舆逝,伤春挽铎摇。南明此时路,花草为萧条。

再咏黄石榴花二首 其二

宋代 韦骧

佳人最爱石榴红,染作轻裙步履同。唯有此花难入意,任教荣悴逐薰风。

复用前韵谢和鄙篇以送行县

宋代 韦骧

耐冲晓雾狐裘密,乱踏寒霜马蹄逸。遍行属邑敢惮劳,乐岁偿逋民易出。

云间想恋双旌色,跋辔长坡首频侧。更怀珍句重见酬,一颗骊珠探颔得。

席间和向辟之元夜 其一

宋代 韦骧

令节伸眉且自宽,与民同乐是民官。宴酣民为残更促,醉兀何妨万目观。

舞袖飘飘凌夜月,灯山闪闪战春寒。孤城谁谓萧疏甚,无愧途人即可欢。

延和引对

宋代 韦骧

昔年便殿拜恩光,今日重来惨肺肠。螭陛载瞻新侍从,龙颜如仰旧君王。

星霜一纪逡巡过,膏泽三朝次第当。埃壒尚能禆泰岳,岂无忠谊报明昌。

元正二日小宴呈席客

宋代 韦骧

二日新年半月春,朝来小雨破轻尘。依稀来雪梅枝老,彷佛笼金柳色匀。

投隙会并宜勉强,转头光景祇逡巡。不应万点花飞后,方许伤多酒入唇。

咏唐史 房琯

宋代 韦骧

蜀途赴难忠虽固,车战亡师咎已深。天子未归京未复,不知何暇有琴心。

忠州木莲花二绝 其一

宋代 韦骧

乔木开花似水莲,画图远自昔人传。化工既许殊凡品,落在遐方亦可怜。

和道中咏怀

宋代 韦骧

酒轶刘伶颂,茶高陆羽经。庶几延笑语,何事驻长亭。

次夕宿省再用前韵呈同舍

宋代 韦骧

凛烈寒威著寝衣,中台独宿夜分时。郎潜已叹斑冯鬓,幼学空思下董帷。

直舍孤灯生晕浅,禁垣清漏送声迟。何年追语今宵事,笑向江湖理钓丝。

和贾尉女真花

宋代 韦骧

只恐繁云炽碧空,火龙昼跃汗随风。飘来翠叶亭亭处,滴出芳葩点点红。

最美虚心如有待,直饶润色更无浓。主人为尔邀宾醉,狼藉杯盘晚照中。

韦骧

韦骧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61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