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思五首 其二

春思五首 其二

宋代 韦骧

香心夭艳尚包藏,蜂蝶优游苦未忙。何处纸鸢飞白昼,几家归燕认雕梁。

诗人韦骧的古诗

龟峰 其二

宋代 韦骧

龟凤猿鳌各定名,峰峰峭怪倚青冥。也知造物无情甚,凝结如何特肖形。

舍绮霞阁五首呈石丈职方 其三 枯荷

宋代 韦骧

绿萍漂合旧根斜,独恨来迟过了花。不见离披照秋水,尽依名阁作馀霞。

州宅牡丹盛开蒙剪栏中奇品见赠仍属为短歌于席上

宋代 韦骧

永阳州宅如仙隐,花药妆春有畦畛。牡丹开处綵为栏,翠幕障风怯风紧。

日高花醒一开筵,酒盏照花花自哂。东君不负禁林人,猛放滂葩肆钩引。

莫教狂雨妒清欢,狂雨来时似秋槿。主人爱客令剪送,一朵綵云离玉笋。

饮量恨非千丈陂,欲吸百嘲还噪吻。殷勤厚意不可酬,谩作短歌羞不敏。

十月十二日早按行临汀遇大雷电而雨

宋代 韦骧

传车十月到长汀,郁奥犹如暑气生。经夕山川带云雾,凌晨雷雨动檐楹。

乍逢旅客殊多怪,惯见邦人悄不惊。聊作小诗传所遇,他年稳坐活平生。

和岑岩起见寄三绝 其一

宋代 韦骧

别来凡历几重山,又报兼途策马还。而我病躯方觉健,喜时觞酒助谈间。

睦州千峰榭二首 其二

宋代 韦骧

层基突兀倚晴空,碧嶂回环势复重。秀色嶂时侵画隼,苍烟尽日卧乌龙。

严公滩近增幽概,方叟诗存得旧踪。贤守葺遗殊众好,政閒把酒看千峰。

与世美奉诏旨分督决狱甲戌判袂之武阳壬午还宿中兴寺而得世美自延 ...

宋代 韦骧

盛暑宵忧动邃旒,敕催诸道决累囚。承流宣泽弥兢惕,履险航湍敢滞留。

南北分驰才数夕,重轻释繫已三州。高材想尽哀矜意,美疢当从勿药瘳。

遣兴一绝

宋代 韦骧

睡思容易醒,辗转衾裯单。今宵听风竹,始觉窗外寒。

送张公度之官南安

宋代 韦骧

尽道清时多汲引,夫何高翮尚卑栖。迢迢别乘欣然去,苒苒轻装寡所赍。

坐想推馀先峤北,行闻流誉出江西。更将学行规逢掖,桃李无言下自蹊。

洛阳春(丁香花)

宋代 韦骧

冷艳幽香奇绝。粉金裁雪。无端又欲恨春风,恨不解、千千结。
曲槛小池清切。倚烟笼月。佳人纤手傍柔条,似不忍、轻攀折。

千佛岩读书寄内

宋代 韦骧

官期未迫暂閒身,敩学岩居及夜分。霜落学山寒切骨,风号万木响连云。

有民勿谓书休读,无术当知政必棼。独宿不辞应会我,功名富贵本辛勤。

和正闰晦日

宋代 韦骧

孟陬闰晦半春光,夜刻初消昼刻强。谷鸟刻声皆得意,林花无处不飘香。

池经夕雨添新渌,柳舞东风发故狂。亭压高城延过躅,湛然清兴引杯长。

暮春对景书怀

宋代 韦骧

一番新雨洗楼台,何处红芳不烂开。春色渐随流水去,薰风还入弄琴来。

梁巢戢戢鸣雏燕,林叶阴阴覆老梅。遇景乘时须自适,江头每到日西回。

次韵和同时到院

宋代 韦骧

各沿台檄会平番,萍水金溪隔万山。两处水期仗官驿,一时交际到江关。

如何远趾符同甚,岂是诚心吻合间。案牍牵仍毋易视,囚情未得莫优閒。

送皮献臣郎中赴河朔

宋代 韦骧

明公器业真无敌,术学精深贯今昔。胸中学变勇所为,韬养许谁窥畛域。

立朝壮齿名已高,君相都俞采风迹。擢从畿邑超等伦,寘之计府凭宣力。

古来才盛多见排,议论波涛起寻尺。剖符江表虽左迁,愤恤何尝动颜色。

惟思补报诚益勤,奚翅循墙惊宠锡。锄奸整敝皆得要,百事详求不容隙。

宜阳编户十万馀,疲瘵弥年逢药石。旄倪爱戴忧公去,口颂心祈继朝夕。

除书忽尔天上来,借寇无缘徒怅惜。汝曹固恨夺慈父,上意其如念河北。

河北近罹灾变深,垫溺之馀病艰食。经营调度难其任,正是庙堂精选择。

此时委寄非平时,贤者岂辞当远适。长川六月风云爽,苒苒双旌标画鹢。

送行拥岸车马稠,恋德尤多泪沾臆。袁民慎勿挽公舟,蚤看公归广膏泽。

护国院十咏 其二 香炉峰

宋代 韦骧

由来元化作钧陶,赋象香炉峰势高。恰似羌庐山下见,不容太白独抽毫。

又和九日有怀见寄

宋代 韦骧

九日风光不可辜,更堪潇洒在江隅。兴如堪水真能适,诗比齐山亦自娱。

莫向三秋悲齿发,须将一醉等贤愚。酒阑忽忆胶东路,跋马随轩望上都。

和庭橘

宋代 韦骧

常思洞庭橘,美实冠南方。雪蘤千林谢,金衣万顷黄。

辉光依泽国,彷佛在仙乡。沈咏滋迎露,韦诗寄待霜。

远邦方渴想,邻圃得清香。未用矜封户,何如助釂觞。

分甘音尚阻,抽思韵空长。岂必三吴渚,宁烦一苇航。

支筇即可到,反掌便堪尝。慰我东南梦,殷勤送斐章。

琅邪三十二咏 其二十八 望日台

宋代 韦骧

曾有长安客,题为望日台。樵苏人不测,到此亦裴回。

咏唐史 李揆

宋代 韦骧

献替初虽有可贤,忌能遭贬是谁愆。獐头鼠目言何易,重困江湖十五年。

韦骧

韦骧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61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