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韦骧
星火州符气势豪,敢辞承乏赋贤劳。设施每恐无能及,旷责还忧不可逃。
捕鼠孰淹睎骥足,解牛难任割鸡刀。愿令樗散归閒邑,更使潜心缘饰高。
回宿故县驿
回首边城暮霭轻,乱山深处宿归程。流泉绕榻鸣寒夜,别是劳生一段清。
和李信臣游南岩
秋云沓沓锁秋岩,怪木森森荫碧潭。游骑去时平野晓,老僧迎处满衣岚。
何人自塑临泓水,近古遗棺撼石龛。我忆昔年曾此醉,却嗟今日辍陪参。
游齐州灵岩四首 其二
东国名高独此岩,群峰环抱自韬钤。道场峰寂规风古,禅室空疏杖喝严。
木落有时飘殿角,云寒终日蔽山尖。不知双鹤归何处,留得灵泉与众甜。
九日凤凰寺
节物惊重九,区区尚山行。固无登高约,迟明即修程。
下马入古寺,榜悬凤凰名。来巢古所传,至今得徽称。
拂席坐其堂,耳目一以清。歘然壮稚集,往往持盘罂。
问其何以至,云此谢秋成。年年当此时,村落相经营。
薄具
予枕屏书叔夜养生论而孙楚材观之有诗相示遂次来韵以答
枕外霜屏手自书,数千微指慰焦枯。乘时岂羡鹏飞海,悖理须讥马守闾。
治气养心予所慕,长生久视古非无。喜君与我同兹好,免蠹当终学户枢。
又和所示
布鼓微声强自信,两篇响答语惊人。连城自我忻怀宝,八字凭谁叹受辛。
岂为傥来轻有动,但能恬守即安贫。相期厚养忘多欲,莫似豚蹄祝满囷。
上巳日赣川忆东湖
韶光强半已消除,峤北芳华眼不辜。黄鸟北林金闪铄,紫荆铺地锦模糊。
持循畏简催胥吏,整顿归鞍戒仆夫。传语东风为加意,少留花卉在东湖。
咏唐史 柳浑
刑宽毁玉回天怒,智料渝盟识虏情。延赏见跻终不愠,陶陶谁似柳宜城。
宿坛石驿六首 其四
求官穷僻本藏头,远冒风霜不自由。岂是有才如硕鼠,可能无术似蜗牛。
和潘倅通甫游狼山寺三首 其三
谯门南向是狼山,车马朝行意思宽。风散落花红糁糁,日随飞盖翠团团。
望穷沧海尘寰小,坐逼空岩昼景寒。三伏生秋有馀地,无人画与雍州看。
伯瞻郎中生日
瑞气飘飘贯斗牛,当时贻庆在南州。太平时盛高贤出,造化功成万物秋。
侯国几年凝课最,相门今日足风流。祝公寿与灵椿等,庶得胸中尽壮犹。
琅邪三十二咏 其七 薛老桥
流泉渟处阔,跨石石桥横。题柱无踪迹,茫然薛老名。
和刘公舒见示生日诗
衰迟何幸枉佳章,远引吾宗及汉唐。户挂桑蓬当日喜,毫挥珠玉此时光。
欣临爱景披辞藻,怯向清飙动鬓霜。松柏由来交茂悦,愿回善颂岁寒芳。
暮春对景书怀
一番新雨洗楼台,何处红芳不烂开。春色渐随流水去,薰风还入弄琴来。
梁巢戢戢鸣雏燕,林叶阴阴覆老梅。遇景乘时须自适,江头每到日西回。
陈公武中散生日
身作名卿早挂冠,饮冰清节久坚完。门弧远想当年庆,寿盏宜深此日欢。
簪绂诜诜侍佳宴,弦匏苒苒战轻寒。葭莩敢以诗为献,唯祝公如卫武安。
减字木兰花(春词)
和朱伯英新州诗见寄二首 其一
武川当日一分襟,会合乖期向武林。从此合辰不相比,由来岁月渐加深。
书邮远道烦新寄,诗社前盟约再寻。何以报君双白璧,南楼高处独萦心。
谒梓潼庙
英威凛凛愯西州,血食潼江度几秋。曾运阴兵摧贼垒,每均甘泽惠农畴。
翠帏半捲香烟动,金榜高题日影浮。暂止轺车聊一奠,肯将曲祷累神休。
过法宁僧舍
积阴卷尽见朝阳,更入云林古道场。疏旷襟怀终久在,暂离簿领已清狂。
十月十二日早按行临汀遇大雷电而雨
传车十月到长汀,郁奥犹如暑气生。经夕山川带云雾,凌晨雷雨动檐楹。
乍逢旅客殊多怪,惯见邦人悄不惊。聊作小诗传所遇,他年稳坐活平生。
韦骧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雨中观白莲一首
腊月十八日乙卯立春丁卯会饮开元呈信道中丞
避雨大明寺
和颜长道见寄
九日示寿隆 其二
次韵和同时到院
题虎峰真师壁
咏唐史 二阎
摆绣鸡 其二
昨日辄以鄙句奉谢重辱长篇为贶再藉来韵和答次韵
过龙洞
凌翠阁 其四
咏唐史 韦坚
和石丈职方长春花
寄孙叔康
寄橘柚
度烂溪
赋金橘得曲字
和刘公舒题步云亭
寿安县君挽词一首
过故平
茅亭观雨中杏花得中字
初入淮上
再用前韵为感春喜会二首酬德夫 其二
残春 其一
九日示寿隆 其一
睦州千峰榭二首 其一
汴上榆柳
沁园春(廷评拜官)
又和告成寺
游金柱观瀑泉
较试将毕呈彦衡察院上官
自守
宿坛石驿六首 其一
遣兴一绝
初上汴舟思归
宿泰宁县驿
咏唐史 戴至德
和赵达夫元夕礼闱锁宿
次韵社日且以善谑
和潘通甫中春即事
过笠泽三贤堂诗三首 其一 鸱夷
栩栩亭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 其十一 绣衣石榻
石都讲仲谟挽辞二首 其一
得陈安道书知移邑名次
和淮阳颜长道见寄
和木香花
次韵推官东庵
赋新笋
宣赦回马上口占
四月一日西池作
宿坛石驿六首 其二
咏八仙 鼓琴
至苍溪
咏唐史 房琯
琅邪三十二咏 其十六 庶子泉
谢岩起寄凤团茶
冷风阁
和会饮牡丹丛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