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韦骧
汴水方穷到淮水,大船蹇蹇拒风行。不知静里千帆过,唯喜空中一派清。
秋气已残山态老,夕阳未尽浪花明。牧儿随队閒无事,强作歌声和橹声。
咏八仙 横笛
不是乐繁音,吹扬兴自深。数杯醇酎罢,更学水龙吟。
琅邪三十二咏 其十 石流渠
凿渠疏白石,绕槛走清泉。不为流觞醉,来当涤万缘。
幽谷谢惠新酿家馔奉亲
花里深深使语传,银壶乘酒副珍鲜。翰林旧德垂情至,鹤发慈亲荷惠偏。
寿盏此时添乐只,綵衣今日倍忻然。却吟鄙句通铃阁,匪报尤惭木李篇。
洛阳春(丁香花)
和宇文伯修侍郎会中和堂二首 其二
华构峥嵘倚碧霄,开筵潇洒聚英僚。衣沾翠霭天收雨,目送银山海上潮。
半日清欢浃觞咏,几番凉吹韵笙箫。醺酣老客依帡庇,归隐而今岂俟招。
送周开祖赴阙引对
君繇雁荡解官时,我亦琅邪受代归。邂逅亦乡方道旧,逡巡行舸又成违。
十年离合都如梦,千里冲蒙勿自欷。况是枫庭将奏课,好摅奇蕴动恩辉。
和信臣游简夫太丞申园
洞门流水地仙家,弃禄归来饵晓霞。不比钟山多怨语,未饶金谷足名花。
风弦静舞千龄鹤,夜枕閒听一部蛙。此乐人间无觅处,只应天畔有灵槎。
刘握大夫挽词二首 其一
平生端素履,四纪仕清朝。移守将前迈,修龄忽后彫。
琴书遗淡泊,几杖舍逍遥。有子光承绩,幽堂慰寂寥。
和简夫游南岩
古寺因山半翠微,跻攀危蹬上云扉。祇应攀色随秋吹,还似红尘染客衣。
子贱鸣弦方暇逸,渊明解绶已来归。吾侪幸得陪清览,相与优游养道肥。
再和春寒次来韵
云迷晓日山头闇,风落春梅水面香。十里落原皆有趣,一番歌吹从寻芳。
佳辰浩荡情怀惬,化国优游晷刻长。更把高才酬胜景,他年吟诵倍难忘。
和朱伯英新州诗见寄二首 其一
武川当日一分襟,会合乖期向武林。从此合辰不相比,由来岁月渐加深。
书邮远道烦新寄,诗社前盟约再寻。何以报君双白璧,南楼高处独萦心。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 其一 宿云亭
无心固无恋,犹爱宿危檐。况复寻幽客,高情岂易厌。
咏八仙 呵欠
引手如双翼,俄然一欠伸。须臾端顾盼,别是好精神。
螗啼岭
臲卼肩舆半侧身,嵚岖石磴但无尘。山行岖隶难成列,路转前驱却向人。
更瞰江潭尤觉险,独怜桃李解妆春。他时跃马康庄稳,莫忘攲危蹙頞频。
又和彦常试院即事 其二
天寒帘幕气萧骚,终日披文不厌劳。但有诚心禆藻鉴,敢矜明目察秋毫。
玙璠启袭光难掩,雕鹗凌虚势自高。号奏身閒无一事,唱酬尤喜得诗豪。
贾尉见迫给廪因以诗戏
月粟见须何太迫,贱生奔走正无聊。蕲君勿虑晨炊绝,吾党而今解折腰。
予枕屏书叔夜养生论而孙楚材观之有诗相示遂次来韵以答
枕外霜屏手自书,数千微指慰焦枯。乘时岂羡鹏飞海,悖理须讥马守闾。
治气养心予所慕,长生久视古非无。喜君与我同兹好,免蠹当终学户枢。
咏唐史 李适之
矿金言率遇参商,罢相还歌乐圣章。怖死宜春中奸贼,令人扼腕痛其亡。
永康徐尉次寄颜令诗韵见寄因以前韵酬答
柅车为别始中秋,遽见霜朝爱景浮。自愧马期无少暇,祗应梅福有清游。
殷勤好句能相寄,哦咏幽斋岂便休。此段情怀何所似,月明更上庾公楼。
游宝盖岩
度溪履险得幽岩,欲去徘徊意尚贪。吏部祝融峰下句,未宜留此付镌镵。
韦骧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致政孙大夫挽词
和吕景纯以梅花盛开见寄
再咏黄石榴花二首 其一
迎亲来毕幼妹之嫁久雨稽阻思望而作一首
和朱伯英元夕
次韵推官东庵
春思五首 其五
又和孙太守琅山席上
又次前韵答所和诗
荆林道中示孙张二君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 其十一 绣衣石榻
和新竹
太守孙叔康下车
和岑岩起见寄三绝 其三
次韵周开祖清明会景之作
和颜长道见寄
寄邓舍人二首 其二
谢太守惠家园瓜
再用前韵为感春喜会二首酬德夫 其二
寄李世美
望崖上
咏八仙 爬背
摆绣鸡 其一
得董都官书因为寄四首 其二
中夏偶成
次韵和陈图南见喜权金部
五月三日见萱草一枝
董公肃都官被命倅南海以当分符之寄南归道中贶书因以诗为寄一首
琅邪三十二咏 其十二 回马岭
暮春对景书怀
和龚簿同辨金剑源
又和彦常试院即事 其三
和邓舍人读之罘碑二十韵
和答韩循之送行诗
送吴圣取给事
送刘诚夫江阴狱掾
和叔康首夏书怀五首 其三
和喻明仲题纯粹大师虚一轩诗
游齐州灵岩四首 其四
权东阳既久求归武川上守倅 章守
和观雪二十韵
寿安县君挽词一首
和樱桃花开帐
都竹道中
送潘簿还侍下
和潘通甫芍药十韵
和閒步城上率游城南
和淮阳颜长道见寄
偶疾未平不得预龙蟠之游辄成诗以迓还旆
御爱山
石都讲仲谟挽辞二首 其二
和宝严阁
再和答篇
洞庭即事 其一
谢朱伯英遗诗
和孙叔康探梅二十八韵
和久雨
忠州木莲花二绝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