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韦骧
昔年曾遇九江秋,引睇庐山不及游。行役今朝垂欲到,无端牵制又回辀。
游武夷山寄曹子方
访寻仙迹览群峰,诘曲清溪两桨通。幡念不成秋后约,独游还与未来同。
减字木兰花(劝饮词)
和社日小饮
挑菜佳辰过夕醺,又逢春社举清樽。不为归遗东方态,且对韶妍一醉昏。
去冬留题管节堂世美朝请今夏按部过之为诗见贲辄次韵奉和
拙句惭先刻,佳章幸继游。褒题踰八字,传咏入中州。
舍馆仍增丽,时炎倏变秋。悠悠想清思,长似建溪流。
留题南剑州延平阁
危阁横空待胜游,登临尽道冠南州。面分列嶂环群秀,坐看双溪会一流。
斜纳朝晖长易旦,逆消暑气每先秋。更传宝剑深潭近,半夜寒光射斗牛。
县斋即事
比来庭讼少,拙令称幽潜。爱日开朝幌,看云捲画帘。
澄神烹茗粥,忆古检书签。菽水清多乐,溪山意自恬。
韬光异耕钓,苦志念渔盐。骥足空思展,牛刀敢谓淹。
民心久当信,佐局美相兼。笑傲言祛隘,赓酬韵斗严。
囊钱如未乏,樽酒尚能添。园笋新成绿,池荷半露尖。
共谋怀坦坦,毋恤远炎炎。此兴欢无敌,逢人语必钳。
乾元节口号
祥电当年绕斗明,岩廊今日享隆平。三朝功业山河固,万国讴歌宇宙清。
湛露均恩锡华宴,薰风入奏阜群生。庶官愿祝无疆寿,葵藿心齐向日倾。
又和义夫学士用其韵
开府南陵气序秋,翠屏千垒对岑楼。力宣膏泽均千里,坐赏溪山冠十州。
小谢篇章耐吟讽,谪仙踪迹自风流。公馀好尽登临兴,应诮区区宋玉愁。
和岩起观旧诗有感
弃繻东去有遗篇,杖节西还今几年。莫向长岐悲齿发,似君行学可怡然。
得陈安道书知移邑名次
安道枉书自东都,报我外移春可准。予方寂处藜藿空,蓄缩仅同枯壤蚓。
闻之虽喜良自嗟,仕岂为贫今颇近。男儿有志期必行,五斗折腰何足悯。
登科 其一
先世曾誇尺五天,后来苗裔独萧然。可怜三十三年内,科第唯吾父子传。
送孙圣微同年赴浙漕 其二
雄胜东南越与吴,光华使节暂驰驱。比年郡邑多疲俗,今日朝廷用老儒。
固有风声镇媮薄,何妨膏泽慰焦枯。公馀且尽登临兴,严召终难缓走趋。
太守孙叔康下车
荣过故里拥朱轮,乞得偏城便奉亲。道路尚惊持斧使,衣冠犹是避骢人。
下车恳恳唯宣泽,濒海元元正食贫。草木无情还自喜,霜威不见见阳春。
和朱伯英新州诗见寄二首 其二
吏冗拘人好思悭,怜君远远发昏顽。梅花岭外题诗寄,萍实江边继韵还。
数幅密缄迢递去,寸诚都写别离间。翻思旧日赓酬乐,鼓噪当时更有颜。
上睦州刘工部 其一
政行荆楚百蛮怀,却拥旌旄向此来。自喜平生无枉道,岂论千里复淹才。
恩苏疲瘵精神返,威慑奸憸胆气摧。秋晚子陵溪上好,樽罍风雅许谁陪。
送浦大会甫赴榆次
平生落落多豪气,万里区区赴冷官。今日送君非故闬,一樽为我尽情欢。
解舟吴浦江云重,策马并门塞雪寒。富贵功名行孰禦,古来新沐必弹冠。
过赣石
乘危趋疾固轻身,却羡操舟妙入神。石罅安船石头立,渔人谩笑往来人。
致政孙大夫挽词
荣养如公世所稀,薤歌今日勿深悲。生封郎位腰金贵,老向仙乡拥节随。
积德已酬高闬志,遗踪何愧北山移。义方有子声华重,千古灵丘起后思。
又和见招鼓山游
气凉天淡正时秋,野兴山情猝未休。承召驩于凫藻甚,但忧尘迹累清游。
吴大夫挽词二首 其一
浩气忽凌虚,飘然厌虎符。风流失循吏,术学丧醇儒。
飞旐冲霜外,哀歌惨路隅。螭坳有贤嗣,遗憾想公无。
韦骧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春后五日即事呈信道中丞致平学士
和答刘子先舍人送行诗
琅邪三十二咏 其二十三 大历井
大行皇帝挽辞二首 其二
和见贻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 其三 茶岭
和孙叔康以诗寄芋
上巳日赣川忆东湖 其二
永康徐尉次寄颜令诗韵见寄因以前韵酬答
和寒食
自峡之夔过竹竿山
赋牡丹黄齑
护国院十咏 其五 石鉴峰
留题忠州丰都景德观
和朱伯英迓送还示
和朱伯英元夕
和颜长道寄三首 其三 阅武川倡酬
陶令祠
宿灵岩 其一
洞庭即事 其二
酷暑初夜
再用前韵为感春喜会二首酬德夫 其二
上太守陈少卿十韵
戏答宋茂宗
呈户部李尚书二首 其二
和信道以诗见邀
金精岩
汴上遇孙楚材
陪胡公弈棋
天柱滩
饯别劝饮
自剑还道中寄同事苏进之
客舍早春
和天庆观醮宿
和答韩循之送行诗
吴大夫挽词二首 其二
谢钟离中散公序惠草书
宿灵岩 其二
想庐山三首 其二
过婺源诸险
咏唐史 张中令
简夫丈昔遗老杜别集而骧以外集当之久而亡去近承多本因以诗请
闻岩起至以诗先寄 其二
回宿故县驿
又和道中书事奉怀
又和所示
席间和向辟之元夜 其一
琅邪三十二咏 其十四 御书阁
度烂溪
九日示寿隆 其一
咏八仙 鼓琴
和通甫同登庆和寺阁
又答惠诗并新鳝
和木香花
茅亭观雨中杏花得中字
又题僧壁即事
丛山堂
再咏黄石榴花二首 其二
又和仲远答锐长老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