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韦骧
九十阳春兴已酬,登山穿谷尽清幽。閒田不是无多让,故遣尘劳作胜游。
和寒食
城关咫尺到春郊,跃马行春固不劳。寒食马疏观物态,楚歌嘲哳聚儿曹。
平湖漾日扁舟满,芳榭迎风画鼓高。薄暮田翁醉归乐,山花倒插挈馀醪。
谢公永惠荔枝
筠笼远致色犹鲜,咀嚼琼英真味全。多谢仁人怜病渴,故将灵液爽心㾓。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 其三 茶岭
种茶当岭上,日近地先春。始自钧陶手,遗芳及后人。
宿坛石驿六首 其三
归期尚远路程赊,已觉秋林菊渐花。莫怪临风多北望,琅邪山外寄吾家。
和久中春风
二月东风势渺漫,侵陵和景作清寒。发扬造化非无力,鼓动芳菲自有端。
斗草戏儿忧手瘃,怀边思妇忍眉攒。祗输便腹忘机者,不废书帷昼寝安。
晓霁归邑
夜枕轻寒睡思衰,迟明方霁促归来。车徒虽患泥行蹇,林麓还逢秀色回。
山雨定非天意足,溪云应为主人开。野花零乱春禽闹,此兴何如鼓吹陪。
宿上亭驿
按部嵚崎向梓潼,上亭孤驿倚寒空。淋铃尽想当时雨,吼地愁闻竟夕风。
冲冒狂飙忧病体,驱除宿翳懒神功。翼朝揽辔逢清霁,致敬宜将樵意同。
寄橙与孙叔康
金包磊落冒朝阳,煇映秋林气燄长。带露摘来盈翠笼,披云擎去荐黄堂。
野芹谩欲分微意,杯菊应嫌夺异香。沙上木奴还可贡,题书须待洞庭霜。
残春 其一
家近西湖日往还,恬然不觉到春阑。水边花发华丹尽,水面清光终未残。
自峡之夔过竹竿山
行路始知难,覆盆千石间。为逃人鲊瓮,敢惮竹竿山。
晚日群峰碧,春风两鬓班。何时似都护,还度玉门关。
奉节道中望群山有雪
腊去春来只数朝,远山残雪未全消。昆冈玉出清光莹,沧海潮横白浪遥。
天外画图终日展,云端仙佩许谁邀。长途极目添幽兴,更折寒梅渡野桥。
昨日以事不得陪赴和甫学士之召
藩侯遣事风霆疾,御史高谈宇宙宽。千里几年成远别,一樽相对尽清欢。
知无红袖翻新曲,想有雕弓敌暮寒。尘迹钩牵违燕集,坐追佳兴入毫端。
又和九日有怀见寄
九日风光不可辜,更堪潇洒在江隅。兴如堪水真能适,诗比齐山亦自娱。
莫向三秋悲齿发,须将一醉等贤愚。酒阑忽忆胶东路,跋马随轩望上都。
和陈和叔内翰忆梅花因手植数本又命画工作生枝于屏间
翰林清兴满江乡,尤忆梅花趁腊芳。已写幽屏外桃李,更摅藻思压班扬。
自期造化加先意,岂待婵娟借末光。幸预樽前此佳赏,还祈手植早飘香。
谢惠瓦墩
百尺危亭旧路榛,自公呼吸变兰荪。更怜数奉亲舆到,分惠芳斋碧瓦墩。
想庐山三首 其三
走遍江南二十州,庐山未到谩悠悠。故知尘事相邀阻,唯想他年取次游。
鹅湖仁寿寺
环抱烟云峰,坦夷杉松径。古寺聊税鞅,忻然遇幽胜。
跻攀上崖阁,足以远眺听。秋花或丹紫,残蝉尚呼应。
著处有佳趣,征途自无定。临风诵韩诗,两事皆害性。
和董都官登城南楼
危楼百尺据城堧,徙倚浑疑到紫烟。卑湿倚愁梅雨地,清和尤喜麦秋天。
一川晚照飞孤鹜,满袖薰风听杜鹃。乡思摇摇白云外,官拘唯幸际尧年。
送深阇梨之越开讲
家世事簪绅,方袍早出尘。诗书捐旧习,戒律悟前身。
杯度吴川雪,经翻越峤春。逆知专讲席,著意警迷津。
和通甫道中先寄
神明不爽久
韦骧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太守孙叔康下车
和闻新制间岁贡士
董都官索署中山亭诗
和章致平西兴见寄二首 其一
和江亭春半
登郁孤台 其一
和朱伯英新州诗见寄二首 其一
新泉
又和所示
和观新历 其二
凌晨马上得惠诗再次元韵 其二
和岁除
和久雨
再用前韵和孙正甫所示
和岁节见招城上閒步
谢太守惠家园瓜
扫蒙亭
咏唐史 郭子仪
又和来篇
游宝盖岩
和朱伯英后圃见招
和信道以诗见邀
寄长道
舍绮霞阁五首呈石丈职方 其五 小山
送吴圣取给事
呈范子镇同年
过笠泽三贤堂诗三首 其一 鸱夷
龟峰 其一
琅邪三十二咏 其三十一 法华池
天柱滩
冷风阁
和颜长道见寄
自剑还道中寄同事苏进之
元正二日小宴呈席客
和喻明仲题纯粹大师虚一轩诗
州宅牡丹盛开蒙剪栏中奇品见赠仍属为短歌于席上
咏唐史 戴至德
再用前韵奉简
和潘通甫芍药十韵
和木香花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 其一
和岑岩起见寄三绝 其三
宿坛石驿六首 其四
思养
送刘公仪典四明
四月一日西池作
再咏黄石榴花二首 其一
胡右丞挽词
和朱伯英新州诗见寄二首 其二
和述志
南昌铁柱
和蒋颖叔重山馆留题
寄橘柚
再和张从道 邻垣
九日示寿隆 其二
琅邪三十二咏 其二十八 望日台
过鳞原驿
客舍早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