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以前韵作春寒攀迓

以前韵作春寒攀迓

宋代 韦骧

春寒山色似昏烟,风度谯门昼漏传。露柳软条金缀纽,雨苔圆点翠遗钿。

登楼引领情方远,行帐来诗墨尚鲜。坐想琅邪归路晚,两行红蜡代婵娟。

诗人韦骧的古诗

小雪后牡丹号朝天红者开于县宅西圃

宋代 韦骧

西林枯蘖著繁霜,一品仙葩独自芳。天意品教惊世俗,岁寒方信属花王。

才迎晓日仍添色,不得春风也倍香。修竹茂松应内愧,后凋从此是寻常。

奉节道中望群山有雪

宋代 韦骧

腊去春来只数朝,远山残雪未全消。昆冈玉出清光莹,沧海潮横白浪遥。

天外画图终日展,云端仙佩许谁邀。长途极目添幽兴,更折寒梅渡野桥。

送王圣途得代还青社

宋代 韦骧

坐婴簿领久纷纷,解印终更兴味新。尽室图书离海角,一船风雪渡淮滨。

家山远认云门晓,里社行看孟宅春。术学似君须得路,早教马足踏京尘。

赋牡丹黄齑

宋代 韦骧

依栏凋谢若为情,旋拾残红入鼎烹。吞秀嚼香须细细,送春唯此一杯羹。

长柳馆

宋代 韦骧

地名长柳柳初长,下马临泉却坐床。客舸傍沙收百丈,野禽窥水竞双翔。

又和李世美再题步云亭

宋代 韦骧

峣峣气势压南闽,彷佛鹏程近紫氛。女堞却依丹槛底,翚檐迥与碧霄分。

融樽有地留清景,阮屐无时蹴乱云。引脰更劳西北望,子牟驰恋继朝曛。

离池州过长围岭

宋代 韦骧

孤城西出夕阳偏,岭上行行思渺然。草木高低共秋色,江湖左右各天边。

凌风短鬓无由掠,投宿轻蹄不用鞭。一簇人烟紫岩驿,解鞍聊看月婵娟。

较试将毕呈彦衡察院上官

宋代 韦骧

当年京口望清尘,德论于今想记频。何幸上庠参较艺,又依高鉴免遗珍。

下帷昼寂霜威敛,挥麈宵寒月色新。早晚奏名归驶迅,九衢多少避骢人。

和温伯道旧见寄

宋代 韦骧

忆随星骑按胶东,屡说馀杭气象雄。今日共为乡里庆,看公双拥旆旌红。

回环山水仙壶外,高下楼台画幅中。剩把豪篇传美概,免教清话又成空。

上太守陈少卿十韵

宋代 韦骧

风流富川盛,善政久濡沾。市价童无惑,关濡盗不潜。

卖刀人向本,让路俗知谦。明府精区处,圜扉绝滞淹。

青纶方调补,内屏幸趋瞻。直道爰来遇,孤踪岂自嫌。

有时申谳议,仰见霁威严。志得宁辞贱,公闲倍养恬。

爰须祈汲引,足以慰清廉。静念官居乐,长言孰可钳。

宿宁化西隐院

宋代 韦骧

邮亭地远宿禅扃,夜永时寒睡思轻。檐溜不鸣知雨止,窗棂半白悟天明。

更攒百点催兵从,鸡送三号起使程。自愧区区少禆补,北山文在盍留情。

和孙世则著作新年见寄 其二

宋代 韦骧

剸繁芟弊力无馀,行学存心负厥初。冻笔方驱嚣讼牒,解颐忽得故人书。

分襟固久情还密,领邑虽邻迹也疏。安得同时俱代去,相从山水乐吾闾。

过赣石

宋代 韦骧

乘危趋疾固轻身,却羡操舟妙入神。石罅安船石头立,渔人谩笑往来人。

扫蒙亭

宋代 韦骧

芜亭一扫愧陈蕃,松柏阴森翠竹环。闹蝈尽驱澄曲水,横柯旋斫望青山。

人归畎亩醇风在,我近图书白日閒。樗散自知成独乐,惭无善效及民间。

残春 其二

宋代 韦骧

休王其如各有时,开荣方遍又春归。东君忧在阳功乏,多少閒云天上飞。

和长道交道驿见招同趋府

宋代 韦骧

北出城闉天未明,待驱款段趁君行。归时亦欲偕吟醉,寄语林间有落英。

和彦常看月

宋代 韦骧

双扉窈窕疑仙穴,锁宿弥旬尘事绝。夜色萧然鼓二更,联步空庭望寒月。

众星掩抑天无云,万瓦鳞鳞带霜雪。俯看腐草亦光辉,仰数冥鸿自行列。

瑶台十二好裴徊,银界三千孰分别。钩帘却坐未欲寝,况有高谈助清澈。

匆匆置酒当虚檐,肴蔌饤饾殊微纤。长檠彻去不复用,岂假密炬徒炎炎。

追思李杜篇章妙,亦有狂语时相兼。举杯劝饮一何怪,斫桂浪恣尤难厌。

岂如我辈赏以意,一觞一咏情何恬。兴阑影侧各分散,心月两适俱无嫌。

咏唐史 韦坚

宋代 韦骧

勿诧崔生得体歌,运潭聚敛一何多。术虽可鄙非其死,甚矣奸臣恣网罗。

董都官索署中山亭诗

宋代 韦骧

突兀灵亭倚翠微,纷然尘境此中遗。高明颇惬星郎意,邃密如嫌俗客知。

吟对青山摇玉麈,醉临华月解银龟。襟怀蹇蹇安閒久,偃卧多应梦赤墀。

蒜山酒

宋代 韦骧

蒜山高阁直连云,酒以山名味独醇。玉盏横飞光照眼,金罍满泛气回春。

幕天欲似刘生颂,卧瓮宁为毕卓身。须信主人如此酒,酣酣千里醉深仁。

韦骧

韦骧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61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