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日怀子重履约履仁 其一

春日怀子重履约履仁 其一

明代 文徵明

梅花绕树玉丛丛,忆共花前醉晚风。别后输君能领略,春光曾不到城中。

诗人文徵明的古诗

送何少宰左迁南京工侍二首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何人发难干伦纪,有客输忠翼圣明。礼重乾坤那可易,事干名教得无争。

百年富贵浮云淡,万里江湖白发生。李白从来多感慨,凤凰台上望神京。

寿东畬钱先生

明代 文徵明

东畬先生古贞臣,平生耿挺标清真。廿年中外肆扬历,所至秉清宣皇仁。

浮云漠漠有变幻,长岐往往多风尘。孤征方出霄汉上,一笑已脱风波身。

莫言有才用未极,天地深机自消息。凭将强健博高官,留取有馀还造物。

秪今优游经几年,八旬行及颜苍然。霜松雪柏涧壑边,紫芝玉树阶庭前。

人世长生能有几,如公岂独神仙比。向来富贵等浮云,未尽勋名付儿子。

二儿驷马日边归,捧檄升堂试舞衣,灵椿丹桂初光辉。

呜呼,灵椿丹桂初光辉,千秋万岁愿无违。

西苑诗十首 其十 平台

明代 文徵明

日上宫墙飞紫埃,先皇阅武有层台。下方驰道依城尽,东面飞轩映水开。

云傍绮旒常不散,鸟窥仙仗去还来。金华待诏头都白,欲赋长杨愧不才。

庭中海棠为风雨所败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崇朝妒雨损花枝,更著狂风彻夜吹。莫自怨他风雨恶,靓妆能有几多时。

厓山大忠祠 其四

明代 文徵明

千载英雄馀恨在,怒涛惊浪日摏撞。有天肯与仇同戴,无面能看主再降。

烈士深悲甘蹈海,中原不复竟如江。君王莫罪风波恶,应是憸人解覆邦。

因读旌功录有感徐武功事

明代 文徵明

固锁高垣事可吁,更凭何罪易皇储。诸公方有同谋惧,识者能无意外虞。

机会如斯何可失,功名之际本难居。冤哉一掬江湖血,信史他年未必书。

王履吉示余春日即事之作久而未复三月望后汎舟出西郭借韵赠答

明代 文徵明

郭西杨柳绿烟多,续续春舟载绮罗。落日千山眉敛黛,清江一绮眼横波。

偶追胜践抛尘虑,坐惜芳华对酒歌。欲赴江南游子意,古原春草恨如何。

实录成蒙恩赐袭衣银币

明代 文徵明

双银烂烂出朱提,稠叠文缯五色丝。天子叠遗牛马走,侍臣还忝凤凰池。

青霄宠渥兼金重,白首遭逢补衮迟。狼籍天香携满袖,春风湛露写新诗。

三月晦日登上方

明代 文徵明

上方啼鸟绿阴成,落日登临宿雨晴。春事蹉跎三月尽,碧天浮动五湖明。

山连越垒人何在,水绕长洲草自生。未遂扁舟从此去,眼中无限白鸥情。

送乔冢宰致仕还太原二首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四朝文物仰前修,一日功成遂乞休。君子致身惟道在,野人思治愿公留。

狄门桃李叨知己,白下江山忆旧游。莫谓白岩多乐事,希文常负庙廊忧。

魏家湾有感

明代 文徵明

博平县里侍亲时,四十年来两鬓丝。竹马都非前日梦,枯鱼空鬓此生悲。

已无父老谈遗事,独有声名系去思。憔悴平生尘土迹,魏湾流水会能知。

夏日同次明履仁治平寺纳凉 其一

明代 文徵明

竹根雨过石苔斑,钟梵萧然昼掩关。坐爱微凉生碧殿,忽看飞雨失青山。

云分暝色来天外,风捲湖声落树间。最是晚晴堪眺咏,夕阳横抹蓼花湾。

月夜登阊门西虹桥与子重同赋

明代 文徵明

白雾浮空去渺然,西虹桥上月初圆。
带城灯火千家市,极目帆樯万里船。
人语不分尘似海,夜寒初重水生烟。
平生无限登临兴,都落风栏露楯前。

是夜酌泉试宜兴吴大本所奇茶

明代 文徵明

醉思雪乳不能眠,活火沙瓶夜自煎。
白绢旋开阳羡月,竹符新调慧山泉。
地炉残雪贫陶穀,破屋清风病玉川。
莫道年来尘满腹,小窗寒梦已醒然。

送族弟彦端还衡山

明代 文徵明

彦字诸孙端甫良,秋风访族自衡阳。百年文物家声在,累叶松楸世泽长。

君视前人应不忝,我于同姓自难忘。不堪相见还相别,楚水吴山意渺茫。

过张秋追怀武功先生遗迹

明代 文徵明

投薪沉铁事悠悠,巨埽千寻压上流。河济从来天下尽,江淮今入地中流。

当时物论轻文士,千载行人仰壮猷。人事几回桑海异,依然高碣镇东州。

五月十三日种竹

明代 文徵明

分得亭亭绿玉枝,雨馀生意满阶墀。凌梢已展疏疏叶,护粉聊营短短篱。

肯信移来真是醉,不愁俗在未能医。人间此夜频前席,凉月虚窗更自宜。

题画六首 其三

明代 文徵明

十月山城雾雨收,江南春浅类清秋。窗前觅得新成句,木叶萧萧杂水流。

登上方

明代 文徵明

春风吹白发,醉上碧岧峣。帆落天边雨,人行树里桥。

舞台青草合,霸气白烟消。吴越横分地,登临不自聊。

閒兴 其六

明代 文徵明

端溪古研紫琼瑶,斑管新装亦兔毫。长日南窗无客至,乌丝小茧写离骚。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