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文徵明
三元肇兹辰,东风被衡宇。青春丽云日,朱光已垂户。
駮阴不穷寒,朝和散为雨。死草行复菲,潜阳滋下土。
咏丽文
萧散平生一布裘,纸窗竹榻自夷犹。常贫总坐能诗累,绩学曾为应举谋。
方外老僧邀结夏,山中啼鸟伴吟秋。病妻稚子从侵迫,眉上元来不着愁。
人日孔周有斐堂小集
华堂漠漠悄寒轻,聊应芳辰设菜羹。竹外风烟开秀色,樽前荣日丽新晴。
占微谁问东方朔,思发空怀薛道衡。短鬓寂寥花胜在,相看无复少年情。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其十
情知芳事去还来,眼底飘飘自可哀。春涨平添弃脂水,晓寒思筑避风台。
沾衣成阵看非雨,点径能匀衬有苔。秾绿已无藏艳处,笑他蜂蝶尚徘徊。
赋得野亭秋兴
断云狼藉近帘栊,天地萧条四壁空。尽日倚阑黄叶雨,一番吹鬓白蘋风。
年光搔首孤鸿外,山色供愁落照中。欲寄閒情无那远,烟波江上采芙蓉。
庭前蜀葵
庭下戎葵高十尺,紫蕤入帘明的皪。谁令艳质不逢春,却有丹心解倾日。
轻尘不飞朱夏清,翠翘镂日阴亭亭。南风吹帏残酒醒,寂寞阑干昼方永。
竹堂
乘閒上日到僧家,惭愧空门有岁华。满地碧烟新草色,一痕春意早梅花。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三 宿静观人
抱被何缘三宿恋,烧灯一笑两人俱。秋山破梦风生树,夜水明人月在湖。
尽占物华知地胜,时闻人语觉村孤。不烦诗句追清赏,太史楣间记是阇。
柳色
漫说鹅儿色似油,何如杨柳绿幽幽。初收宿雨浓于染,远映新波翠欲流。
十里蝉声溪上路,一痕斜照驿边楼。莫言濯濯无人爱,别有春光在御沟。
东葛城夜发
萧萧东葛路,马上听严更。月出高山黑,天空远水明。
年光秋渐索,客子夜犹行。村落知何处,时闻犬吠声。
送冢宰朱玉峰之南京 其二
晚通仕籍喜同朝,此去江东属望劳。留务从来须长者,雅怀自喜得閒曹。
百年家世睢阳重,一代文章甲榜高。去去壮游知未已,秋霜才入鬓边毛。
厓山大忠祠 其四
千载英雄馀恨在,怒涛惊浪日摏撞。有天肯与仇同戴,无面能看主再降。
烈士深悲甘蹈海,中原不复竟如江。君王莫罪风波恶,应是憸人解覆邦。
寄鲁南陈子 其一
江入秦淮八月寒,长干只在断云间。闭门自觅惊人句,细雨秋风忆后山。
寄陈以可乞米
丙辰岁除
石湖作
落日淡烟消,平湖碧玉摇。秋生茶磨屿,人在越城桥。
树色晴洲断,钟声古寺遥。西风吹短鬓,还上木兰桡。
题画 其四
楼前高柳翠烟迷,楼外香尘逐马蹄。风掩歌声春不散,断肠人在画桥西。
甲戌岁朝明日立春东坡元日诗有土牛明日莫辞春之句因以为韵赋七诗 ...
梅花忽已动,岁时行亦新。倾城出行乐,谁念端居人。
端居岂不好,负此芳树春。昨岁花前客,今为树下尘。
病中 其二
败褐拥残躯,寒檠照屋庐。转怜儿女好,渐觉友朋疏。
药饵恒侵食,胸怀久废书。明朝休览镜,不是旧头颅。
张夏山挽词 其八
扁舟北上又新除,别我吴门意有馀。岂谓间关䰟独返,伤心空读寄来书。
雨宿武城追和先温州夜宿武城二首 其一
长河风雨送,尽日傍沧洲。白浪滩都没,青枫叶乱流。
百忧双短鬓,千里一孤舟。日暮墟烟合,荒寒满舵楼。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615篇诗文
吴隐之画像 其一
过孙文贵不在对庭中新竹
郊台寓目
怀次明
顾华玉以书邀予为西湖之游病不能赴诗以谢之
上巳前一日与陈以可泛舟游伏龙山
元日承天寺访孙山人 其一
题国用汗漫游卷
癸丑元旦
失解无聊用履仁韵写怀兼简蔡九逵
贺东畬钱先生搆别墅
岁暮雪晴山斋肆目偶阅谢皋羽诗穷冬疑有雨一雪却成晴喜其精妙因衍 ...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 其一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五 宿灵源寺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其三
十日游治平寺再叠前韵
西苑诗十首 其七 乐成殿
过张秋追怀武功先生遗迹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 其二 竹堂寺寄无尽
送乔冢宰致仕还太原二首 其一
题画 其八
赋王氏瓶中水仙 其一
张夏山挽词 其五
登上方
题黄应龙所藏巨然庐山图
虎丘千顷云阁
雪夜宿楞伽寺 其一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四 香山历知折坂至弘光寺
与逵甫燕坐小斋为写竹石
春日閒咏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一
宿相城有怀石田先生
题画三首 其一
月夜登阊门西虹桥与子重同赋
读于肃悯旌功录有感 其一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六 宿弘济院
春日游支硎天平诸山
风入松 行春桥望月
崇义院杂题 其七
湛甘泉兵书以诗招游衡山奉荅
寄许仲贻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四 经桃花坞
徐州清明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七
南楼 其二
次韵答九逵见寄
答伍君求
灵岩山绝顶望太湖
金陵秋夜与彭寅之汤子重步月
庭中海棠为风雨所败 其二
答陈道济
采桑图
某比以笔劄逋缓应酬为劳且闻有露章荐留者才伯贻诗见戏辄亦用韵解 ...
泊舟泗上看月
雪景
金山寺待月
新秋夜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