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暮春雨后陈以钧邀游石湖遂登治平

暮春雨后陈以钧邀游石湖遂登治平

明代 文徵明

贪看粼粼水拍堤,扁舟忽在跨塘西。千山雨过青犹滴,四月寻春绿已齐。

湖上未忘经岁约,竹间觅得旧时题。晚烟十里归城路,不是桃源也自迷。

诗人文徵明的古诗

甲戌岁朝明日立春东坡元日诗有土牛明日莫辞春之句因以为韵赋七诗 ...

明代 文徵明

昨日风北厉,长河水胶舟。今日畅柔和,好鸟鸣高丘。

芳春肇伊始,寒气毕泥牛。谁为颂椒花,引酒聊自酬。

期陈淳不至

明代 文徵明

美人期不至,寂寞绕阶行。短架閒书帙,幽窗听履声。

空令开竹径,深负洗茶铛。春草暮云合,梅花初月明。

蹉跎残诺在,次第小诗成。未敢轻知己,终然愧后生。

新年池上梦,旧雨酒边情。眼底非无客,相看意独倾。

寿方矫亭

明代 文徵明

季鹰久已卧江东,再入修门简帝衷。白首岂知东观乐,青山终恋北窗风。

一时出处如公少,六帙庚年愧我同。愿把纶竿相逐去,江湖满地两渔翁。

午门朝见

明代 文徵明

祥光浮动紫烟收,禁漏初传午夜筹。乍见扶桑明晓仗,却瞻阊阖觐宸旒。

一痕斜月双龙阙,百叠春云五凤楼。潦倒江湖今白发,可能供奉殿东头。

雨中杂述 其三

明代 文徵明

雨从四月晦,数日尚愆晴。润与黄梅并,寒侵白苧生。

断烟迷竹色,悬溜杂鸡鸣。莫自嫌行潦,东郊久待耕。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六 宿弘济院

明代 文徵明

一龛灯火宿山寮,人静方知上界高。阁外千峰寒吐月,空中群木夜鸣涛。

不愁云雾衣裳冷,秪觉烟霞应接劳。辛苦忙缘难解脱,五更清梦破云璈。

夜泊南浔

明代 文徵明

春寒漠漠拥重裘,灯火南浔夜泊舟。风势北来疑雨至,波光南望接天流。

百年云水原无定,一笑江湖本浪游。赖是故人同旅宿,清樽相对散牢愁。

寄陆安甫

明代 文徵明

吾友陆士龙,瑰姿照瑶璧。谁令厄世网,老大媚泉石。

海滨郁相望,无由慰乖隔。萧然点笔馀,千里盈一尺。

飞泉落寒空,细路缘绝壁。如闻犬吠声,不见人行迹。

白云缥缈际,应有神仙宅。阆风吹瑶华,知君有遐适。

顾君庙廊器,岂久在山泽。

梨花山鹧

明代 文徵明

物华无赖酒初醒,奕奕梨花照晚晴。怪底山禽啼不歇,十分春色近清明。

客赠闽兰秋来忽发两丛清香可爱

明代 文徵明

灵根珍重自瓯东,绀碧垂香玉两丛。和露纫为湘水佩,凌风如到蕊珠宫。

谁言别有幽贞在,我已相忘臭味中。老去相如才思减,临窗欲赋不能工。

恭候大驾还自南郊

明代 文徵明

圣主回銮肃百灵,紫云团盖翼苍精。属车剑履星辰丽,先驾旂常日月明。

十里春风传警跸,万方和气恊韶韺。白头欣睹朝元盛,愿续思文颂太平。

题画六首 其三

明代 文徵明

十月山城雾雨收,江南春浅类清秋。窗前觅得新成句,木叶萧萧杂水流。

送袁裕春佥宪之建宁

明代 文徵明

拾遗省闼岁才更,忽领行台抚建宁。喜见胜之持使节,却教汲黯去朝廷。

民情有待随车雨,天汉先瞻执法星。雅志高怀何处写,武夷山有晦翁亭。

暮春(二首)

明代 文徵明

林花落尽意萧然,旧喜图书病亦捐。
宛转闲愁如蔓草,蹉跎春事到啼鹃。
萦空淑气游丝困,停午清阴碧树圆。
怪底叩门都不应,北窗无事正高眠。

秋怀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江城缥缈度飞鸿,露下高天月正中。宫调谁家歌白苧,商飙昨正到青桐。

云迷八骏应回辔,凉入三边合奏功。桂楫兰桡期不至,芙蓉开满五湖东。

大雪不出偶成八韵自斋中所见外皆禁不犯

明代 文徵明

静坐朝慵出,不知风雪临。凝晖上窗纸,积冷到衣衿。

小片投墙隙,馀威结研心。聆音琤可喜,想像浩难禁。

童子传来看,家人报说深。卷书空自照,杯酒不辞斟。

意赏何烦对,传闻不害吟。未应闭户卧,不及放舟寻。

病起秋怀 其一

明代 文徵明

卧病经旬一榻空,起来高阁见秋风。苍茫野色浮天外,狼藉霜痕落镜中。

满地江湖愁托足,何时淮蔡却收功。浮云奄忽行销灭,双目依然送断鸿。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五 宿灵源寺

明代 文徵明

夜随钟梵入灵源,一笑虚堂解带眠。旋接笑谈多旧识,偶依禅榻岂前缘。

离离松桧摇山月,兀兀楼台宿暝烟。尘句何年传到此,篝灯试读已茫然。

九日子畏北庄小集

明代 文徵明

野蔓藤梢竹束篱,城闉曲处有茆茨。主人闉散同元亮,胜日登临继牧之。

踏雨不嫌莎径滑,抚时终恨菊花迟。欲酬良会须沉醉,况有霜螯送酒卮。

朔风

明代 文徵明

朔风吹惨渡江城,北雁时传塞上声。此日文章宁有益,中朝爵禄久还轻。

徒闻汉室诛曹节,不见长沙召贾生。千里苍苍云日暮,更梯高阁望神京。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