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郭西闲泛

郭西闲泛

明代 文徵明

雨足新蒲长碧芽,野塘十里抱村斜。
青春语燕窥游舫,白日流云漾浅沙。
湖上修眉远山色,风前薄面小桃花。
老翁负汲归何处,深树鸡鸣有隐家。

诗人文徵明的古诗

题画六首 其六

明代 文徵明

双禽栖息一枝安,映雪离离更好看。一种羁情谁识得,暮林风急羽毛单。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八 歇马望湖亭

明代 文徵明

寺前杨柳绿阴浓,槛外晴湖白映空。客子长途嘶倦马,夕阳高阁送飞鸿。

即看野色浮天际,已觉扁舟落掌中。三月燕南花满地,春光都在五云东。

九日汎石湖

明代 文徵明

烟敛吴山翠拥螺,重阳晴暖似春和。閒情已付青油舫,斜日轻摇绿玉波。

桥外连钱游骑属,水边纨扇丽人过。黄花何处酬佳节,白鸟沧洲引兴多。

竹雀

明代 文徵明

落木萧萧苦竹深,茅檐斜日唤双禽。棘丛岂是藏身地,三月春风满上林。

送彭赴嘉兴训导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东望嘉禾近百程,漫随儒牒去亲庭。蝉联宦业承三世,辛苦传家有一经。

我老自怜衰鬓白,汝行不失旧毡青。还应别后钟情处,飞梦时时秀水亭。

辛亥除夕守岁

明代 文徵明

坐恋残年漫有情,夜堂烧烛待天天。不愁老大无同辈,祇觉聪天愧后生。

得岁笑看新旧历,无眠厌听短长更。香消酒冷人初静,忽报晨鸡第一声。

新正六日同子重晚步至竹堂

明代 文徵明

佛座香灯竹里茶,新年行乐得僧家。萧然人境无车马,次第空僧有岁华。

几日南风消积雪,一番春色到梅花。坐吟残照归来缓,古树荒烟散晚鸦。

陈道通见和再答

明代 文徵明

匡床竹几仅容身,静对何曾有杂宾。
最爱短墙堪映雪,自裁新帖写宜春。
闭门敢遂称高士,得酒还能作主人。
珍重梅枝偏会意,夜深和月照清贫。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 其六

明代 文徵明

羡君五十赋归欤,我亦头颅五十馀。把袂不须伤远别,病夫行已厌尘裾。

秦茂功出按江右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大江西下号繁雄,宣察遥烦绣斧公。斥壤须怜新喋血,远人应斧旧乘骢。

一时风节埋轮上,千里江山揽辔中。珍重咨询臣子事,愿将民隐达宸聪。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其七

明代 文徵明

开喜秾纤落更幽,树头何用胜溪头。有时细数坐来久,尽日贪看忘却愁。

惹草萦沙风冉冉,伤春恨别水悠悠。不堪旧病仍中酒,疏雨浓烟锁画楼。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七 游洞庭将归再赋

明代 文徵明

城中遥指一螺苍,到此依然自一乡。晓鼓隔溪渔作市,秋风吹枳橘连墙。

名山更倚湖增胜,清赏刚临月有光。正尔会心空又去,不如僧住竹间房。

閒兴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苍苔绿树野人家,手卷垆薰意自嘉。莫道客来无供设,一杯阳羡雨前茶。

题太白像

明代 文徵明

宫袍错落洒春风,玉雪淋漓殢酒容。残夜屋梁栖落月,碧天秋水洗芙蓉。

麒麟岂是人间物,眉宇今从画里逢。一语不酬千载诺,匡庐山下有云松。

金山诗追赋

明代 文徵明

白发金山续旧游,依然绀宇压中流。沙痕灭没潮侵磴,帆影参差日映楼。

江汉东西千古逝,乾坤高下一身浮。谪仙故自多愁绪,更上留云望帝州。

送于器之廉宪还滁

明代 文徵明

东风吹尽燕台雪,潞水垂杨已堪折。自笑人生得几时,三年两度都门别。

都门日日有行人,我独与君情最亲。向来宦辙苦南北,去此尚是江湖身。

君向江湖我尘土,从此云山亦修阻。岂惟去住隔云泥,本自疆封限吴楚。

忆得滁阳始相见,绀发垂云俱弱冠。四十年来转首空,升沉异势容颜变。

不独容颜改旧时,世情翻覆浮云移。江湖风月足涛浪,道路天险藏嵚巇。

君能不易平生志,岂识人间有机事。不将妩媚猎时名,更树风声招物忌。

践扬中外垂廿年,空囊羸马意萧然。昂藏不受世人识,肮脏徒为知己怜。

知己怜君君不恨,浙水东西有公论。但须俯仰面无惭,未怕伶俜身独困。

平生颇厌乞墦徒,昏夜哀怜正堪悯。若教游宦损初心,相去中间不能寸。

此志悠悠我独知,青山不负当年期。幽谷云深每独往,琅琊月出咏归迟。

醉翁亭下泉堪酿,君去归兮我惆怅。四时朝暮古人情,同负幽怀不同赏。

汎舟

明代 文徵明

江上疏疏梅子雨,烟中袅袅竹枝歌。暖风中汎青莲舫,斜日轻摇绿玉波。

南浦春光啼鸟寂,西来山色过桥多。美人只在横塘曲,手把芙蓉奈远何。

寄许仲贻

明代 文徵明

问讯幽人白下踪,若为清世不相容。几回对月思玄度,安得披相见士龙。

落日横塘折杨柳,秋风南浦梦芙蓉。相思满目烟波远,吟到新诗手自封。

诗人孙太初过访

明代 文徵明

把剑南来赋远游,又看东上浙江舟。山斋动是经时别,菜饭聊堪半日留。

醉里江湖真有味,春来花鸟正关愁。天台雁宕平生梦,凭仗诗囊次第收。

送何元朗南京孔目

明代 文徵明

一命周行列镐京,閒官刚喜玉堂清。紫薇兰省聊通籍,绿水红莲亦宦情。

爽气钟山秋拄笏,春风鳌禁晓闻莺。白头老友难为别,飞梦先驰建业城。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