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文同
一縆危磴绕峥嵘,上彻幽深入化城。烟外川原谁绣画,云中楼阁自阴晴。
老僧高论都无著,古佛真身宛若生。闻道军持新咒水,愿倾涓滴洒尘缨。
新晴事溪树阴洒然鉴景成韵
将至陇城县
府子山为余与贺顺之书记李仲蒙察推同年同幕作题名记复有诗督程适 ...
太常旧得同科第,幕府今还次姓名。作记府周文已赡,书丹程邈隶尤精。
定知二美能传久,从此三家觉转荣。每对雄词观健笔,自惭孤迹附群英。
西轩秋日
兴元府园亭杂咏·北轩
何桂林
十万馀工造羽仪,夹堤浮浪去参差。堂堂送入江都去,浑忘当年揽颈时。
和提刑子功喜雨
李太尉
吴趋曲
木瓜园
斋宫
崔觐诗
崔觐者高士,梁州城固人。读书不求官,但与耕稼亲。
夫妇既已老,左右无子孙。一日召奴婢,尽以田宅均。
俾之各为业,不用来相闻。遂去隐南山,杂迹麋鹿群。
约曰或过汝,所给为我陈。有时携其妻,来至诸人门。
乃与具酒食,啸咏相欢欣。山南郑馀庆,辟之为参军。
见趣使就职,漫不知吏文。已复许谢事,但谓长者云。
补阙王直方,本觐之比邻。文宗时上书,召见蒙咨询。
荐觐有高行,用可追至淳。诏授起居郎,褒斜走蒲轮。
辞疾不肯至,高风概秋旻。我昨过其县,裴回想芳尘。
访问诸故老,寂无祠与坟。斯人久不竞,薄夫何由敦。
此县汉唐时,诸公扬清芬。刻诗子坚庙,来者期不泯。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 其二 静叟
米盐辞剧务,宫观得清资。自取闲官乐,争教俗客知。
季百般已亥大雨
谢许判官惠茶图茶诗
张思孺秘校挽诗二首
任居云栖枝阁
平云阁观雨
施公潭
宿隆平精舍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寄张郎中
秋子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水亭
上亭北轩对月吹笛得才元舍人昭华引醉霜月草
彦思示望南山诗因答
夏秀才江居五题·直钩矶
寄题密州苏学士快哉亭太史云此城之西北送客
天师栗
彦思有北楼见寄之作依韵和答
隽老水墨
厌虫
阎生谈黄庭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 其六 画斋
蒲氏别墅十咏·稻畦
送王存之
青乌
伐枯株
早起览物成咏
依韵和图南五首·过朝天岭
筹笔诸峰
和梨花
往年寄子平
揽照
守居园池杂题 书轩
拾羽曲
题鹤鸣化上清宫
送棋僧惟照
读蒋都官画像记
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 其四
黄秀才北郊书堂
书平泉草木记后二首
张中允先生挽诗三首 其二
张骞冢祠
谢夏文州寄金钱狨
静林诗僧已老
师鲁推官惠甘蔗戏谢
兴元府园亭杂咏·四照亭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画斋
盐亭县永乐山叩云亭
谢友人寄画
守居园池杂题 露香亭
夏日湖亭试笔
兴元府园亭杂咏 棋轩
守居园池杂题·南园
子骏运使八咏堂·竹轩
守居园池杂题·横湖
晚秋烟波
筼筜谷二首·赠竹
郡斋水阁闲书·彭泽
盖宽饶
望云楼
郡学锁宿
寄杨归一
守居园池杂题·茶蘼洞
夏日翠漪堂
静庵
寄纪禅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