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文同
兴元府园亭杂咏·垂萝径
李生画鹤
夏秀才江居五题 其二 斗碧亭
雨馀山景鲜,风定水光好。晴阳破宿雾,秀色浓可扫。
平时一樽酒,野客共倾倒。朝暮山水间,年华不知老。
和仲蒙夜坐
守居园池杂题 筼筜谷
千舆翠羽盖,万锜绿沈枪。定有葛陂种,不知何处藏。
清阁
治庭区纭纷,斋阁简应接。身闲憙枕簟,虑静厌图牒。
孤芳媚深丛,幽哢出密叶。物理兹领会,真境知可蹑。
依韵和图南五首·过朝天岭
周思道如诏亭
崔觐诗
崔觐者高士,梁州城固人。读书不求官,但与耕稼亲。
夫妇既已老,左右无子孙。一日召奴婢,尽以田宅均。
俾之各为业,不用来相闻。遂去隐南山,杂迹麋鹿群。
约曰或过汝,所给为我陈。有时携其妻,来至诸人门。
乃与具酒食,啸咏相欢欣。山南郑馀庆,辟之为参军。
见趣使就职,漫不知吏文。已复许谢事,但谓长者云。
补阙王直方,本觐之比邻。文宗时上书,召见蒙咨询。
荐觐有高行,用可追至淳。诏授起居郎,褒斜走蒲轮。
辞疾不肯至,高风概秋旻。我昨过其县,裴回想芳尘。
访问诸故老,寂无祠与坟。斯人久不竞,薄夫何由敦。
此县汉唐时,诸公扬清芬。刻诗子坚庙,来者期不泯。
寄张郎中
常愧无才动有权,十年乡里但留连。养成年飒人应笑,学得支离自谓贤。
三馆旧游层汉上,一麾今守乱峰前。幸逢别驾如张轨,免对苏章说二天。
青山道
依韵和图南五首·大桃途次见菊
江上主人
吾友务深有叹琴之什运使子骏答之佳章务深亦使余继作
白水满方湖,山中好秋色。逋翁促瑶轸,来坐湖水侧。
临风起高调,此兴浩无极。波静戢游鳞,云空矫飞翼。
萧条变林野,万籁一以息。且莫缓商弦,令人涕横臆。
访古寺老僧不遇书壁
蒲氏别墅十咏 其三 白莲堂
逼帘呈素艳,入座荐清香。何以陪暑饮,对之飞玉觞。
兴元府园亭杂咏·四照亭
依韵和蒲诚之春日即事
汉州王氏林亭
赵壹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阆州东园十咏·曲池
守居园池杂题·金橙径
和仲蒙山城
冬晚书事
普州三亭·碧崖亭
竹棕
寄何首乌丸与友人
许道宁寒林
墨君堂晚晴凭栏
入谷马上
秋居览景因感所事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画斋
秋子
和梨花
谢夏文州寄金线狨
郡斋水阁闲书·报国
石左藏挽诗二首
菡萏亭
玉峰园经春不得一过因成诗呈同官约游
夏树
雨过侧调
兴元府园亭杂咏·山堂
送棋僧惟照
题凤凰山后岩
梁山大雪
自斜谷第一堰泝舟上观石门两岸奇峰最为佳绝
夏秀才江居五题 其三 天隐洞
郡斋水阁闲书·偶书
晓入东谷
张思孺秘校挽诗二首 其二
运判南园瞻民阁
书平泉草木记后二首 其二
寄夏文州左藏佾
和何靖山人海棠
题友人书斋新壁
送牟太素山人
又送刘著作
晚坐山亭口占
府子山为余与贺顺之书记李仲蒙察推同年同幕作题名记复有诗督程适 ...
稠桑见荆山
送喻介夫
弭盖亭
盐亭县永乐山叩云亭
兴元府园亭杂咏·桂石堂
天氏北溪
过大散寄子骏
中秋对月怀寄凤凰山邓道人
蒲生钟馗
兴平原上
嘲中条
墨君堂
送无演归成都
厌虫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 其四
下金鸡山
太博孙公游火井因寄
沙堤行
寄子骏运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