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宽
京师胜日称燕九,少年尽向城西走。白云观前作大会,射箭击毬人马吼。
古祠北与学宫依,箫鼓不来牲醴稀。如何义士文履善,不及道人丘处机。
再答世贤过访之作
秋享致斋呈同馆诸公
紫禁门深早散朝,步归斋阁坐寥寥。日高宿雾浑如扑,秋至凉风不待招。
河上圉人来浴马,树边童子去承蜩。诗仙只在炉烟底,翻尽晴窗白雪谣。
作鹤房
枯篁密苇作房栊,故遣仙禽宿此中。曾见遣南多鸭舍,亦知吴下剩牛宫。
绸缪牖户朝南日,倚傍垣墉避北风。莫笑乘轩如卫懿,苦寒须念雪园空。
雨后答邵文敬
急雨过荒园,似向城西去。丰草覆清池,凉风起高树。
中怀适欣欣,入手得佳句。累日苦炎蒸,翛然在何处。
次韵任太常致仕留别五首 其三
篮舆朝出看山初,懒学陶潜去荷锄。新法不行谁执拗,旧书无用是潜虚。
俗人自诧才名盛,老态终嫌礼法疏。三月柴门无客到,日高闲把白头梳。
恭题宣庙画所翁画龙图
追送张尚质户部兼怀沈仲律主客
秋风骑马向南行,送别深惭句不成。顾我只如前日懒,思君应比后湖清。
朝回晓月当琼岛,梦逐春潮到石城。遥想斋居无俗客,相过多见沈云卿。
次韵李士英刘道亨过园居看菊
诗人浑不厌贫家,閒就荒园看菊花。倾倒就醅瓶未罄,品题秋色句争嘉。
残英抱节真霜杰,本草言功有日华。醉后却劳归骑晚,西风乌帽数枝斜。
谢安游东山图
东山高卧如龙蟠,天下苍生望谢安。徵书再下翻然起,五十不妨初作官。
征西将军姓桓者,致我胡为居幕下。新亭狎视犹小儿,流汗何人面如赭。
北兵百万次淮淝,别墅与客方围棋。捷书已至未终局,江上阿玄班捷师。
高怀磊落多长技,谁识向来游戏事。后世风流强慕之,登山也复携歌妓。
咏南内新柳 其二
绿嫩遥看更碧柔,非烟非雾晓难收。墙高不使花飞过,却化浮萍出御沟。
登广福寺佛阁望西山
原已宅赏菊
休从云外望天香,谁似萧然林下妆。嫩蕊渐成黄面老,低枝犹比白衣长。
曾随枸杞添风味,却笑芙蓉住水乡。诗社清忙今又动,看花直拟过重阳。
与诸友出城东散步水际
火花
细蕊纷纷顷刻开,环观火候亦奇哉。春回玉管微微动,风定金沙飒飒来。
桂子忽从天上落,莲花谁向水中栽。夜庭一霎聊供笑,坐客休将见跋猜。
入孔林
两楹既梦奠,黯矣斯文光。巍巍鲁城北,冠文于焉藏。
墓木不可辨,合抱千万章。知为门弟子,移植来四方。
惟昔治任日,相向哭且伤。孰知千载下,儒者犹心丧。
愚生复何幸,瞻拜俄其旁。我去有周末,蔼然觌温良。
如陪游与夏,执贽同升堂。惓惓东引领,风愿今始偿。
峄山千仞高,泗水百里长。何必四尺封,天壤俱存亡。
与启南游虞山二首 其一
我本不饮人,爱山如爱酒。春游亦易事,出爱即掣肘。
决策为此行,所幸得良友。譬彼足病弱,扶掖乃能走。
虞山遥在望,岂意落吾手。侧足乱石间,纵目平湖口。
赏心虽云乐,吊古怅然久。丹井事有无,刻铭覆华构。
如何梁昭明,书台蔽林薮。
中秋后二夜独坐
不须把酒问青天,秋色平分恨稍偏。已觉初昏星渐密,难教既望月长圆。
诗中蟋蟀依床下,江上芙蓉到槛前。更有桂花香可挹,虚堂独坐未成眠。
饮玉泉二首 其二
垂虹名在壮神都,玄酒为池不用沽。终日无云成雾雨,下流随地作江湖。
坐临且脱登山屐,汲饮重修调水符。渴吻正须清冷好,寺僧犹自置茶炉。
阅周原己书札
与诸友东郭草亭看牡丹二首 其二
背郭林亭风物幽,绿阴时节更须游。独怜芳草容人卧,多谢名花为客留。
锦水筑堂从杜老,漆园成器想樊侯。暮春未许山阴占,今日燕南禊事修。
吴宽
(1435—1504)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原博,号匏庵。为诸生时,即有声望,遍读《左传》、《史记》、《汉书》及唐宋大家之文。成化八年会试、廷试皆第一,授修撰。侍孝宗东宫,进讲闲雅详明。孝宗即位,迁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丁忧后,入东阁,专典诰敕。进礼部尚书。卒谥文定。宽行履高洁,不为激矫,而自守以正。其诗深厚郁,自成一家。兼工书法。有《匏庵集》。► 160篇诗文
槿
园中即景
咏吏部后园草木与屠公倡和
晚至湖上
马槟榔
还宿学舍
送林朝信还广西分韵得岁字
题画茄
分题百步洪送顾工部
送刘世熙赴四川佥事管水利
次韵世贤和供字韵之作约顾良弼携酒来慰
次韵任太常致仕留别五首 其二
秦公邀赏芍药 其一
春溪聚禽图
记园中草木二十首 其九 丁香
题厓山大忠祠四首 其二
分题圯桥送张公实
送张兼素出知施宗州
为盛舜臣题山水长卷
太庙候祭复游东园
题厓山大忠祠四首 其三
夜宿启南宅风雨大作
杨太真剖瓜图
宿吕城
入昌平学舍
记园中草木二十首 其十六 紫芥
重九无菊
次韵宾之重九值雨独至
壬寅正旦侍班
过相城为沈陶庵和天全翁赏菊之作
偶有客言以老态从上为寿徵戏成绝
渡沙河
次韵济之招仲山酌别
咏南内新柳 其一
谢顾良弼送甘州枸杞
东园送白牡丹
次韵侍郎王公还南京留别
题刘谏议祠(二首)
观耕籍田
为屠大理题石田画
次韵谢凌季行送新酿六尊
秋日曝书偶阅韦苏州集
闻故园山茶为人所折
中秋夜登仲山新楼赏月
粉丸
答雪屋上人
次韵答同年邵汝学约过园居
原辉行后晚坐有怀
谢济之送银杏
寄题阳山澄照寺
修竹仕女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