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宽
秋水浮来画舫新,南归仍喜度天津。未从江左誇王导,如向朝端见李绅。
黄菊又逢燕地晚,青山偏爱秣陵春。陛辞却枉重瞳顾,应识青宫旧学人。
登广福寺佛阁望西山
病目夜坐怀斋居诸公次前韵
为盛舜臣题山水长卷
城西荡双桨,遥背伍胥门。人家枕河住,渐喜历乡村。
豁然见平田,农夫荷锄去。好风吹嫩苗,微雨洒高树。
苇间多放艇,柳下或扳罾。锦布芰荷荡,沙明鸥鹭汀。
鱼梁接牛宫,沽酒新郭市。迤逦到横塘,虹桥垂四趾。
乱山似遮路,旋转自长溪。水入太湖北,云生光福西。
扣舷唱吴歌,有客中流过。千载怀古心,悠然欲相和。
香径既云没,琴台亦成空。山头明月上,仍照馆娃宫。
登高信徒劳,望远发深喟。閒展图画看,旧游一何类。
次韵任太常过园居(四首)
出昌平
晴旭熏人属仲冬,茆檐谁识煖如烘。冰花细结重溪石,天籁遥传万壑松。
此日清酣除酒禁,诸公太瘦带诗容。来春裹茗应非晚,最爱池泉喷九龙。
题许道宁秋山暮霭图
赵松雪兰竹图
鸥波亭上春风笔,秀色翛然共一丘。头白江南真想见,幽兰丛竹带桑洲。
登故友史西村小雅堂
再答世贤过访之作
原辉行后晚坐有怀
渡口驿遇风
记园中草木二十首 其六 槿
南方编短篱,木槿每当路。北地少为贵,翻编短篱护。
要知一物耳,贵贱以地故。夏末蕊累累,生意含晓露。
花开亦可观,别种更相妒。独怜一夕间,颜色已非素。
蕊多固应尔,此理真自悟。不见萱草花,开落只朝暮。
次韵答宾之作书戏效拙体
次韵谢凌季行送新酿六尊
送蒋蒲州
郎吏纷纷填仕途,初试几人为大夫。如君本是青云器,有身岂合居江湖。
山右大州称古蒲,手中新分太守符。昨闻州人告荒歉,众口待子歠且餔。
进士中人不流俗,设施肯作科名辱。黍稌丰登鸡犬宁,聊以兹行遂民欲。
宣武街头车已装,乘此十日秋风凉。青天眉宇太行秀,平野襟带黄河长。
州中父老出郊迓,来日太守登公堂。
午朝次韵鸣治
沈石田追仿黄大痴长卷为林御史舜举题
槿
记园中草木二十首 其一 槐
东园忆初购,粪壤频扫除。墙下古槐树,憔悴色不舒。
况遭众攀折,高枝且无余。爱护至今日,浓阴接吾庐。
数步已仰视,伟哉巨人如。非藉此荫庇,谁结幽亭居。
立为众木长,奴仆柽与榆。
记园中草木二十首 槐
吴宽
(1435—1504)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原博,号匏庵。为诸生时,即有声望,遍读《左传》、《史记》、《汉书》及唐宋大家之文。成化八年会试、廷试皆第一,授修撰。侍孝宗东宫,进讲闲雅详明。孝宗即位,迁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丁忧后,入东阁,专典诰敕。进礼部尚书。卒谥文定。宽行履高洁,不为激矫,而自守以正。其诗深厚郁,自成一家。兼工书法。有《匏庵集》。► 160篇诗文
和陆廉伯昼寝次老杜韵
三答刘道亨
马蔺草
咏南内新柳 其一
冬至谒陵出土城
次韵任太常致仕留别五首 其三
悼董孟珍
作鹤房
次韵侍郎王公还南京留别
是日往观果刻本盖世贤招饮恐客不至故绐尔乃
过相城为沈陶庵和天全翁赏菊之作
徐州重修黄楼
为奎侄题石田雪景
再次韵答时旸饮后见贻 其一
次韵玉汝报恩寺访旧盖尝同寓文僧房今三十二年矣
观耕籍田
闻故园山茶为人所折
谢安游东山图
谢屠公送新榛
为宁县令萧光甫题墨梅
为杨应宁题夏太卿墨竹
渡沙河
送陈一夔调瑞州同知
望昌平
与启南游虞山二首 其一
寄题阳山澄照寺
哀文宗儒
次韵时旸对雨喜晴
送贺泽民赴河南佥事
桧柏
十六夜邀仲山济之禹畴饮
为徐仲山题虎丘观泉图
题刘谏议祠(二首)
赠顾正科镛还中都
送杨君谦
偶有客言以老态从上为寿徵戏成绝
咏南内新柳 其二
夏日园中小适二首 其二
谢孙希说送长鸣鸡
与诸友出城东散步水际
题陈季昭画
题王浚之画茅山图
晚至湖上
送李世贤赴南京礼部侍郎
次韵宾之重九值雨独至
新制方竹杖
壬寅正旦侍班
为屠大理题石田画
中秋夜登仲山新楼赏月
斋居谢屠元勋送解家香
送张兼素出知施宗州
记园中草木二十首 其十六 紫芥
原已宅赏菊
园中晚步戏作
入昌平学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