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琏
一入青山即当仙,野禽幽鹿伴清眠。诗书禽买无论价,风月频赊不用钱。
林外軥辀花外蝶,径中松竹雨中莲。少开老眼成真趣,翻恨红尘误少年。
允祯尹怀安诗以示之
世外精神一老身,闲中点检未全贫。秫田负郭年供酒,笋箨堆林日当薪。
半亩池鱼于仞跃,四时园果相鲜新。君恩当报民当恤,莫遣家乡入念频。
寓太学拨闷 其一
白发贫江南,青衫老江北。井渫人不食,伊谁为悽恻。
何村八景 其一 渡头渔唱
来往人喧古渡头,渔翁摇漾荡扁舟。丁当几韵榔初响,欸乃数声歌未休。
欢酌瓦瓶蓬月夜,醉吹横笛海天秋。相逢相问渔樵外,更有谁闲似白鸥。
次赵村九十三翁赵见寄韵
萧洒仙风骨格殊,昼床频梦到华胥。亲疏故旧稀乡曲,老少儿孙满座隅。
着眼江山收景趣,放怀诗酒乐桑榆。伫看婚嫁年来毕,拟向罗浮共起居。
次胡京兆大声见寄韵时大声为言者所论欲乞休故云
京兆由来起外非,张眉争诮画闺闱。既逢眉世须弘化,未荡尧风勿道归。
受唾听乾人共仰,故交无弃世应稀。桃源眷眷空翘首,独诵高吟忆谢晖。
送卫仪宾还广西
兰桂香风送去舟,一江摇漾岭南秋。橘橙江好豁吟兴,弦管调高清醉眸。
玉宇到时知眷恋,珠江何日拟绸缪。湖山清趣谁能识,一度兴怀一恣游。
吴斗南别号西庄
元亮归去来,欲与市尘绝。何当过行轩,推窗玩新月。
含山寄李席珍杨景昌
小小茅檐数十馀,一春耕凿自如如。莫言鸡小刀无用,赢得官闲日看书。
何村八景 其三 桃源春霁
一洞森森万象新,天台真境净无尘。少官老隐人人乐,燕乳鸠鸣在在春。
竹底日高金影碎,松稍风细浪声匀。宦园清赏乌纱集,佳句连篇酒数樽。
周侍御上疏言幸臣事谪怀远驿过访诗以奉赠
老山豺虎众所畏,大厦栋梁谁力扶。卓尔厦光千载仰,挺然天地一心孤。
依阿随世乃妾妇,雄猛敢言真丈夫。我有此怀无地发,独将忧念抱江湖。
重九因思已故杨鹤亭
鹤去亭空在,亭空鹤不回。茱萸一插遍,难强菊花杯。
示可大孙时方十一岁
冉冉浮光一掷梭,明年年并古甘罗。诗书万卷翁能积,义理千层汝自磨。
块土谩堆终是塔,涓流不息自成河。莫言幼小无加勉,少妇腾腾是阿婆。
桃源八景九首
万松岭上松阴亭,松阴盛夏风泠泠。老翁午睡忽惊觉,何处鸟啼三四声。
再和一首送恒叔还京
出承王事岁频更,指日旋车入帝城。几曲日和仙乐奏,三声嘹亮静鞭鸣。
鹓鸾文武千官集,鱼水君臣百世情。延语夜深更前席,鬼神无问问苍生。
寄康孙 其二
长大辛勤幼可观,诗文频诵说康孙。他年定笑而翁懒,五十馀三即弃官。
寓含山答南都胡侍御胡先为含山令
瘦马南来十室中,山深无自见人龙。古来旧政传新令,手教无妨日数封。
送胡提学升福建宪副
万仞匡庐插碧天,鲰生双眼倦云颠。无端生意连蹊草,不断清音落涧泉。
晓露芝兰开树树,春风桃李长年年。抠趋欲尽登临兴,翘首闽山路八千。
和江桂轩先生感事韵
闻说桃源古洞中,四时天气暖如烘。白头翁讲前朝事,赤脚人存上古风。
山顶朦胧红日近,树头苍翠碧云浓。由来此地堪投足,直作云岩不老翁。
漫笔 其二
一事无成六十馀,胸中豪气竟何如。幽情止有沙鸥识,莫怪无人问竹庐。
何村八景 其二 月池仙迹
月下何来水上姑,月明姑出会仙徒。古今池涌源泉出,红白花开锦绣铺。
濯足野夫归别涧,窥鱼林鹤去平湖。何年姑再池中见,试问诗翁入会无。
吴琏
吴琏,字美中。南海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进士。授直隶含山知县。值年荒,多方赈救,作粥糜以饷流移,前后所活盈万。政暇,授生徒以《周易》。逾年,以忧去任。起后知进贤县,以守正不合,引疾归。卒年八十馀。著有《竹庐诗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吴琏诗,以嘉靖九年南海吴氏家刊本《竹庐诗集》为底本。► 151篇诗文
严子陵四首 其三
归欤词
送伦伯畴先生服阕北上
和同年滕侍御见寄韵 其一
集古寄滕吉甫侍御 其二
桃源八景九首 其四 灵鹊枝
寓太学久病喜李元善一至
张东所承荐北行诗以奉赠
山中即事四首 其四
送郑元美致政还闽二首 其一
乞休至丰城寄南昌郑通府
贺邝亲家八十一
次东所见寄韵
次邝敦仁新居韵
和同年滕侍御见寄韵 其二
刚峰
和戴伯元李席珍菊会诗二首 其一
再咏镇海楼
寄刘世祯
元宵十三夜偶成 其三
和虚舟明府赋得不知秋思在谁家
村居偶作回文
梦游罗浮与山人会酌罢请各言己志
送何应期之官崇明
用前韵自述 其一
和杨恒叔集中五首前二章道恒叔事后三章自道 其三
寄康孙 其一
山中即事四首 其三
哭李元善 其二
商妇叹
张同府菊会再和 其四
喜元恶伏诛
寄李元善时元善为广西大参 其一
寄同年程德和用前韵
富翁吟
贺内翰伦伯畴次郎领荐
亡考忌日
送顺德邓太守之任太平府
桃源八景九首 其六 莲花坞
邝敦仁添孙次韵
城市山林亭会酌二首时九月六日也亭前禾甚丰 其二
戏问冯汝清
宫词三首 其三
送陈同府转南京户部副郎
严子陵四首 其二
葵轩清玩
北行舟中见渔郎
亡妣忌日
寄同年程德和通政
送修书黄陈二进士事竣北还 其二
桃源春晓
同年胡竹亭大声擢广东方伯来顾诗以奉谢
和杨恒叔集中一作托恒叔呈同事黄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