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琏
心欲成灰眼欲枯,真容无计变头颅。衰怀亦有荣褒望,未识君王出猎无。
亡考忌日
邝敦仁添孙次韵
抱子那如喜抱孙,有孙方显老家尊。尼看孙伋乐不乐,点见曾玄欢未欢。
饼食定重延好客,华居应再拟高门。年来好似汾阳老,晓起堂前颔问安。
次胡京兆大声见寄韵时大声为言者所论欲乞休故云
京兆由来起外非,张眉争诮画闺闱。既逢眉世须弘化,未荡尧风勿道归。
受唾听乾人共仰,故交无弃世应稀。桃源眷眷空翘首,独诵高吟忆谢晖。
示可大孙时方十一岁
冉冉浮光一掷梭,明年年并古甘罗。诗书万卷翁能积,义理千层汝自磨。
块土谩堆终是塔,涓流不息自成河。莫言幼小无加勉,少妇腾腾是阿婆。
送杨掌科子山服阕还京
三载刘郎海上归,春风红碧自成蹊。刘郎再入看花会,不看夭桃只看葵。
挽钟德刚
少小相投老大来,薤稀朝露独徘徊。子规啼月寒潮落,飓母号山夏木摧。
白发茝兰伤独佩,青山藜杖可谁陪。百年有念宜欢会,各到城头紫翠堆。
桃源八景九首 其六 莲花坞
红莲艳艳碧莲开,风细馀香远近来。藕大如船花十丈,结窝何必问蓬莱。
再咏镇海楼
山上重重万仞高,一城应借壮雄豪。阶前景色迷霄汉,檐下松声沸海涛。
天近云深尘迹断,境虚人静籁音嘈。望中恍惚蓬莱接,拟向瑶池摘碧桃。
送林宪长朝觐
北台桓典车南行,五月六月秋霜横。穿窗透帘月皎皎,惊远惧迩雷轰轰。
幽明万里献天子,黜陟一邦钦众情。眼底阴阳候调燮,普施霖雨济苍生。
何时矩作振蒙论并诗一章示余因次其韵一首及作古诗一章复其意
向学非难力学难,未容只作等閒看。六经浩浣宜深索,万象殷繁可静观。
泉未及时那是井,神无完处岂成丹。若云事内俱忘外,张子无劳作订顽。
送陈祐卿奉使北还
菊坡亭外草连天,重担何人一着肩。诗送先生远归国,卧将双耳洗山前。
闻允祯选南部主事意其怏怏诗以慰之
城西深处暂盘桓,老得微安少亦安。独喜官中好消息,不知风雪五更寒。
送伦伯畴先生服阕北上
曲江祠下水潺潺,清献坡亭紫翠环。五岭再占名相出,九重深喜状元还。
葵花向日常含赤,蜂蜜尊王数献兰。老卧江湖无所嘱,大披忠悃沃天颜。
万筠一叟为郑元美作 其二
筼筜新种几千竿,要占浮生日日闲。紫陌红尘忙白昼,黄堂清兴爱青山。
风生凤吹撩诗兴,雨长龙孙益笑颜。随鹤一归放林上,任教飞去复飞还。
和江桂轩先生感事韵
闻说桃源古洞中,四时天气暖如烘。白头翁讲前朝事,赤脚人存上古风。
山顶朦胧红日近,树头苍翠碧云浓。由来此地堪投足,直作云岩不老翁。
约邹邦范昆仲于灵州结诗社 其三
黑头归作碧山翁,去缝磨棱与世同。献璞自来非卞老,解嘲谁复学杨雄。
心明可否知常静,眼认之无觉未蒙。不以老嫌追骥缓,百年长拟共吟踪。
题南海尹祷雨辄应卷集杜二首 其二
皇天久不雨,百谷亦已弃。邑有佳主人,飞雨霭而至。
举意八极周,赖此禾黍收。所重王者瑞,一洗苍生忧。
寄刘晏叔昆仲
座上埙鸣座下篪,相欢相笑日怡怡。闻人不似逢人话,见面深嫌识面迟。
夏雨苗须秋雨实,少年心赖暮年持。自惭潦倒头空白,真率惟应叔季知。
用前韵论王荆公
倾国荆公法屡更,民愁何处有坚城。阴阳愁处世常泰,律吕调时音自鸣。
积货共知为毒手,伐辽谁识是深情。庸医错用乌头药,万死无能见一生。
严子陵四首 其三
白发桐江老钓徒,清风千古汉狂奴。不知崔烈祠前过,亦向先生一拜无。
吴琏
吴琏,字美中。南海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进士。授直隶含山知县。值年荒,多方赈救,作粥糜以饷流移,前后所活盈万。政暇,授生徒以《周易》。逾年,以忧去任。起后知进贤县,以守正不合,引疾归。卒年八十馀。著有《竹庐诗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吴琏诗,以嘉靖九年南海吴氏家刊本《竹庐诗集》为底本。► 151篇诗文
癸卯春寓长安街西寄番山诸故旧致期待之意
山中即事四首 其四
送本邑杨大尹入觐
寄胡大声京兆
和杨恒叔集中五首前二章道恒叔事后三章自道 其五
石葵
和戴伯元李席珍菊会诗二首 其二
次赵村九十三翁赵见寄韵
和杨恒叔集中一作托恒叔呈同事黄公
何村八景 其五 涌口观澜
寄康孙 其一
贺张都阃乔迁用张东所韵
和戴伯元李席珍菊会诗二首 其一
送胡提学升福建宪副
题沈巡宰友莲卷
寄李元善时元善为广西大参 其一
寓含山答南都胡侍御胡先为含山令
送修书黄陈二进士事竣北还 其一
山中即事四首 其二
宫词三首 其二
入觐过诸湖
重九因思已故杨鹤亭
宫词三首 其一
约邹邦范昆仲于灵州结诗社 其一
百越兴师卷为郭武定题
约邹邦范昆仲于灵州结诗社 其二
寄同年滕吉甫侍御
宫词三首 其三
城市山林亭会酌二首时九月六日也亭前禾甚丰 其二
寄刘世祯
贺邝亲家八十一
严子陵四首 其二
集古寄滕吉甫侍御 其四
吕望
送修书黄陈二进士事竣北还 其二
桃源春晓
乞休至丰城寄南昌郑通府
和同年滕侍御见寄韵 其三
和杨恒叔集中五首前二章道恒叔事后三章自道 其三
何村八景 其七 岗尾樵歌
喜书塾新成
贺内翰伦伯畴次郎领荐
何村八景 其一 渡头渔唱
张东所承荐北行诗以奉赠
何村八景 其三 桃源春霁
再和一首送恒叔还京
八喜
村居偶作回文
哭李元善 其二
挽司马刘东山 其一
同年胡竹亭大声擢广东方伯来顾诗以奉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