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琏
久脱朝簪岸幅巾,疏慵闲托草堂身。
年来渐识幽居味,着处题诗发兴新。
送杨掌科子山服阕还京
三载刘郎海上归,春风红碧自成蹊。刘郎再入看花会,不看夭桃只看葵。
贺邝亲家八十一
八百篯铿世所稀,五羊坛见古成之。南山瘦耸苍龙骨,老柏荣撑白鹤枝。
棣萼楼前情绻绻,曾玄堂下乐怡怡。斑衣列舞头侵雪,此日何妨酗百卮。
郑元美以事拘宪狱诗以奉慰
大哉公冶长,缧绁非所耻。独恨白发多,无人妻伊子。
张同府菊会再和 其二
花气云光蔼座南,玳筵珍俎府潭潭。闲同洛社舒吟兴,乐会香山谩笑谈。
老去喜逢黄菊节,择来忻向白头簪。梅边竹底何年约,无负桃源辟径三。
张同府菊会再和 其一
直北衣冠透直南,各将缨足濯湘潭。达人到处覃清化,处士何人肆横谈。
伊傅俟时离稼筑,范韩当宁正冠簪。投闲共际升平日,吟酌何妨会再三。
集古寄滕吉甫侍御 其二
宦情文思竞阑珊,年去年来两鬓班。
独向高斋展衾卧,了然尘土不相关。
次胡京兆大声见寄韵时大声为言者所论欲乞休故云
京兆由来起外非,张眉争诮画闺闱。既逢眉世须弘化,未荡尧风勿道归。
受唾听乾人共仰,故交无弃世应稀。桃源眷眷空翘首,独诵高吟忆谢晖。
约邹邦范昆仲于灵州结诗社 其二
一门昆玉尽诗翁,迢递名山幸一同。磊落襟怀情共适,铿锵金玉句争雄。
才高今古推先哲,书读华夷识阿蒙。诗社一成名一就,妙高台上蹑坡踪。
寄同年程德和通政
老去何年是会时,一江南北路微微。山深驿使无来往,莫怪梅花折寄迟。
癸卯春寓长安街西寄番山诸故旧致期待之意
旅馆城西路转深,春风珍重细相寻。疏狂远客无名姓,流水桥边绿树阴。
和杨恒叔集中五首前二章道恒叔事后三章自道 其五
文会京华远结朋,一心忠告愧何能。日从闹市旁耽读,夜向邻家隙借灯。
顾我老琴纹少漆,任人方竹杖无棱。宦情萧索投闲早,遥拟随山拽瘦藤。
题忍斋
心不能容事即乖,片言无戾遽相猜。听乾唾面娄弘度,奕世同居张耐怀。
庭下荆花千载茂,眼中邻里百年谐。古来此事传家宝,珍重高明用扁斋。
汪宪副别号诚斋
四方云拥鲁衣冠,几见訚訚露肺肝。飞岭白云双眼碧,向阳朱藿一心丹。
子求民欲常多中,铁作肝肠百莫干。动物格天谁可共,开云驯鳄古唐韩。
亡妣忌日
风入寒山万木悲,年年此日泪沾衣。一生独抱荣褒恨,火上殊恩付阿儿。
何村八景 其三 桃源春霁
一洞森森万象新,天台真境净无尘。少官老隐人人乐,燕乳鸠鸣在在春。
竹底日高金影碎,松稍风细浪声匀。宦园清赏乌纱集,佳句连篇酒数樽。
挽钟德刚
少小相投老大来,薤稀朝露独徘徊。子规啼月寒潮落,飓母号山夏木摧。
白发茝兰伤独佩,青山藜杖可谁陪。百年有念宜欢会,各到城头紫翠堆。
海滨舆诵为郭武定总戎题
岭外尘氛净,枫宸诏命来。君民争切仰,文武显全材。
四海阳春转,千年寿域开。岘山恩莫断,群眼望三台。
何村八景 其七 生尾樵歌
未遇谁能识买臣,半生樵担困红尘。放歌生下醒如醉,射策廷中屈见伸。
自信老儒终显迹,独矜愚妇不甘贫。人生穷达寻常事,头白无忘一斧斤。
何时矩作振蒙论并诗一章示余因次其韵一首及作古诗一章复其意
向学非难力学难,未容只作等閒看。六经浩浣宜深索,万象殷繁可静观。
泉未及时那是井,神无完处岂成丹。若云事内俱忘外,张子无劳作订顽。
严子陵四首 其二
老大难为少贵谋,错将心思问羊裘。谏垣不是延宾地,依旧桐江一钓舟。
吴琏
吴琏,字美中。南海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进士。授直隶含山知县。值年荒,多方赈救,作粥糜以饷流移,前后所活盈万。政暇,授生徒以《周易》。逾年,以忧去任。起后知进贤县,以守正不合,引疾归。卒年八十馀。著有《竹庐诗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吴琏诗,以嘉靖九年南海吴氏家刊本《竹庐诗集》为底本。► 151篇诗文
元宵十三夜偶成 其三
漫笔 其一
送卫仪宾还广西
严子陵四首 其三
复南昌守
张同府菊会再和 其四
送何应期之官崇明
电孙生于闽允祯以电名之翁报即惊其命名失于所择后果早殁正如电虽 ...
含山寄李席珍杨景昌
村居偶作回文
寄同年程德和用前韵
亡考忌日
百越兴师卷为郭武定题
用前韵论王荆公
山中即事四首 其四
送本邑杨大尹入觐
寄胡大声京兆
同年胡竹亭大声擢广东方伯来顾诗以奉谢
游罗浮至冲虚观万象森然真洞天境界
宫词三首 其三
送胡提学升福建宪副
喜元恶伏诛
葵轩清玩
寄刘世祯
送花张东所
何村八景 其二 月池仙迹
寄同年潘雪竹佥宪
刚峰
归欤词
题沈巡宰友莲卷
桃源八景九首 其三 通潮井
梦游罗浮与山人会酌罢请各言己志
和同年滕侍御见寄韵 其二
寓太学拨闷 其一
山中即事四首 其三
次东所见寄韵
和虚舟明府赋得不知秋思在谁家
送修书黄陈二进士事竣北还 其一
送陈祐卿奉使北还
万筠一叟为郑元美作 其二
约邹邦范昆仲于灵州结诗社 其三
次前韵答邹邦范见寄
贺张都阃乔迁用张东所韵
富翁吟
和江桂轩先生感事韵
示可大孙时方十一岁
和杨恒叔集中五首前二章道恒叔事后三章自道 其三
吕望
寄沙水诸舅
寄同年滕吉甫侍御
和杨恒叔集中五首前二章道恒叔事后三章自道 其四
喜书塾新成
妾命薄
张同府菊会再和 其六
挽司马刘东山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