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石塘山水好,溪浸冰壶四山绕。上山回首望前山,更有三华似三岛。
人家簇簇如桃源,不餐松柏身自仙。耕山百亩烧野火,凿池半顷通溪泉。
君家有书常满屋,读尽还听子孙读。石塘帘捲隔溪云,前后清阴散松竹。
每逢佳节酒筵开,只与邻翁相往来。昨日寻花入林去,今日采药缘山回。
早语儿郎纳租税,莫召喧呼打门吏。年年如此不出山,遮莫渔郎引人至。
大庾岭上梅花多,劳我梦思无奈何。昨日我从岭头过,梅花不见空烟萝。
回头岭下有横浦,翠竹娟娟照窗户。山云不起清风来,乱叶联翩似飞舞。
横浦扬尘曾几年,独有此君经岁寒。况复春雷子孙长,何人不为停车看。
我今陵水每追忆,貌得疏枝慰寥阒。不愁作伴无梅花,只保冰霜好颜色。
冷先生,鼓大雅,乌生听之双泪下。双桧堂前良夜深,霜华照月发好音。
太羹玄酒忽在御,无怀葛天殊慰心。一弹明月不复动,再弹飒飒风吹襟。
林神詟缩真宰泣,江流喷激苍龙吟。众客方鼓舞,乌生泪汍澜。
乌生所思在古道,耿耿不寐灯影寒。周室东迁黍离作,桑閒胜似钧天乐。
乾坤莽莽千馀年,谁把深心寄弦索。冷先生,鼓大雅,适不遭其时。
十载风尘暗关塞,满城戎马苦乱离。吴山深处一茅宇,五弦独对天门挥。
天门荡荡隔沧海,海上干戈故相待。片帆欲发空归来,只有宫商袖中在。
两鬓萧萧意惘然,又将归住吴山巅。人生万事多龃龉,几时得似羲皇前。
冷先生,鼓大雅,且勿生愤惋。愤惋心不和,愤惋思不远。
只今驿骑燕山通,此调可献明光宫。声音之感疾如影,圣心即使超鸿濛。
一人唱于万人和,天下尽荷雍熙风。乌生有泪不复洒,融融泄泄无声中。
我闻石塘山水好,溪浸冰壶四山绕。上山回首望前山,更有三华似三岛。
人家簇簇如桃源,不餐松柏身自仙。耕山百亩烧野火,凿池半顷通溪泉。
君家有书常满屋,读尽还听子孙读。石塘帘捲隔溪云,前后清阴散松竹。
每逢佳节酒筵开,只与邻翁相往来。昨日寻花入林去,今日采药缘山回。
早语儿郎纳租税,莫召喧呼打门吏。年年如此不出山,遮莫渔郎引人至。
炎歊尼欢宴,露坐希夜长。望舒閟金波,屏翳决银潢。
飞廉亦驰骤,万马集战场。孱姿或沮丧,壮怀当激昂。
丈夫干化机,晦冥宁我伤。清酤既不匮,华灯岂辞张。
楚歌激忠肝,越吟思远乡。卜昼固前闻,夜饮诗所臧。
愿言各尽醉,顷刻远相望。缅怀芙蓉洲,池阁风雨凉。
遗音若金石,百载不能忘。
松陵四围天接水,中有丹光夜分起。烧丹者谁抱拙生,半亩云房石林底。
缥囊玉轴纷图书,清风适起烧丹馀。白日閒花落蛛网,晏然独坐青氍毹。
当时龙虎守深閟,好事何为传紫翠。每令人费买舟钱,日日来寻隐居地。
因闻昔日瑶池仙,宝鼎丹光飞上天。剡剡入云如紫电,英英照人兼翠烟。
平生学仙心所羡,亦欲丹光成九转。等閒白骨埋蒿莱,不似红颜生羽翰。
宿火未消丹未出,诏向神京试儒术。力言丹候尚须调,再愿六藏归一室。
我到钟山偶相逢,乡心未吐谋先同。亦有长生不死药,何当与子论成功。
青衫从事南来久,公馆烦忧托杯酒。风吹酒醒忧不除,复泛扁舟访良友。
江上茅斋春草深,苍头抱琴来见寻。手弄秋风未终曲,推琴且说南来心。
京国官事须给饷,故遣星驰促藩将。三年坐守姑苏城,藩将愆期只骄横。
翩然拂袖天上归,鄞江日望云帆飞。回首姑苏暗锋镝,至今未解西兵围。
世事浮云易翻覆,昔日遐征命当复。岁月悠悠无奈何,犹仗冰弦写幽独。
况有慈亲倚门待,指点吾儿在东海。菽水虽微难尽欢,鹤发垂垂几时在。
此言落耳何慨慷,此心可以明穹苍。不失平生读书志,青天万里终高翔。
我送君行耿胸臆,安得承平似畴昔。拟将北上献忠肝,几度出门行不得。
天子安居在丰镐,独倚中原致天讨。君见总戎当苦言,竹破江南事须早。